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从此,人类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推动着各行各业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从此,人类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推动着各行各业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发展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在21世纪,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变化必然影响和要求着教育的变革。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知识与信息就像产品一样频繁地更新换代,人们如果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就无法及时利用这些信息,无法适应信息爆炸时代的高速度、快节奏。因此,我认为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教育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应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多媒体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也不例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儿童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具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和才干。况且,我们现在已置身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中,开放开发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从此,人类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推动着各行各业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教育思想正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着开放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主的终身教育发展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师们凭借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在由围墙封闭起来的校园内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进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在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知识信息还是经济信息,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知识信息的冲击下,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显示出了其落伍、封闭的特性,已经与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时代呼唤教育的改革,需要我们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堂来满足时代对教育、对教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微模式启动,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介都逐渐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给教育也带来了挑战,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我国课堂教育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已迈入新媒体时代,在信息传播渠道更加丰富、信息交流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发生了本质变化。新媒体时代催生出多种新兴媒体,它们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起着革新教学模式、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产品的主要使用人群,在新媒体时代表现出更高的求知欲,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这需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认同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呈现新的变化。大数据的广泛推广和深度应用在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新的重大变化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校要站在时代高度,直面大数据带来的负面因素扩大化影响,提升大学生大数据信息价值的应用能力,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在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与思维方式等方面,面对社会生活和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工作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主动迎接网络发展对工作带来的挑战,积极研究并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不断创新,努力实现网络时代教书育人、树魂立根的战略任务。管理工作者能否切合时代要求,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套适合高职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是决定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革新及发展,新媒体已经全面渗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新媒体时代之下的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变化,向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应对当下时代的挑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隐性教育方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们的时代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教育必须适应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本文讨论了电化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 :从过去主要着眼于运用媒体在教学中传递教育信息 ,发展到从知识管理的视野关注知识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运行规律 ,从而科学地调整我们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促进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的时代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教育必须适应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本文讨论了电化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 :从过去主要着眼于运用媒体在教学中传递教育信息 ,发展到从知识管理的视野关注知识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运行规律 ,从而科学地调整我们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促进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也在积极进行改革探索。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形势进一步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治 《上海电教》2001,(1):14-16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信息技术迅速融入社会各个领域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新的科学技术信息量呈几何级增长。现在,一个人一天可能获得的信息总量,相当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总和,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能在1秒种内把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全部传送完毕,如果实现了光纤通,那么无论传输速度和数量都将有难以想象的突破。这种信息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更新,各种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带动了海量信息的出现,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正面影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高校应该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代接轨,在教育工作中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技术,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远程教育发展状况简介   人类已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以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在对教育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研究生意见表达、情绪宣泄的重要途径,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深刻影响。面对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变化,反思现代教育理论带来的启示,探索以主体发展、信息调控和环境优化为主要路径的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引导策略,应当成为新媒体时代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美国政府主导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的实施,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铸就了新媒体时代的演变形成。加强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新媒体等传播技术的特征及其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当前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各类驳杂的信息不断地刺激我们的眼球,刷新我们的世界观。大学生正处于与社会接轨的时期,是接收新事物最快的群体。新媒体技术不断的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娱乐,成为大学生活的必需品。在新媒体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又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