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方 《传媒》2015,(1):8-11
为延伸和扩大“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成果,进一步助推当前全国新闻战线大力开展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报道活动,2014年12月21日-27日,由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联合组织的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共30人兵分3路,分赴辽宁、上海、浙江、江西、河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等地,为当地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和高校新闻院系师生做巡回演讲.本刊记者高方、李栋作为随团记者,共同见证了活动的魅力.这次巡讲的意义何在?作为媒体人,如何诠释好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请他给我们讲述好记者与好故事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2014十大事件     
《传媒》2015,(3):15-18
一、 “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全国巡讲 2014年8月至12月,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面向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评选活动.全国万余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通过讲述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12月19日-12月27日,“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报告团兵分3路奔赴祖国10个省区市,为当地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和高校新闻院系的师生作了精彩报告.  相似文献   

3.
宋超 《传媒》2015,(1):1
上海新闻界以极大的热忱,迎来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报告团到上海来作报告.我们听好记者的好故事,感受的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诉求、新闻工作者的正气. 为推动新闻战线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从2014年8月开始,联合组织全国新闻采编人员,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并于第十五届中国记者节之前举行了演讲比赛.  相似文献   

4.
一些老记者在谈如何发现新闻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脚板底下出新闻.或者说"七分跑三分写".但这只说对了一半,或者说这只是做一名好记者的基本条件之一:踏实的采访作风.能不能做一名好记者,能不能获得新闻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记者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发现新闻不仅是一个看、听、跑的过程,更是一个用新闻的思维研究事件、研究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写一手好文章的古代文人往往自喻有“两把刷子”.如今,以码字为生的记者,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则难以在新闻队伍中站稳脚跟,难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难免在新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累. 从业10年,一些认识我的朋友喊我“好人记者”,因为我报道了不少于300位安徽好人和中国好人.“好人记者”与“好记者”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什么样的记者才算“好记者”,在我看来“两把刷子”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吕恰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  相似文献   

7.
报道视角的偏失对媒体亲和力的损害 新闻报道在进行主题的表达时,首先要选择好一个新闻的报道视角.新闻视角是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观定位的出发点,记者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使之更好地将真正的新闻价值显示出来,当记者剖析新闻事实、寻找或提炼主题时,不仅要研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要寻求表现这种意义的最佳角度和基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新时代下新闻媒体记者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讲故事,更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媒体记者的内在竞争力.文章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为主题,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简要描述;接着文章从三部分探究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问是记者在采访中必须掌握的技巧,记者只有熟练掌握提问技巧,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素材,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0.
杨宗惠 《今传媒》2016,(7):118-119
新闻稿件失去了情感,也就丢失了灵魂.带着真情实感将新闻客观地呈送给受众,是记者应有的素质和责任,也是记者的新闻表达基本功.然而,很多记者却将情感和情绪混为一谈,所写稿件呈现情绪化、主观化特点,有失偏颇、缺少客观,影响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本文从合理把握情感尺度、控制情感阀门、处理好内容和情感的相适度等方面探索了保证新闻既真实、又深情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霍学全 《青年记者》2016,(26):76-77
有些青年记者经常抱怨没有新闻线索,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就靠采访会议或者领导安排的活动混日子,一年写不出几篇像样的稿件来.其实新闻无处不在,新闻天天有.为什么他们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发现的都是没有新闻价值或新闻意义不大的线索?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新闻敏感,即大家常说的“新闻眼”和“新闻鼻”.所谓新闻敏感,就是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它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也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决定了记者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新闻要突破老框框,多写评述性新闻是个好办法。应该说,目前评述性新闻太少了。有人说,一个记者只有写好报告文学,逐步向作家靠拢,才有出息。这是片面的。记者就是记者,记者的工作不是作家所能代替的,记者也不一定当“候补”作家。记者有自己广阔的道路,记者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低于作家。但是,好的记者也确实不能满足于写一般新闻,而应该成为时事评论家。我国和世界许多名记者都是评论家,他们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写评述性新闻。  相似文献   

13.
选择和运用新闻角度,是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必须随时把握的一种实用艺术,角度把握得好,可使新闻表现得当,与文增辉,甚至作品备受青睐.可是有些记者天天在选择与运用,但并不了解角度的真正内涵.角度一词,本源于摄影艺术,而在新闻界新闻角度则指记者看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就是报道新闻事实选取的不同侧面.在具体应用上它包括采访角度、选材角度、选题角度、表现角度等多种.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首先应当是一位合格的资料员."可见,积累和使用好新闻资料对编辑记者的采编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新闻实践证明:积累并使用好新闻资料,是写出好的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编辑记者采编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有关方针政策的新闻资料,可以使编辑记者及时掌握中央精神,提高报道的政策思想水平;有关知识性新闻资料,可以丰富采编人员的知识和群众用语,改进新闻写作;一些优秀新闻作品方面的资料,便于编辑记者研究新闻业务,提高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如何当好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的开播,一批以采编见长的编辑记者型主持人脱颖而出.他们以对新闻资讯的精心筛选、编排和节目主持能力的有机融合,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整体参与和把握,比较好地发挥了电视直播和新闻传播的优势.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播已经成为新闻直播节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在节目的采编过程中,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有时还需要加入一些趣味性,才能拉近新闻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电视后期编辑要想编好一条新闻,要了解记者提供的素材,哪些镜头用得比较好,怎样取舍,声音的效果如何等.  相似文献   

17.
岳增群 《青年记者》2009,(12):32-32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记者队伍.中,绝大多数记者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都能够恪守党的新闻方针政策和职业道德,严以律己,正派做人,不以新闻谋私。  相似文献   

18.
导语的写作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关键技能之一。导语是一条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是否会继续阅读下去,因而也就决定了这条新闻报道的成败。写出好的导语,是记者新闻敏感度、采写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好导语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一、导语要体现最有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好记者不会写出雷同的导语  相似文献   

19.
李勇刚 《新闻窗》2010,(3):44-45
新闻是记者从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源中选择和掘取得来的。因此,每一位记者,自从事新闻工作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学会与新闻线索提供者、被采访人交朋友,用好新闻信息资源来写好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王贝贝 《今传媒》2016,(11):128-129
媒介是社会中的媒介,为社会中的人所运用.新形势下,记者要以中国梦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当今记者的重要职责.本文以《新闻记者》(1938)为例,通过对其中范长江坦露的思想主张试对当下记者在新闻人格、新闻采写等方面提供讲好中国故事的参考路径,对传媒从业者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中将中国价值理念融入报道中也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