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记忆书签"大大强,你来背诵一段昨天的课文!"刚一上课,语文老师便叫到大大强。不过大大强似乎并不慌张,站起来,从容不迫、一字不落地将课文背好了。"奇迹,简直就是奇迹,大大强以前可是连三段话都背不下来的啊!"阿诺在底下小声嘀咕着。紧接着,贝贝龙和米乐乐也是很熟练地背诵出几篇课文,让老师格外满意。瘦小二"啪"的一声,用手狠狠地拍了阿诺大腿一下。  相似文献   

2.
<正>你大概是我们班同学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吧。你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看起来就像个小学生。你总是埋头安静地坐着,成天没精打采的,给人木讷的感觉。参加集体活动,你总是很笨拙,无论做什么,都慢得像蜗牛一样。你每堂课都听得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很详细,学期伊始,我和同学们都以为你是一个"超级学霸"。可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你不但不是"学霸",反而是"学渣"——你的测验成绩一次比一次糟糕,你向老师提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简单。  相似文献   

3.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我的一位朋友,他很富有,又风流佣傥,追求他的女孩子很多。像这样的男孩,应该是很幸福了吧?可是不然,他脸上并没有幸福者应有的快乐,而是愁眉不展,抑郁寡欢。有天我好奇地问他何以不快乐?他说自己太不幸了,因为生活总是千篇一律,日子过得特空虚,虽然有那么多女孩子爱自己,却没有一个是为了情而真心爱他。  相似文献   

4.
陈冠希,24岁还差4个月,一个原本不应该称作"小孩"的年龄。但是每次看见他,举手投足之间都像一个未长大的孩子一般,任着性子,我行我素。他说他一直都很崇拜和尊敬张国荣,"因为他做自己!"而我们,也喜欢着这个拽拽地做着自己的Edison:  相似文献   

5.
<正>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十多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次让学生们创作时,学生们的作品总是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学生们在作画时总是习惯性的要找一个"参照物",否则,就会无法下手。即使你要求他自己去想,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但学生们还是表现得很为难,害怕自己画得不像、画得不好。正是由于这种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总是要依附于一些范画。这样  相似文献   

6.
“我发现了时间过得很快”,这个题目出得很别致,一个醒目的特征是道出了一种神奇的心理感觉,写出了属于小作者自己的“发现”。小作者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也许是面临升学考压力的缘故吧,他感到时间仿佛加快了前进的步伐,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够用了。你看他,刚刚开始听课,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起了”,四十分钟一节课感觉中短得“就像只有十几分钟”。特别是与过去“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比,这种反差就更强烈了。他把心中的疑惑与小伙伴们作了交流,原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比速度,就像进…  相似文献   

7.
噼里啪啦,不过一场秋雨,冬天就来了。然后,母亲把厚厚的“毛囊”摊在面前。我实在是很不想。很不甘心钻进去。最后双方都让了步,我象征性地套上蚊帐一样的校服,走出家门,走进冬天。虽然一个上午我一直发抖。但不知为何心里总是很兴奋。我把这种感觉向阿左描述了一下,希望能得到一点启发。像阿左这样的神奇人物总是能给你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说他曾打过一个比方说日子像汽车驾驶室上挂着的小饰物,一刻不停地荡来荡去,永远也不清楚下一个方向,这种未来诱惑着人们把它过完。这次阿左想都  相似文献   

8.
像上帝     
有一个长者,心态平和,对一切都充满爱心。凡是他做的事,总是结局美满。大家都很尊重他,经常有人来向他请教。长者的一个邻居非常嫉妒他。有一天,这个邻居来到他面前,盛气凌人地问他:"我富甲一方。可为什么大家更敬重你呢?你看,我像谁?"长者笑了笑,友好地说:"你像上帝。"邻居得意地笑了,但他还不解气,想再羞辱一下眼  相似文献   

9.
生命如花     
有一个少年,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胆小。为此,他很自卑。父母带着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耐心地听完介绍,握住他的手,非常肯定地说:"你只不过非常谨慎罢了,这显然是个优点嘛,怎么能叫弱点呢?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总是很少出乱子。"  相似文献   

10.
青蛙帝国的童话世界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里,有三只大小不一姿势一样的青蛙,它们都用香扇捂着嘴,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模样。但是只要你用鼠标轻轻一点,三只青蛙就会露出它们活泼可爱的本性,一个个手舞足蹈,让人喜不自禁。这是贝贝龙的青蛙帝国网站首页。等你进入网站里面,你会发现那里的风景更加诱人,那里是一个理想的王国,是一个童话世界。这个网站里面有贝贝龙的所有作品。我初次进去时真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里面不仅有让贝贝龙成名的《东北人都是活雷峰》《抓贼》等FLASH作品,还有一些已经在杂志上露面的四格漫画。贝贝龙的…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时,英国的一个年轻绅士总是梦想着让自己飞起来,梦想着自己能像轻盈的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自在地飘游,能像一只轻快的鸟儿,在无垠的大海上随意地翱翔。年轻人很富有,他有自己的农庄和别墅,他拥有许多人不敢奢望的财富和生活,他是一个年轻的贵族。每次,当  相似文献   

