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纯 《湖南教育》2007,(10):36-36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前提条件 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意识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践行这一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人文学科是现在学生的弱点,要想提高素质,这一学科要狠抓。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稳扎稳打,逐步提高,最后达到点石成金、水到渠成的目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通过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学会辩证的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历史是生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总结和吸取经验,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长毅 《现代教育》2011,(Z2):101-102
提倡"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学校教育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调自主研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那么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吕伟娟 《广西教育》2010,(20):61-61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主体教育论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独特的见解和处理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运用历史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复杂的、交叉的、矛盾的历史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阅读历史、感受历史,发现历史,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其目的并不在于要学生知道和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学习,感受历史,掌握和探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用历史思维去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呢?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文章就中学历史教学谈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柯健 《海南教育》2013,(10):48-48
<正>目前,各地的教育教学都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好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历史课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课程,而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认识甚至理解一些重大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从历史中感悟现实。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快速记忆、分析概括和历史思维等几方面能力。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总体功能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要求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方面“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形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的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对于运用历史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复杂、交叉的、矛盾的历史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本文将试着从以下几点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打破学生对“权威”的信仰。  相似文献   

17.
<正>一、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因素包括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效能。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趣激学、以疑引思、以果探因,激发学习动机;读思兼顾、听说并重、做练结合,优化学习策略。教师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愿意学习,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因素包括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效能。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趣激学、以疑引思、以果探因,激发学习动机;读思兼顾、听说并重、做练结合,优化学习策略。教师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愿意学习,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普通高中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谈几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