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201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中有政府与公众之间解释与诉求不一致的话题,以及公众亟待政府关注与解决的问题。网络舆情安全也成为网络安全问题中不可小觑的因素。本文根据话语分析理论建立了话语分析模型,对河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河北省网上政务服务中心以及河北新闻网的内容进行抽样,然后借用模型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网络舆情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政府机构参与、有媒体监督的网站让公民真正感受到了"互联网+政务"时代的到来。从提高公众满意度的角度来保障网络舆情安全,政府首先应该转变工作模式为服务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该联合媒体展开行动以及增强"互联网+政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等自媒体的使用,传统"媒介审判"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新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媒介审判"与传统"媒介审判"有哪些区别,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从加强网民素质、加强媒介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和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四个方面防范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普及为青年农民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探讨互联网使用对青年农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变量后,青年农民微信朋友数量对网络政治信息获取、政治意见和态度以及间接网络政治行动产生显著影响,而对直接网络政治行动没有产生显著作用。与"媒介替代"解释相比,青年农民的网络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更具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如果将中国当下的各行各业比喻为一列列高速行进的列车,那么2011年的中国互联网无疑是一列动车:网络管理最高机构成立,网络文化建设写入中央决议,网络媒体加入"走转改"活动,网络舆论监督无孔不入,网络广告增长速度超过传统广告,网络公司迎来新一轮上市高潮.当然,动车也有出现故障和问题的时候:网络谣言此起彼伏,网络版权纠纷频频,电子商务遭遇诚信与物流双重困境,网络公司间以及网站与网民间冲突不断.互联网这一"动车"在2011年"开"得风生水起而又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舆论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网络水军",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环境。笔者试图通过运用传播学的几个经典理论从"网络水军"的产生、不良影响以及应对建议与对策三个方面做较为全面的分析。能够净化净化网络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6.
2012年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移动互联网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亮点。一方面,更加实惠便捷的互联网覆盖并惠及了更广大的城乡人群,对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弥合"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极大丰富了互联网的服务和应用,推动了微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等社交网络加速发展,以及网络文化和产业的日益繁荣兴盛。2012年,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舆论格局。  相似文献   

7.
马凓 《采.写.编》2016,(4):126-127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娱乐资源,都以最快速度被整合到网络上,网络娱乐的经济、社会价值日益凸显.文章以"映客"手机移动直播平台为分析对象,透析互联网传播革命下,网络娱乐传播空间的三大特征,即"超真实"的娱乐传播空间、"自我想象"空间以及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用实名跟帖的形式,在互联网的公共论坛进行"网络发言",作为政务公开制度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受到高度赞誉和推崇.对这种"政府网络发言"机制的建构,有必要从身份认定的技术和机制、网络回复的时机、网络发言主体的资质确定、网络政府文书的设计,以及绩效评估等五个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互联网模式下政府网络发言可能面临的制度要求和困境...  相似文献   

9.
李炜 《新闻界》2013,(5):45-47
本文通过梳理网络传播具体形态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互联网撬动的人际关系变革,尝试判明"人际化回归"是网络传播的媒介意义。建立在互联网各种传播形态基础之上的网络人际关系的呈现、生成与发展的过程都成为互联网发挥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萌 《青年记者》2022,(1):73-75
从"互联网落户与BBS普及""网络维权与平民狂欢"到"网络问政与在线娱乐""互联网思维与泛娱乐化倾向"的出现,网络流行语经历了萌芽期、上升期、高涨期、成熟期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网络流行语呈现出多元的语言特征与功能趋向,反映出阶段性的社会变化、转型中的社会矛盾和多元的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11.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研究中心是全球互联网相关研究的重镇,集教授、访问学者、法律工作者与业界人员在内的多元研究力量,从事的研究涵盖社会、文化、技术、商业和政策等多个领域。在过去12年中,中心设立了近50项研究项目,就美国本土及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社会的前沿课题展开探讨,本文依据其门户网站进行考察,希望能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置于“整理国故”的背景下进行分析,介绍汉学引得丛刊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述汉学引得丛刊与“整理国故”的相互关系,认为汉学引得丛刊既是受“整理国故”运动影响而产生的一颗硕果,又在一定意义上践行、推动“整理国故”的发展,从而全面揭示“汉学引得丛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Bournemouth University's pioneering Peer Assisted Learning Scheme (PAL) and describes how in 2005/06 the library became involved, collaborating with the PAL Coordinator to develop materials for use by PAL Leaders. PAL is intended to foster cross-year support between students on the same course. I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support each other and learn cooperative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ined students from the year above—called PAL Leaders. Two documents were produced to support and empower these leaders. The first, Using the Library for Your Research, provides leaders with key guidance information o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ts resources and the services it provides. The second, Citing References Using the Harvard System, aims to explain and demystify the Harvard referencing system and to encourage good referencing habits in students from an early stage of their course through a practical hands-on exercise. Feedback from PAL Leaders continues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guidance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he referencing exercise that was reworked to better suit the needs of the leaders delivering it.  相似文献   

14.
From the time the Reverend John Harvard donated his collection of books in 1638 to start the library at the newly established Harvard University [1], gift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ons in U.S. academic and special libraries. Today, gifts are still vital to most libraries as publication costs rise and book budgets shrink. Over the years, much has been written on material gifts to libraries, from their use in collection building to the practical points of handling gifts and donors in the technical services area. Culled from the pool of literature, this annotated bibliography is a collection of many of the most useful and informative sources written on the various aspects of gifts in libraries.  相似文献   

15.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系统及馆藏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和馆藏管理的特点。哈佛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发不同类型的联合目录,有效管理和利用馆藏资源,并用一个现代化的共享式密集书库来解决馆藏空间不足的问题。另外,哈佛大学图书馆还采取分别协调、集中引进的方法对数字化资源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古今图书集成》在英美的流布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史巨著《古今图书集成》成书后,先后印制成铜字版、美查版、同文版、中华版等多种版本,并在英美等国的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广泛流布。由此吸引欧洲人把研究目光投向中国,进而造就了遍布世界的汉学研究人物和汉学机构,在“东学西传”以及国外汉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述《国际编目原则声明》在总原则、目录的功能、著录、检索点等方面的重要修改。  相似文献   

18.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保护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的文献保护机构主要包括哈佛储存图书馆、韦斯曼文献保护中心和哈佛学院图书馆文献保护与成像部;所开展的文献保护工作包括环境控制与日常维护、灾难预案与灾后恢复、载录格式转换、文献修复、培训与教育、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等;体现了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文献保护工作体系完备、分工合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a popular buzzword but a poorly understood concept. In short, it refers to everyday objects that can sense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and communicate that data to other objects and services via the Internet. This column will briefly explain wha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and how it might be useful for libraries. It will also discuss some of the problems with and objections to this technology. A list of currently available Internet of Things examples is also included.  相似文献   

20.
哈佛大学图书馆根据不同特征的馆藏资源,开发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在线联合目录。哈佛大学图书馆在线公共联合目录信息系统(OPAC)(简称HOLLIS)、视觉信息存取系统(简称VIA)、在线档案检索信息系统(简称OASIS)、哈佛大学地理空间图书馆信息系统(简称HGL),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服务功能,其以用户为中心的目录服务理念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