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史欣 《教育》2009,(12):42-42
今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发出通知:校长必须走进课堂,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听课、评课,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得少于50节;同时,倡导副校长兼课,听课节数适当增加。北京市海淀区采取“一票否决制”:校长听课不达标不能评优。专家呼吁:校长决小能远离课堂。  相似文献   

2.
“校长推门听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学校校长深入一线课堂,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校长推门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校长推门听课”也时常面临尴尬,管理者只有化弊为利,才能使“校长推门听课”真正成为一种学校管理文化,为课程改革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听评课应是校长最重要的“分内之事”,校长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沉心静气,了解教学现状,掌控教学质量;才能走近师生,了解教师状况,引领专业成长;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实情,把握教育方向;才能观察班级管理,洞察管理细节,弥补管理漏洞。探讨校长听评课的方式、方法及价值,对帮助校长走出听评课的误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管校长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应当把听课和分析课摆在首要位置”,“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作为一校之长,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评课,评课一定要充分尊重科组长的地位,切实发挥科组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管校长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应当把听课和分析课摆在首要位置”,“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作为一校之长,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评课,评课一定要充分尊重科组长的地位,切实发挥科组长的作用。一、校长评课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科组长的学科专业理解力校长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在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的确如此,听评课应是校长最重要的“分内之事”。校长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沉潜静气,了解教学现状,掌控教学质量;才能走近师生,了解教师状况,引领专业成长;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实情,把握教育方向;才能观察班级管理,了解空间状态,洞察管理细节,弥补管理漏洞。因此,探讨校长听评课的方式、方法及价值,对帮助校长走出听评课的误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教学随感     
教学随感校长﹃袭击﹄听课要慎为校长检查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深入课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一部分校长搞“袭击”听课,却常常适得其反。一方面,校长“袭击”听课,既是校长自己对校务工作的不自信,更是不尊重教师、不信任教师的表现,将严重地挫伤教师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8.
冯庆科 《宁夏教育》2013,(11):72-7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分析课、评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所以校长进课堂就是应该做的事,也是做得最正确的事。校长通过听课能及时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信息,是检查教学工作,掌握教学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帮助教师,指导教师的有效做法。笔者认为校长听课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9.
校长应怎样听课江苏徐州市教育学会黄书文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日复一日地深入到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精细微妙之处,只有不断地发现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作为校长,在深入课堂听课之前,应该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才能使听课不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的确如此,听评课应是校长最重要的"分内之事"。校长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沉潜静气,了解教学现状,掌控教学质量;才能走近师生,了解教师状况,引领专业成长;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实情,  相似文献   

11.
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既是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有效管理的需要。因为课堂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主战场,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历来是校长工作的重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对教学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校长深入课堂,贴近师生,参与实践,由过去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监控者、旁观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利于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有利于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了解教师的备课状况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情况;有利于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改善管理效能,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校长听评课应做到“六看”:一看教师的敬业精神;二看教师的教育理念;三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四看教师的教学技能;五看教师的课堂效果;六看教师的仪表。  相似文献   

13.
连亚恩 《教书育人》2013,(14):20-21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学情态的突出反映和集中体现。离开了对课堂的了解和把握,校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认识和管理,就成了无本之木,只有抓住了课堂,才可以说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学校都非常注重校长听课,把听课作为校长参与教学、落实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性重要措施。当下,深入课堂听课,已经成为广大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09,(2):52-58
2008年,校长们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于课堂这一学校发展的核心,研究教学,研究教师,研究课程,深入而细致地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的落实,这让校长课程领导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也从源头上保证了学校整体工作的稳步推进。 2008年的“峰会”栏目也围绕校长听课、上课、把握课标、统整课程等贴近学校教学的相关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里对其再作一个梳理和回顾,从这些印迹中,我们或许能对未来学校的发展有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校长深入课堂,如同厂长走进车间。世人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如今校长深入课堂却成为问题了。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据笔者了解:有的校长过去兼课,现在什么课也不教了;有的校长过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现在没有时间去听了;有的校长过去就不怎么深入课堂,现在索性  相似文献   

16.
学校成立校本教研工作组,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市区级骨干教师参与组织与指导工作,每学期对全校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对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其中“听课与评课”、“课堂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课堂评价标准的研究”、“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与成败”等专题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范玉虎 《吉林教育》2006,(11):47-48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和中心环节。对学校工作负领导责任的校长,只有深入课堂听课,才能了解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取得指导、指挥教学的主动权,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管理效能。那么,校长如何听课呢?笔者以为,校长听课应坚持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说实话,我是非常惧怕校长听我的课的,因为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校长曾经利用“听课”打击过我。 那年,我刚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因为是学校里的“新手”,所以我对于“上课”这件事是诚惶诚恐。事实上,刚刚开始我是不太会上课的,在课堂上“不知所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推门听课”不可取。校长“推门听课”是对教师最大的不信任。“推门听课”的弊端是让教师没有安全感,有时甚至会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我认为完全能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来观察课堂,并给予适当的评价。课堂观察的方法多着呢!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学情态的突出反映和集中体现.离开了对课堂的了解和把握,校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认识和管理,就成了无本之木,只有抓住了课堂,才可以说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学校都非常注重校长听课,把听课作为校长参与教学、落实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性重要措施.当下,深入课堂听课,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校长的一种常态化的教学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