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毕业求职的季节,所有的一切都为“找一份好工作”这件大事服务。毕业生小陈为此特意向父母申请了一项“专项资金”——关系费。从这学期开学起,他就用这笔“专项资金”去找各种关系、请客吃饭,只要是能沾一点关系的人他都要碰碰运气。“现在这笔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了,但工作的事还没半点眉目。”小陈比较无奈,但是在他看来,“专项资金”是必要的投资,“只要有一点希望,我都得去试一试,找工作是一辈子的事,现在多付出一些成本,如果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收益将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
6月27日晚,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一场毕业礼,与众不同。这场名为“献给学生的歌·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的主题歌会,汇聚了上海十多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和教师。他们走上舞台,用歌声、乐声、心声为学子们献上了一场特殊的毕业礼。虽然他们不是职业歌于,但他们用师爱力量、人格魅力、艺术之美,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近日朋友来访,谈及他两个儿子的就业的事。前年大儿子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几家大公司争着聘用,现在大连的一家公司任职。去年小儿子化工中专毕业,在人才市场转悠几个月了,应聘表填了二十多份,报名费花了几百元,但直到目前,没有一家象样一点的企业录用,就业的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05,(11):2-2
国庆期间,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二学生小刘到杭州游玩了两天,这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每到一处,她都要搜集有关浙江饮食化的资料,还在旅游景点、饮食店采访,回上海后,要完成一份特殊作业。  相似文献   

5.
博览     
《中学生电脑》2011,(8):5-5
上海初中生毕业时收到特殊礼物 “不管你是杰出还是平凡,你永远是我眼中的一只金苹果!”在日前举行的向明初中毕业典礼上.校长胡宏送给每位毕业生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一只红富士苹果。他寄语毕业生:“你们都是向明初级中学的苹果!明天你也将是你要去的高中最优秀的苹果!”(《新闻晚报》)  相似文献   

6.
坐落在九台小镇上的吉林省农业学校,据说已有六七十年的办学历史。听吉林省管教育的官员说,这是吉林省第一流的中专了;听国家管教育的领导说,这所学校在全国农业教育系统里也是相当不错的。1994年马洪文从吉林省农业学校毕业时,国家还管分配。马洪文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有个“国家干部”的饭碗等着自己。在学校吃完毕业会餐,打好行李,他揣上一张派遣证到九台市农业局报到。在等待安排的日子,他抽空回乡下老家“光宗耀祖”了一回,遇见几个昔日初中的同学,马洪文腰粗气壮般请哥几个喝了回小酒。乡下小店烟熏火燎的环境,酒不大多,…  相似文献   

7.
陈鹏 《云南教育》2022,(Z1):71-73
<正>两个月后,刘毅坤将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硕士毕业,他打定主意回国就业。此时,他正在上海一家公司实习,一边实习,一边继续海投了十几份简历。2021年末的最后一周,他参加了6个面试,实习和面试“轮轴转”,仍在“等待好消息”。又是一个求职季,在疫情影响下,归国留学毕业生们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在豆瓣上,有个小组聚集了大量归国留学生。他们吐槽求职时的遭遇,自嘲为“海归废物”。发言者不乏常青藤名校毕业生,他们无一例外暂时遇到了挫折:有人抱怨自己由于常年在海外生活,  相似文献   

8.
陈年 《职业技术》2006,(13):46-47
18岁,杨东平从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经人介绍到宜宾五粮液酒厂一个建筑工地做施工员。由于他工作勤奋、敬业和善于学习,小小的年纪竟然将一支2000多人的民工队伍管理得服服贴贴。因为业绩突出,老板给杨东平发了6万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9.
杰瑞永远忘不了那个多雪的冬日。那天,他的长子杰夫差点出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当时他的驾龄还不到一年。自从儿子学会开车,杰瑞就多了一份紧张。那次险情过后还没几天,杰夫就告诉父亲他准备出去一趟。  相似文献   

10.
有位毕业两年多的学生回学校找我诉苦,说他毕业到现在换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看到别的同学毕业两年都有了稳定工作,自己还飘摇不定,心理压力很大。刚听他说我还很疑惑,想他毕业时签的公司也不错,当时大家还都很羡慕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频繁的换工作。听到最后才知道,他换工作的原因是想找薪水更高的,但换来换去的结果却是薪水高的工作没找到,原来的工作也丢了,而且越换越心浮气躁,在一份工作上坚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到最后就彻底飘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说我丈夫小气可一点不冤枉他。刚和他认识不久的一天,他说早点还没吃,要我陪他一起去吃,照理说第一次和女友吃早点该挑选档次高点的店吧,可他却选中了街边一小吃部。我觉得很有些丢“份”儿,赌气说我没胃口,不想吃,不料他竟索性只买一份水饺,有滋有味地吃了个痛快,要不是父母姐妹异口同声夸他心眼实,大概就为这事便与他吹了。 结婚一年多,一个小生命躁动于我的腹中,提到要当爸爸,别提他多兴  相似文献   

