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的炊烟     
童年的炊烟,在我的瞳孔里,是一道美丽诱人的风景线。当夕阳笑藏山头的时候,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烟柱,被微风撕扯成银丝青线,然后慢慢地织成一条灰白的飘带,围着村腰轻匝细绕,似山岚,像风水,若隐若现地浮游灵动在村廓,把生我养我的那个小村,虚幻成一座蓬莱仙岛。我时常伫立村外凝神静望,我的小村,在那一刻,就被炊烟涂抹成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那情、那景,煞是令人神迷。我不知多少次凝视那种炊烟,那美好的具象隐化在心头,几十年来始终萦绕在脑海,使我不断地忆想,不断地思恋,不断地挽回那童年的炊烟飘逸、勾画出的那种恬淡静谧、深邃幽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雪狼白蹄儿     
每年10月刚过,姥姥家所居住的大兴安岭深处莫力达瓦村,就会让漫山遍野的白雪尽染成一片洁白,这时姥姥家居住的木克愣就真的成了童话中的小屋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这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那年我7岁,舅舅莫尔根出去打猎,一整天也没回来。姥姥惦念舅舅便让我和8岁的小舅鄂赖在太阳还未在森林尽头落尽的时候找寻一下舅舅莫尔根的踪影。其实,莫力达瓦村地广人稀,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少说也有10多里地。从这个村落可以看到另一个村落的炊烟,可真正走到那个村落却要用好长好长一段时间。顺着舅舅的脚印,我和小舅走了很久很久。在通往深山…  相似文献   

3.
雪狼白蹄儿     
一每年十月刚过,姥姥家所住的大兴安岭深处莫力达瓦村就会让满山遍野的白雪尽染成一片洁白,这时姥姥家居住的木克楞真的成了童话中的小屋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这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那年我7岁,舅舅莫尔根出去打猎,一整天也没回来。姥姥惦念舅舅,便让我和8岁的小舅鄂赖在太阳还未在森林尽头落尽的时候找寻一下舅舅莫尔根的踪影。其实,莫力达瓦村地广人稀,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少说也有十多里地,这个村落可以看到另一个村落的炊烟,可真正走到那个村落要用好长好长一段时间。顺着舅舅的脚印儿,我和小舅走了很久很久。在通往深山老林…  相似文献   

4.
炊烟的味道     
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炊烟对于我来说,不仅是有味道的,而且也是很美丽的。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每次坐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总会经过很多村庄。我总会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瓦房、村鸡、村狗、牛羊,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我都爱看,都有种亲切感。尤其正午前后或黄昏,如果我还没有进入城  相似文献   

5.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  相似文献   

6.
背叛炊烟     
<正>"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相似文献   

7.
<正>"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  相似文献   

8.
几多炊烟     
王岳 《阅读与鉴赏》2008,(12):32-32
几多炊烟?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应该就是写村落的炊烟。“依依”真软,一种情态,一声呼唤,一份柔情,亲切地让人想落泪。  相似文献   

9.
怀念炊烟     
推荐者语炊烟是诗意的。在古诗里,它常与夕阳结合在一起,所谓苍烟落照,所谓淡烟暮霭。炊烟又是世俗的,它总是与柴火、饭食、生活、家庭分不开,所谓人烟阜盛,所谓烟火相续。傍晚归家的孩子,看到房屋飘荡的炊烟,一种温暖的感觉顿时会充溢心间;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村落里万家灯火、炊  相似文献   

10.
几多炊烟     
几多炊烟?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应该就是写村落的炊烟。“依依”真软,一种情态,一声呼唤,一份柔情,亲切地让人想落泪。  相似文献   

11.
一片竹筹     
一片竹筹,一滴漾起心海深处涟漪的水滴……我的舅家住在农村,每每回乡探亲,成了我童年里充满新鲜感的事情,为了篱笆闻的黄蝶、屋顶上的炊烟和抽着烟的老农口中不断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山中散步,读书,纳凉,赏石,听岛,看村落树梢上的炊烟和扁圆的落日。  相似文献   

13.
呼唤与微笑     
当我真正来到伯明翰之后,我发现自己孤傲的性子成了毫无意义的虚壳.因为我很快发现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仿佛根本没有什么人在意我的到来和存在.在一个孤独陌生的环境里,无从傲然,这种孤傲反而变成了一 种真正的孤独.  相似文献   

14.
<正>我时常与孤独相伴,于是我习惯了孤独,我把孤独约在这个微冷的秋季。我是一个安静且无趣的人,所以埋没于人群之中。每天都一丝不苟地读书,很少言语,很少交朋友。丰富敏感的性格总会让人觉得无法走近。孤独成了和我形影不离的朋友。我喜欢文字。我经常会写一些文章,包含着我的喜怒哀乐。仿佛自己内心里隐匿最深的秘密,躲在角落里,很温暖地写  相似文献   

15.
小村鞋事     
余显斌 《教师博览》2008,(12):28-29
小村,在山里。山弯水绕,一条公路沿河岸蜿蜒曲折,一直伸向山的深处,雾的深处。沿着公路向里走,大约一里左右,就有一窝儿葱翠笼罩着,里面,扯出长长的几缕炊烟,和几声鸡啼,仿佛在告诉外来人,这儿,是一处村落。这地方,叫塔元,就是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村落的魅力     
我一个人背着书包站在车站,呼啸而过的车流里,远远地,依然可以看到,那一片被笼罩在琥珀色的夕光里的安静的村落。我远远地看着村落,村落亦如阅尽世事的老妇人,把疼爱的目光,一点一点地落在我的身上。  相似文献   

17.
读一读石上题辞我住在里加海滨一幢暖和的小房子里。房子紧靠海边。如果要去眺望大海,需走出篱笆门,再走一段积雪覆盖的小径。海没有冻结,洁白的雪一直伸延到海水的边缘。当海上掀起风暴、听到的不是海浪的喧嚣,而是浮冰和积雪碎裂的沙沙声向西,朝维特斯比尔斯方向,有一个小小的渔村,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村落:迎风晒着渔网,到处是低矮的小屋,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沙滩上横放着拖上岸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黄昏     
大自然是一本奇特的书,让人类竭尽所能去探索。有一天,我蓦地发现:黄昏竟然也如此神奇,如此吸引人。落日如甜橙在西柚汁里沉浮,点点红霞映在孩童的眼睛里,路上的行人匆匆奔往家的方向,空气中隐隐约约地夹杂着炊烟的味道,一只孤独的鸟鸣唱着,张开灰色的翅膀,在天空中盘旋。所有的一切都沉浸于黄昏之  相似文献   

19.
品茶生活     
<正>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屋里喝茶,看着茶水的热气如那袅袅的炊烟从茶杯中冉冉升起,闻着那扑面而来清新的幽香,那芬芳袭人的味道确实让我如痴如醉。看着那一片片椭圆翠绿光泽照人的青叶变成碧绿的茶叶,在沸水中舒展成一朵美丽的花瓣,玲珑剔透的样子。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就像那茶叶,刚开始是那么不见起色,后来慢慢的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积累,最终浮出了水面。人只有经历了生活的阅历  相似文献   

20.
乡村的炊烟     
到了乡下,浑身上下便像松劲的弹簧,骤然间放松了许多——因为有了炊烟的润泽。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似丹青妙手随意的泼墨;轻淡的,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稀疏的树冠之间。炊烟,牵出了我多少美好的回忆!我生在农村,长在乡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