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育是公益事业、公共产品,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之一,办好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政府放权学校教育,使老百姓承担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义务,严重影响群众百姓的生存与发展。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应把实施无差别教育,作为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要实施无差别教育,对阻碍实施无差别教育的观念认识必须革除,并采取设立无差别教育基金进行专项“挟弱”,不强化示范性高中的评估,对民办学校的扩张进行调剂与指导,使民办学校保持教育高品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05,(8):14-14
日前在徐州召开的“无差别教育高峰论坛”提供了一本名为《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充分揭示了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以及不同教育类别之间的差距,如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就是因材施教。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条件下,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教育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但教育的方法且是主张差别对待的。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性别是先天的,但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影响和个体自身的认同决定的。女性自出生开始,就在家庭、学校、媒体以及自身的认同共同作用下,从婴幼儿期与男性的无差别者、学龄早期的优秀者变为青年期的缺乏自信、惧怕成功的矛盾体。教育应加强女性的性别教育,使女性在心理上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国民的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无差别"的原则,日本政府在《日本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指导下,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细化了各项指标和标准,逐步构建起了教育公平的保障体系。目前,日本政府在实践教育法所倡导的理念方面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如何保障教育公平方面,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即要统一认识、加强立法、出台相关措施、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既有中国城市教育特色又有中国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特色,是城乡教育相互融合和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教育,不是要把城乡教育变成无差别、无特色的"千校一面"的教育,更不是把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变成城镇化标准的教育.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应该在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引领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教育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因教育不公平导致的种种社会矛盾。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教育部也在之前颁发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晨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贯彻中央件精神。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廓清认识。商讨举措。是设量本期热点话题的初衷。 政府如何履行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广元市教育局主张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教育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推动教育发展重心的转移。他们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保障适龄少年儿童的公平教育权。并且实施政府的影响,加强办学行为的引导、监督和教育行风建设。纠正学校办学的功利化倾向。政府决策如何才能体现教育公平?巴州区教育局长熊彬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为此必须摆正个人、部门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力戒心气浮躁与惫功近利。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在发展规划、教师队伍、教育经费、教育管理上要统筹兼顾。南溪县教育局的经验是放大优质教育资源。采取“中心提升”、“周边发展”、“城乡互动”和“优质均衡”的“四大战略”.促进教育公平。 只有努力追求教育公平。才可能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社会特征对实施教育公平提出了本质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谁有钱谁受好的教育。不但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非常危险的”。本次热点话题对此的探讨尚一初浅。许多观念上的、制度上的深层次问题还有待于挖掘。“三个无差别”(学校基础设施“无差别”、学校资金投入“无差别”和学校师资力量“无差别”)实现起来的最大障碍。就是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强化主导作用.唱响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旋律。[编按]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优点、才能的重视和赞扬,达到预期甚至意料之外的教育目的。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也进行赏识教育的尝试,对教书育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班化教育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以大班教育为参照,从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角度对它所依存的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教学论角度和实践层面对小班化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学原则和方法、师生关系、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对人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界定,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论,其实这两之间在教育过程,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上都有一致性,由于两种教育各具优劣,实际教学中只有将二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之共同发展,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任何将二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1.
博客进入学习和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了。个人教育博客、师生博客、班级博客、教育群博客等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而其他博客更是如火如茶,一片欣欣向荣。博客掀起了全民写作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2.
郑恒良 《江苏教育》2005,(4A):26-2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和谐社会发展观更要求无差别教育的迫切实施。诚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办学条件逐渐改善,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家庭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学校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均衡,甚至校际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阻碍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不久,又在《中国教育报》上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1998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也重申:“必须把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努力占领‘制高点’”。一时间,“现代教育技术”成为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它有什么特点?它对教育现代化有哪些影响?本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美中教育交流服务中心(ESEC)邀请,山东省教育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培训考察团一行23人,于2002年6月24日至7月10日对美国教育进行了为期17天的考察,其间先后考察了加州州立大学SANBERNADINO分校、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GATEWAY教育科技公司、硅谷、蒙特立维斯塔(MONTEREYVISTA)小学、阿罕布拉中学(ALHAMBRA)、洛杉矶教育厅等。先后听取了“美国教育发展研究新趋势及成果”、“美国基础教育体制”、“美国教育标准”、“美国社会的创新精神与学生创新能力”等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与数学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教育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实施保证。探讨了数学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应湘 《教育导刊》2003,(6):9-11
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不仅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实践领域,也为学科教育提供了变革的空间,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种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基本目标;其次要构建相互渗透的基本架构;再次要提供两者有效结合的保障体系,即实施的原则和措施,以达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些传统的语文教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估办法非常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中语文课要落实创新教育,必须在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革新教育评估方法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的趋势揭示着现代教育技术应不断发展,为高职教育适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个社会基础;现有信息与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最大可能的实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它适应了信息社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在当代,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有两块基石,一是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一是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这两块基石的构架,预示着高职教育发展的平台上不得不受其影响,要有新的突破和变化。事实上,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将对高职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经常被学界无差别地当作"素质教育"的代名词来使用,实际上二者并不能简单等同。通识教育在对古典自由教育进行改造之后,与现代自由教育之间形成了一种隐匿的思想对话关系:两者都致力于从政治哲学的视野反思现代社会的文教品质,并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改进。然而,由于在西方文化古今之争中思想立场各不相同,两者在教育反思的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方式等问题上大相径庭。质言之,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其实是现代社会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危机的互补性方案,中国当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从两种思想对话中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现行教育一定程度上偏重于知识传授,偏重于共性发展,存在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陈旧等弊端,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应积极引入创新教育的新模式,着重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