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PBL教学模式和LBL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观察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学生满意度、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84.38%,不满意率为15.62%,理论考核成绩为88.03±3.17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1.07±5.94分;对照组满意率为62.69%,不满意率为37.31%,理论考核成绩为82.51±4.62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84.62±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和推理能力、查阅资料并获取信息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相对于L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分析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选取徐州卫生学校护理中职三年级的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同时接受2个月的教学,在教学结束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内科护理考试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发现观察组学生的内科护理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学生的优异,综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内科护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内科护理知识掌握度,增强临床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7级护理(1)班47名护生为观察组,2017级护理(2)班48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这个单元作为教学实践内容,观察组护生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该单元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届和2015届大专班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每届随机抽取60名学生,以2014届作为对照组,2015届作为实验组。对照组60名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60名学生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满意度评分、理论成绩得分及病案分析题得分。结果:两组学生比较可得,组间满意度评分及病案分析题得分存在差异,P<0.05,但理论成绩得分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超星学习通下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评价效果。方法:结合护理管理学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选取三年制高职专科护理学10班、11班为研究对象,将11班作为实验组62名,10班作为对照组59名。实验组将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法引入护理管理学教学实践中,采用超星学习通APP混合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授课。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成绩。结果:90.3%的学生满意超星学习通移动式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期末平均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职卫校与三甲医院联合促进外科护理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护理专业145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年级护理专业14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院校合作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调查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评价,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对教学评价、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职卫校与三甲医院联合促进外科护理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中职外科护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于教学实践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2班,1班60人用PBL教学模式(为实验组),2班60人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BL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的效果,为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陇东学院2013级护理专科班的学生188名,实验组94名,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94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基础护理学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护理学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丽莺 《学子》2014,(3):112-113
目的: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作业治疗技术》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0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学生。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接受"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边教、边学、边做,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考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比较两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结果:91%的学生接受"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其中9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98%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动手能力,89%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沟通能力及促进师生交流,还有84%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可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观察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抽取了90名护理专业的实习生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不同的教学模式下综合考核成绩、实习生教学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安全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生教学评分上,观察组实习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护理知识掌握、学习氛围、实践能力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CALLA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将泸州医学院2009级护理专业192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98名)采取CALLA教学模式,对照组(94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测试的成绩、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测试的成绩、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CALLA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段层次学习理论在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将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阶段层次教学理论,进行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得分。结果:①实验组期末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毕业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临床决策能力的总得分以及各项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护理技能进行分段式教学模式,提出各阶段的层次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校就读的80名中职内科护生,通过随机抽签法采用不同教学法分为实验组(40名,采用PBL教学法)和对照组(4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学生学习兴趣,对比两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感兴趣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高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教学班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学生,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学法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5.6 3±7.31)分,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7.09±7.04)分,观察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评价结果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动式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临床护理专业高等教学中具有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镇煜明 《考试周刊》2011,(28):176-177
为验证建构主义理论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作者选取96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48人)和对照组(4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运用建构主义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即采用创设情境,引问激思。导入目标,小组讨论,实验巩固,归纳总结等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因此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缔、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协作学习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协作学习模式,学期末对2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分析考核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都优于对照组的学生。结论: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学生的成绩及其他个人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老年护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9月选取萍乡卫生职业学院2020级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1班学生设为观察组(n=57),2班学生设为对照组(n=55)。观察组老年护理学课程采用1+X书证融通基础上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线下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学生课程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施后观察组学生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的成绩、总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较好。结论:在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班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1+X书证融通基础上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教学效果较好,可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清 《科教导刊》2024,(8):44-46
目的:以传染病护理课程为例,探究人才岗位适配视角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方法:将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两个护理专业班级设为对照组(A班)和实验组(B班),A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B班采用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持续教学4个月。结果: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班学生操作技能评分和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A班;B班优秀率显著高于A班;B班预防接种上岗证专家评审模式通过率显著高于A班。结论:传染病护理教学采用基于人才岗位适配视角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后期预防接种上岗证考试通过率有所提升,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多样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级高职护理班中同为高中起点的4个班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样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单一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实践成绩及各项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81.13%的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多样式教学法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结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多样式教学法进行儿科护理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专科护理工作过程的认识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进行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我校80例实习护士生,按照电脑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学习护理安全教育,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安全能力、护理技能成绩及理论成绩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安全能力、技能成绩及理论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比较对照组32.50%,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当中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