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语文:1997年试题分析和1998年备考指导总评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与1996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试题相对稳定,略有变化1997年高考试题,除了个别题略有变化(如在第一大题中增设了标点符号题、句子衔接题,在第五大题中增加了病句毛病标识...  相似文献   

2.
2003年语文《考试说明》作了少许调整,具体说来:一、考查形式较“稳”(一)题型与2002年高考试题相同,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多题型(多选、填空、简答、作文等)。(二)分值:第I卷为45分,第II卷为105分。(三)题量为26题。二、考点内容“稳中有变”(一)稳定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古代诗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与前几年一样,仍是必考点。(二)变化点:1.文学常识的三项内容前全部加了星号,不列入2003年高考考试范围。2.文言虚词减少到18个(在原来的考标上去掉了“矣…  相似文献   

3.
1996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评价倪文锦从去年开始,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已实行“并轨”,即不管是使用非试点教材(人教社老本)的考生,还是使用试点教材(H版和S版)的考生,都统一使用同一份高考语文试卷。今年上海语文高考同去年一样,同样实行三套教材一张试卷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对94年高考一实验试题标准答案的探讨湖南新田县教研室(425700)罗云升九四年高考化学试题第29题是一道实验题,但学生若对该题的化学原理、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的计算原理不理解,答题时是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此题的标准答案中给出了二种答题方法,我认为这二...  相似文献   

5.
一、07高考语音题回眸 1.考题覆盖: 近几年随着高考语文客观题数目的压缩,语音题和字形题常常是“二考一”。07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全国Ⅰ卷,  相似文献   

6.
1995年高考数学(理)试题(22)探讨王志亮题:求的值。-、源于课本本题事实上是高中《代数》上册第193页例4“求的值”的改编,雷同于199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求的值”及1992年高考文科试题“求的值”。二、别解解1:(从配方入手)原式解2:...  相似文献   

7.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8.
2002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卷的写作表达部分(25题、26题),总体上呈现出“外放内收,改进提高”的特点。“放”即沿用近几年来开放性命题的思路、题型、题量等外在形式,与往年一致。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今年的命题着重在内收上下功夫,通过加大限定、适当调整的办法,提高命题与评卷的质量,优化选拔功能。实践证明,无论是试题质量,还是测试信度,都好于往年同类题,尤其是25题,成为近几年高考语文卷中少有的亮点,受到阅卷教师的一致好评。一、25题简析25题在保持仿写格局的基础上,作了两点限定:一是同时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从九四年高考看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山东临沂地区教研室(276001)刘成坤山东临沂地区一中(276003)于德松94年试题仍遵循了“两个有利”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同老高考相比,既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体现了“稳中有变、稳中有降”的精神.试题...  相似文献   

10.
敬告读者主持人高伟毅去年教育部开始向全国征集高考试题,这是加快考试改革步伐、促进教学测评科学化的有力举措。作为语文教学的专业刊物,我们应积极予以配合。为此,“复习—测试—评价”栏目从本期起设“一题一评”专栏,为语文试题研究开辟一块园地。热诚欢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提供能体现考试改革新思路和探索精神的语文试题,共同进行探讨。一、基本步骤:自荐或推荐试题(附出题者“自我解析”)→我刊筛选后约请专家“品头论足”→试题、“自我解析”和“品头论足”同时刊登→适时在本栏目展开讨论。二、试题要求:1…  相似文献   

11.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较之近几年来的高考,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一次,从内容上看,新增加了默写名句名篇和文言翻译的内容;从试卷结构上看,调整了主客观试题的比例,将部分客观题(如诗歌鉴赏、文言翻译)改为主观题。面对高考语文命题改革的新形势,应如何备战明年高考呢?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就是最好的复习材料。它直接给我们以思考和启示。启示我们复习备考要树立四大意识,即重点培养能力的能力意识,不忽视课本的课本意识,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意识,注重卷面书写的卷面意识。下面就以以上…  相似文献   

12.
高考几乎每年都考成语。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把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但绝大多数试题都是考的成语,今年全国高考共有17套题.就有13套题考了成语。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其考查仍将是今后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但语文教学的真正变革还有赖于高考来推动。近年来语文高考试题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特别是在“大阅读题”(现代文部分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材上,重文学、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比较明显,必将引发语文教学的一些深层改革。高考变化对语文教学有哪些影响,阅读教学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我拟从2010年高考试题解读出发,作一些简要的窥测。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浙江省开始新课程下的高考,6年时间如白驹过隙,2015年起新一轮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回顾近6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相信对认识高考,特别是认识浙江特色的高考,搞好以后的数学教与学将大有裨益.1近6年高考数学试题解读1.1稳中渐变,贴近学生实际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坚持“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适合浙江省考生的实际水平,保持了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1.1.1题型结构从2007年始,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在题型上一直保持“10+7+5”的形式,其中,解答题一般是一道题2个小题(以理科试题为例,只有2012年和2014年略有微调,其中,2012年第22题第(1)小题和2014年第19题第(2)小题都包含2个小题),难度梯度递进.经过实践证明题量是合适的,题型搭配比较合理,选择题、填空题照顾知识覆盖,解题灵活,解答题深度考查、全面检测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河流”问题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世界和中国主要河流基本都考查过,有些河流还多次出现。2008年高考中的“河流”试题有:江苏卷14~16题、上海卷21~24题(刚果河与尼罗河的比较)、29~34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全国文综卷一36题(刚果河)、广东卷33题(西江)。  相似文献   

16.
一、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选题评析 综观2007年全国卷和上海卷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选文特点与题型,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所具有的相同之处。就体裁来看,多以社科类文章为主,以事理说明文和文学色彩浓郁的抒情散文居多。前者如全国卷第二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卷第一题之(一)(关于“包豪斯”的);后者如全国卷第五题——《总想为你唱支歌》、上海卷第一题(二)(关于“杭州西湖”的)。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对高考语文命题所选用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即近几年来,《诗经》中的成语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1991年一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共有9道题光顾了《诗经》中的成语或诗句。它们是:(1)1991年第1题考了《诗·小雅·小晏》中的成语“战战兢兢”,考查了“兢”字的读音。(2)1992年三南第2题,考了涉及《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的成语“附庸风雅”,考查了“风”字的意义。(3)1992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了《诗·大雅·抑》中的成语“耳提面命”四个字的字形。(4)1992年全国…  相似文献   

18.
一、注在语文基础知识,加强对课本内容的重视长期以来,高考语文试题与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不直接挂钩,即“离本不离纲”,这在无形之中给语文教学带来负面效应。“语文是主科中的副科”。“语文课本学不学一个样”等观念随之而产生。1998年高考则对这些错误的认识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试题不仅注意考查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加强了对语文课本内容的检测。如试卷1~5题考查的词、成语全都是在课本上或报刊杂志上常出现的词语,6、7题涉及的病句和歧义,8、9题句子的排列和衔接,也是着眼于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题(11~13题)大…  相似文献   

19.
蔡强 《中学生阅读》2007,(11):28-29
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成功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试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阅卷感悟所列出的五大失误情况,以示警醒。  相似文献   

20.
纵观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海南卷),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我们不妨引用本试题写作的话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来概括这种变化给我们的感受。说“意料之外”,是说试题的构题思路、考查内容及样式,均有了大的变化甚至突破,且在考前不露声色。我们没想到主客观题的比例作如此大的调整,分值的分布作如此大的变动,试题的总数量作如此大的裁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