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终身学习目的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时代和终身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学习成为人类的生存之道,从而要求对学习的根本目的予以重新审视。终身学习应当超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基本的目标,其终极目的应当致力于通过贯穿一生的学习来获得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自由,包括认知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做事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做人的自由。在学得自由的同时,也要学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把学习作为生存的方式贯穿一生,并获取终身学习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在终身学习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职业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应当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树立新的知识观、课程与教学观、伦理观、职业生涯观。终身学习时代的教师担负起许多新的职业角色,即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资源的开发、学生成长的对话、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些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一生必须不断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全过程的连续性、统一性、整体性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它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经济、科技、政治、思想诸多严峻的挑战,教育也不例外。本拟在探索如何改革、创新和突破现行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上,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章对“终身教育”概念内涵进了阐释,提出终身教育的必要性、现实性,认为:终身教育理论贯穿人的一生,要求人不断地学习,建立“学习化社会”,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并使人们通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方面的学习和修炼,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石秀竹 《山东教育》2004,(32):44-45
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决定了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这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就  相似文献   

6.
张光义 《职教论坛》2003,(13):46-47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社会为了自身的进步和每一社会成员个性的和谐发展与潜能的发挥而设计和提供的涉及各年龄段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教育的总和。它包括每个人生命运动的开始到结束,是一种贯穿于每个人生命始终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不断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强调个人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身体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终身教育使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局面被打破,使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时代成为历史,形成了一个贯穿于人一生的连续不断的教育学习链…  相似文献   

7.
终身学习思潮与教师角色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终身学习就是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设计,即从生命之始到生命之终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终身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因而教师的角色应该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8.
差生日记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学生的发展正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这就表明了教改的关键在于“人”这一概念的确立与到位,否则一切都成了空谈。因此,它就要求教育引导者要变原先的“目中无人”到“目中有人”直至“培育新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认识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需要,是基础,是基石.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会认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呢?  相似文献   

10.
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培训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不断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知"、"做事"、"生活"、"生存"是一个整体,强调了个人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身体各方面要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化和整体化,这就把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打破了传统教育仅把学生封闭在学校、固定在课堂培养,只重知识的传授和记诵能力的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主体免于干涉或强制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儿童的教育自由表现为教育选择的自由、社会自由、学习自由、思想表达自由和个性自由。这些自由体现了自由主义的个人中心、权利至上、价值多元等理念。教育自由要遵循平等、限度、宽容和引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社会的21世纪,学会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更是青少年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获取知识以及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所谓大学生学习自由限度就是指大学通过一定的限制帮助学生实现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状态或权利。大学生学习自由何以有限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本身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学习自由的主体一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对此提出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习自由的四个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所谓大学生学习自由限度就是指大学通过一定的限制帮助学生实现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状态或权利。大学生学习自由何以有限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本身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学习自由的主体一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对此提出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习自由的四个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政治自由是基本的自由,是实现其他自由的必要条件。政治自由问题始终涉及到寻找约束权力的规则。法治可能陷入迷途而戕害政治自由,然而,人们却不能以对法律保护自由的效力的质疑而抨击法治的宏旨。人们需警醒法治误入立法者统治的歧途,造成对政治自由的侵蚀,甚至成为一种登峰造极的奴役。因而,法治要吸纳宪政为先决条件,秉承宪政理念捍卫政治自由,以期达致宪政精神和政治自由的价值理念契合。  相似文献   

16.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任何东西都不能真正限制和束缚住人。作为自由的人,是在不断地自由创造和选择中拥有自己的本质和价值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只要生命不止。就存在着改变和重塑自我的可能。人的自由是在具体境遇中的选择和行动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根本在于人选择的自主性。自我的一切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自我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人生的价值是在人的自由、选择、创造、超越和责任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Confucius’ ideas about learning and seeks also to elucidate notions of lifelong learning. The examination will be focused on Confucius’ ideas concerning learning as revealed in the Analects. Confucius’ notion of learning offers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to overcome the idea of competition-directed lifelong learning. According to Confucius, learners should be oriented to learn for the sake of the “self” not “others.” Confucius’ notion of “self-realizing” learning holds that the self, being a part of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in society, attempts to utilize reflective learning to realize a unity of self and the society. However, if learners are oriented to learn ‘for the sake of others, ’ their learning efforts are rooted in selfishness-based competition, which threatens the interdependent nature of the human world. Confucius’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makes it clear that learning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 attaining a unity of self and the world. This unity is possible when a learner makes the effort of will to sincerely learn for the sake of the self and learns to attain an insightful understanding about interdependent life.  相似文献   

18.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责任和自由是两大基本范畴。康德从责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约束性出发,指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康德通过三个命题分别就责任的动机原则、形式原则和(责任的)尊重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证。康德责任观的终极关怀是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自由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个人自由、社会自由和理智的自由。具体分析了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应享有和发展的三种自由,认为目前学校对儿童的个人自由限制过多,所以儿童的个人自由与权利应得到充分的强调,这是他们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与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学校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获得自由,将学生培养成自由人。  相似文献   

20.
“学术自由”是指大学的学术人员在进行学术活动时争取最小程度地受外来强制的权利。一方面,为了知识与真理的缘故,大学需要学术自由。另一方面,根据自由与责任相对应的原理,享受了学术自由权利的大学,还应该履行自由的责任,包括社会责任及维护学术自由应履行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