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反思"作业设计,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最好体现。通过"反思"教师与学生搭建起一座心与心交流的桥梁,我们是师生,是同伴,是能倾诉心言的知心朋友"。反思"能更好地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使师生彼此信任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做"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章以《人力资源方案设计》课程的"工作分析"教学内容为例,对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践技能要求出发,设计出学生"学"内容和方式;又从学生"学"的内容和方式导出教师"教"的内容和方法。"教"与"学"通过"做"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提出"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思想,而且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将这一教学思想落到实处,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践行这一思想,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教学与知识实践的相结合。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使用"做、学、教"这一学习模式来践行"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师生合作,即这种模式需要学生自己"做",师生一起"学",小组合作"教"。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工作必须是三心合一——爱心、良心、责任心。"1987年,走出济南师范校门的我带着这句话,"三心合一",启程教育之旅。当今知识较量的时代,是智力赛跑的时代,也是心理素质竞争的时代,回味二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心育"的重要。孟子最早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尽心是人发展的基础。我认为"心育"就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积极思  相似文献   

5.
"融心阅读"融是融合,融洽,遵循"心灵放飞"的原则,引导教师从心灵入手,融合学生的心灵,达到课堂氛围融洽的效果,重在保持一份心与心的相融,师生与文本间的相融,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努力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文教学是师生间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写作时,除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与方法外,还应在心理、性格、人格、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育文"的同时,重点做好"育心"的工作,这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本文试从三个角度就作文教学对学生"育心"方面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构建要素,二者之间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互动互进、共赢共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有效融合,有机统一。笔者以为,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预期目标,必须贯彻和坚持"学教合一"标准,实施师生密切协作的导学活动。根据这一认识,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对学教合一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贯彻这种"教学合一"的思想,尽量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  相似文献   

9.
正导学案单纯从字面理解,"导"是引导,"学"是目的,"案"是设计方案。它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是推  相似文献   

10.
池田大作认为"师生之心"是<论语>的支柱,这种"师生之心"意指教师要尊重青年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弟子应有清晰的了解,对于学生而言,"师生之心"还包括学生为了使老师永垂不朽而进行的斗争.池田大作对<论语>的兴趣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语>在处理天人关系、人人关系上表述出的"共生哲学",二是关于人的修身方面表现出的伦理改革意向.池田大作还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指出儒和佛都具有人本主义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1.
齐春艳 《考试周刊》2013,(36):143-143
<正>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对教育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作为教学工作者,我对"教学做合一"这一主张深有体会,并把这一主张运用于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谈谈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率的物理课。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工作必须是三心合一——爱心、良心、责任心。”1987年,走出济南师范校门的我带着这句话,“三心合一”,启程教育之旅。当今知识较量的时代,是智力赛跑的时代,也是心理素质竞争的时代,回味二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心育”的重要。孟子最早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尽心是人发展的基础。我认为“心育”就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积极思想,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诠释教育必须从“心”开始,引导师生、家长不断地修身心,养性情,让每一个人获得心灵的滋润与幸福。  相似文献   

13.
正叶澜教授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真正的教育不一定呈现于表面上的欢腾热闹,可能就是"拈花微笑"般的心领神会,发生在心与心之间的最短对接处,也就是源自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深度互动。一、深度互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1.师生角色的重新确认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  相似文献   

14.
从"教"与"学"两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实现"做"的核心观。教师要从教出发,提高自身古诗词素养;从学出发,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师生共同的"做"为核心,实现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5.
李雪梅 《班主任》2007,(8):13-14
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一、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以对方的  相似文献   

16.
正"谈话法"是教师育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对于师生间融洽感情、交流思想、增进信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润喉润肺润心,学生如沐春风,思想上的疙瘩一下子就解开了;而有的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则加重了学生的思想包袱,出现了"怒目而视"、"顶撞老师"、"沉默是金"等叛逆行为,最后师生之间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局面。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师生之间的谈话存在着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17.
"讲学稿"是教与学的相结合的载体,体现了"教学合一"的理念。实施数学"讲学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备课组团队作用的真正发挥,有利于学生知识、方法的积累及掌握,有利于增加课堂"生成资源"的生成,有利于师生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课程视角和新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引领幼儿与自然和社会对话,与远方和未来对话,与个性和多元对话,才是弥补和扩充教育"内环境"和"外环境"的有力举措。只要教师用情、用意、用心,只要教师有一颗坚定的心,一颗朝向卓越的心,必让学生吃得更"饱",也让师生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良好发展,与教师的师生情谊,是班主任在教学中的价值的体现,是教师产生幸福感的根本原因。班主任只有摆脱了职业倦怠感的束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自由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师生产生共鸣.相互理解与尊重,让教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职业幸福感也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导学案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身的导学性文本,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在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基本教学环节是:提出问题上—指示方法—明确要求—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