12.
张芳 《山东教育》2009,(6):59-59
今天,一个早就毕业的特殊学生来学校看我。他已经中专毕业并找到了工作,还谈了女朋友,妈妈给他买的房子正在装修。汇报这些近况时他是满脸的快乐和依旧的憨直。  相似文献   

13.
独当天下     
1998年7月,我博士生毕业后很顺利地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所在单位分配给我一套两居室的住房。但由于房子原住户一时不能迁出,故尔我的家庭不能马上到上海。妻为了适应上海的工作环境,当年9月就在上海谋得一份工作,孩子只能一个人单独留在淮南。就这样,1998年下半年,孩子单独一个人在淮南上学。家里只有姥爷陪着他,他上学放学完全靠自己,每天四次。另外他还继续学习小提琴和书法,每周二下午放学后,他抓紧时间直接赶到小提琴老师家,同时由姥爷将琴、曲谱、谱架等送到,然后按时上小提琴课。每周四下午,他自己将练习书法的笔墨纸具带到学校,放学…  相似文献   

14.
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高材生,以优异成绩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可求职时,被多家公司拒收。高不成只好低就,他就找了一家小公司。结果,小公司同大公司一样,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这位高材生愤怒了,嚷着要控告这家小公司种族歧视。德国人为愤怒的他送上一杯茶水,从档案袋中抽出一张纸,递给他。这是一份记载着他曾3次在公共汽车逃票的记录。逃票这区区小事,竟成为德国大小公司拒收他的同一理由。另一位新加坡留学生毕业回国时,在机场拿着机票却没能登机,原因仅是他在国家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而尚未归还。北京广播学院在2002年初的期末考试中开除了7名作弊…  相似文献   

15.
闵一 《老年教育》2014,(4):26-27
近日,一份“全国各大城市安全感工资标准”在网上热传,不少网友观后都表示“严重缺乏安全感”。在榜单所列的13个城市中,北京以8550元的月薪标准名列第三,而上海、深圳分别以9250元和8780元占据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迈阿密一个名叫埃克斯·威尔逊的小伙子四年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先后更换了五六份工作。两年前,他自己创业开了一间酒吧。埃克斯始终坚持主推新颖的产品。他雇请来的调酒师每天都推出一两款新奇的饮料或酒。但越是这样,顾客就越少。跟看酒吧就要倒闭了。  相似文献   

17.
喂!朋友,你好。知道我是谁吗?倘若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请听着,让我仔细的给你道来:我,矮矮的个子,身穿一件灰白色的上衣,下身爱穿一条黑色裤子,脚上穿的是一双极为干净的运动鞋。现在吗,我在一个极为偏僻的乡村里的一所初级中学里学习,今年读的是“初四”,我是不是挺特殊呢?因为一般人都只要读到初三就毕业了,而我却读到了“初四”还未能毕业,这难道不是很特殊吗?我的性格很古怪,比如说,要是有人对我不满,说我的坏话或在背地里议论我,如果被我知道了,那他(她)可就有好“果子”吃了———我一定会找他(她)理论清楚,直到他(她)向我认错为止。…  相似文献   

18.
苗体君 《教育艺术》2005,(1):43-44,42
最近,我又结识一位博士。8年前他从西安的一所高校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的一所著名大学任教,但只在上海呆了一年,他便失望地去报考广州一所高校读博士,并干脆与上海的单位脱离了工作关系。他认为博士毕业后会有更好的工作等着他去做。等到毕业时,随着博士数量的增加,他居然没有再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机会,为求职他四处碰壁,最后只得痛苦地自我“流放”到了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上,在一所三流大学里任教。在两年的工作中,他在单位里表现平平,没有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学生对他的讲课也是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19.
那年出差从武汉乘船去上海,上船不久,一位外国老头儿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英语交谈,得知他叫卡尔,来自瑞典。他这次是慕名来武汉旅游,黄鹤楼和东湖的景色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正坐船去上海,然后回国。卡尔十分健谈,也十分随和。他对中国的事还知道得真不少:他从秦皇汉武兵马俑,一直谈到了  相似文献   

20.
李斌同志是上海液压泵厂生产第一线驾驭数控机床的普通工人。他毕业于技校,为了改变企业加工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机床设备差的现状,考入电大“充电”。苦读三年取得大专文凭后,他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数控理论和电脑操作,以适应厂里进口设备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