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道的力量     
很喜欢美国著名企业家、营销大师贝克·哈吉斯写的《管道的故事》一书。这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实现个人财富自由的畅销书,书中介绍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书。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与书为伴了。我对书最早的认识是,妈妈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我想:书真是太神奇了,怎么有这么多好听的故事呢?我喜欢听故事,我喜欢写满故事的书。  相似文献   

3.
语文园地一习作要求: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与书为伴了。我对书最早的认识是,妈妈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我想:书真是太神奇了,怎么有这么多好听的故事呢?我喜欢听故事,我喜欢写满故事的书。长大了一点,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故事书,我每天都沉浸在奇妙的童话故事中。每到看书时间,我都会迫不及待地…  相似文献   

4.
枕边有本常读的书,是十几年前买来的,朴实的封面一如书的名字,更如书里所写的人.书中选了218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各不相同,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对,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感悟母爱全集>. 书中的故事全是写母亲的.共分五个篇章,每个篇章从不同的侧面解读了我们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解读了那个天下最爱我们的人.  相似文献   

5.
《书的故事》以“书”为线索,叙述了发生在年轻的卖票工人与鲁迅先生之间的一件事。 “书”是联系故事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纽带。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1)鲁迅先生托人代售书;(2)卖票工人想买书;(3)钱少买不起书;(4)鲁迅先生慷慨赠书;(5)书带来的安慰和力量。其中,第一、四两部分以鲁迅先生为主,第二、三两部分着重写卖票工人,而第五部分,即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则写了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故事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与书发生的故事,或者通过书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人,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与书有缘的故事"呢?【思路展示】一、写读书的感受,体会读书的乐与苦你可以描写读书的感受或体会,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段和感想,或许都能让我们咀嚼出无穷无尽的滋味来。读书能让人坚强,通过读书使人懂得:生活是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7.
《曹文轩自选集》讲述了许多作者村子里发生的故事,读了这本书,可以了解许多农村的情况,明白许多道理。书中的故事有写人的,还有写事的,都是短篇小说。这本书分三个部分:短篇小说,长篇小  相似文献   

8.
导写从小到大,我们会结识许许多多的书,围绕书发生过各种各样的故事熏通过书又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与书有缘的故事”呢?一、要写出读书之“境”何谓“境”呢?就是说我们应该给读书设置一个场景、一个情境,或者说读书本身就应该有一个场景、一个情境。读书之  相似文献   

9.
这是10年前发生在一个幼儿教师家的故事:这位老师天天给不满两岁的儿子讲故事,一天,儿子问她“:妈妈,你肚里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童话集,对儿子说“:那些故事都写在这书里。”儿子又问“:妈妈,这书是你写的吗?”她摇摇头说“:不是,书是作家们写的,妈妈写不好。”幼稚的儿子此时并不懂得关于“作家”的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写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便幼稚地问妈妈“:我能写这样的书吗?”她毫不犹豫地答道“:你可以啊!不过,你现在‘写书’还需要妈妈帮忙——因为你不会写字,只能用嘴说,妈妈帮你记,等你学会写字了,才可以自己完成…  相似文献   

10.
张素芹 《教育文汇》2010,(12):31-32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幼儿园里,一个孩子语无伦次地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老师鼓励孩子配上“爸爸、妈妈、我”的插图后,装订好,并写上作者、插图者的姓名、出版年月日,然后高举这本“书”说:“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书。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经典背后的故事] 100多年前,英国女王读到了一本童话,名叫《爱丽丝漫游奇境》。书中离奇的故事、幽默的对话,引起了女王极大的兴趣。她要侍从将书作者“卡洛尔”写的书都找来,想好好读一读。几天后,侍从给女王拿来了几本高等数学著作。女王很不高兴,可一看作者,确实是“卡洛尔”,这才知道卡洛尔是牛津大学的数学教  相似文献   

12.
乔伊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带有或多或少的自传色彩,短篇故事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为爱尔兰写的一部精神道德史,书中15篇故事,几乎都能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伊夫林”“Eveline”。在这个故事中,读者很容易感觉到其实伊夫林很多时候就是作者本人。本文详细分析了故事“伊夫林”中乔伊斯和伊夫林角色的重叠。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不满两岁的儿子问当幼儿园教师的妈妈:“妈妈,你肚里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童话集,对儿子说:“那些故事都写在这书里。”儿子又问:“这书是你写的吗?”她摇摇头:“不是,书是作家们写的,妈妈写不好。”幼稚的儿子此时并不懂得关于“作家”的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写书是怎么回事,便问:“我能写这书吗?”她毫不犹豫地答道:“可以啊!不过,你现在还得妈妈帮忙——因为你不会写字,只能用嘴说,妈妈帮你记。”“今天能写吗?”儿子似乎急不可耐了。“可以!”她满口答应,马上准备好纸笔,说:“你可以讲了,妈妈帮你记。”“我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海伦·凯勒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从小是一个五官三废的残疾人,可后来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一位世界知名的大学问家,她曾用英、法、德、拉丁、希腊等多国文字写了许许多多的书。她写的《我的生活的故事》《她的社会主义时代》等书曾被翻译成许  相似文献   

15.
班上开故事会,一个同学讲三国故事《蒋干盗书》。可讲了一遍后,同学们还要他再讲一遍。“蒋干偷的是什么书呀?”“他为什么要偷书?”如此等等,好像大家没有听懂故事。其实,这位同学如果把《蒋干盗书》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的话,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讲故事如此,写记叙文亦如此,一定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与书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深。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同桌有一本叫《中外名人故事》的书。她跟我说:“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和外国的名人是怎样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写得十分有趣,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听了真想看那本书,于是我就向她借,但是她不肯。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一切奇迹在自己》的书。书里写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故事讲述了几名学生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诺姆请教关于心态的问题。当时,弗诺姆并没有马上解答,而是把学生带到一间房子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并非童话     
这是一次偶然的阅读。闲来无事,抄起同事桌上的书随便翻看,这本称为随笔的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那年,有个二十挂零的小青年酷爱文学,当写别的题材路走不通的时候,他想起了写童话。他用4天的时问写了1.3万字,送到上海的某出版社。可稿子在春节这个好日子里被退了回来,因此沮丧是加倍的。退稿用的  相似文献   

19.
简单的教育     
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大家散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孩子们,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老师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读完了美国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故事很令人感动。故事讲述了名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