12.
无私老师     
芮婧 《辅导员》2012,(26):47
每个老师都疼爱自己的学生,就像妈妈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位最疼爱学生的老师,她总是无私地关爱着我们,所以,我们总是在背地里默默地叫她"无私老师"。"无私老师"虽然年过半百,但是看上去依然很年轻。她的黑发中虽已明显地看到了苍白的发丝,但她扎起来的发型就像年轻的女孩子,好像她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3.
编者手记     
小东 《中国德育》2006,1(12):91-91
新近认识一个湖南的朋友,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为了躲避一种记忆,独自瓢泊在异乡。他的世界总是那么忧郁,像飘着点细雨,让人远远望去既觉得很美,又平白无故地会生出一丝淡淡的怜惜。我很尊重他,和他处时间久了,竟也被不自觉地感染,老想着该为他做些什么。可我又能做什么呢?之前听一个讲座,说现代人被理性搜刮地只剩下算计了。这个说法很有趣。其实,说起理性,的确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标志,可当它异化地要吞噬人的全部时,我们又不由得警惕起来:人究竟是理性的动物,还是感性的动物、欲望的动物?这个问题若是在19世纪被人提及,恐怕答案会是比较一致的,可今天,情况就不一样了。技术过剩之后,人们在四处寻找的是那种逝去的“感觉”。我们把“感觉”给丢了,我们已经变得不再会用感觉来感受周围世界,我们和冰冷、僵硬的机器同化了。于是,艺术家们开始用各种方式试图唤醒被丢失的感觉,音乐、色彩、造型、行为等,一切可以用上的手段都被技术化地征用。人们再次被自己所麻醉,麻醉于重金属、摇滚乐、意识流、魔幻主义、行为艺术。这些难道会比机器更接近人本身吗?人把自己给丢了,  相似文献   

14.
小丑鱼     
海底有很多美丽的珊瑚礁。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就像是海底的森林。就在珊瑚礁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鱼。他们一会儿游到这边,一会儿游到那边,好像有风在吹着他们似的。可是,有一条鱼,他总是躲在珊瑚礁的缝里,不肯游出来。大家都在快乐地游来游去,就是这条小鱼总是很难过。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长得很丑。他说:"我的头太大了,身子太小了,而且,嘴巴很难看。"在另一个珊瑚礁缝里,躲着另一条小  相似文献   

15.
<正>知道雪马上要来的感觉,就像知道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要来一样:我们高兴或期待,或许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喜欢他,也许仅仅是因为大家好久不见而已。等雪飘飘洒洒地落下来,久别重逢的喜悦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充满了诗意。想起故乡策湖的雪,总是很盛情,像湖边女子泼辣又风风火火的性子。她们总是晚上才来,  相似文献   

16.
我偶遇高中同学,他说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玩儿活",感觉自己很无力。无论是采用哄还是打的方式,孩子都耍滑偷懒,每天做什么都漫不经心,软硬不吃,成绩很不理想。隔三岔五自己还会被老师找到学校,为此感到很焦虑。回想上学时候,我这个同学也非常聪明,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老师们常常夸奖他,说他是个聪明的学生,就是不卖力气,要是认真学的话肯定是个人才。那时候的他,对那些每天埋头苦学的同学总是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聊起自己的妈妈时,有人说妈妈太严厉,整天板着脸;有人说妈妈太挑剔,总是看他哪儿都不对。而我一想到自己的妈妈,嘴角就不禁露出笑容--因为我妈妈哪里像个妈妈呀,她简直就是我的铁哥们儿,确切地说,就像一个“战友”。  相似文献   

18.
舅舅家有个"非洲难民",他就是我的表弟——黄千。他长得像个营养不良的"大头儿",所以被妈妈戏称为"非洲难民"。表弟可爱极了,全身上下透着猴子般的灵气,但就是不太听话,爸妈的话他总是爱听不听,由于舅舅和舅妈都很宠爱他,他也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挑食。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口吃,就没有一个作为作家的毛姆。口吃总是让毛姆很尴尬。当他开口"像打字机的字母键一样发出一种‘啧啧’的声音"时,我们不难想象,自尊心很强的毛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恐怕一口咬掉自己舌头的心都有。残疾,成了一枚羞耻的徽记。毛姆时时能感觉到一双双嘲弄的眼睛,这种目光像锐利的冰锥一样刺伤他,使他在成长时期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少年时,毛姆并没有想成为一名作家,他想成为一名律师。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律师,而他却  相似文献   

20.
杏花开得正旺的时候,她和他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分娩很顺利,她和他都很高兴。女孩很漂亮,眼睛像她,鼻子像他,几乎继承了他们全部的优点。他们给女孩取名叫杏拂,因为女孩出生时杏花开得灿烂,也取"幸福"的谐音。当同龄孩子开始叫"爸爸"、"妈妈"时,杏拂依旧只会"呀呀"地叫喊。她很着急,但却安慰自己:杏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