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育文史》杂志1992年第一期,刊载了李重申和韩佐生先生《敦煌体育文物概述》一文。现就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 一、《敦煌体育文物概述》以下简称《概述》在棋弈一节中说:“宋代454窟东壁的《维摩结经变》,绘有  相似文献   

2.
《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以下简称《体育》)一文,是2003年第四期《体育文化导刊》的卷首之作,文章还配以“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一”的副标题。 本人在读了《体育》一文后,想就体育的定义,加以讨教。 一、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体育》一文说:“对某一事物的定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准确反映所定义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要与其他相近似的事物区别开来,三是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3.
上海体育学院首任院长吴蕴瑞教授(1892~1976,字麟若,江苏江阴人),是我国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著名体育家、教育家。近期,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将吴蕴瑞先生和袁敦礼先生合著的《体育原理》(1933),以及吴蕴瑞先生的专著《体育教学法》(1933)和《运动学》第一编(1929)结集重  相似文献   

4.
一、情况 关于唐玄宗的《禁断女乐敕》说及“角抵”一事。《唐代妇女的体育活动》一文(见《体育文史》1983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活动》)以其中“广场角抵,长袖从风,聚而观之,浸以为俗”等句为据,说“可见,当时民间妇女中盛行广场卖艺的角抵活动。”《几条唐代角抵史料的考辨》一文(见《体育文史》1986年第五期,以下简称《考辨》)则认为,《活动》一文的观点“不免有种望文生义之嫌”,而说,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6期刊登的《走进体育语言——对体育与竞技思想混乱问题的认识》一文(以下简称《走》文),是近年来在讨论体育概念问题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必要加以讨论、评说。 一、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走》文在最后一大段的开头说:“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体育观的争论。一种是以强身为目的、以运动为手段的体育观,另一种是以运动为目的、以强  相似文献   

6.
谈《体育之研究》的版本、注释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准确地研究《体育之研究》,笔者对《体育之研究》一文自1917年发表以来的各种版本作了认真的校勘和研读.在这基础上就《体育之研究》的版本、注释与白话翻译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读了《体育文史》1987年第6期中的《从雕塑〈掷铁饼者〉谈古希腊掷铁饼技术》一文后,勾起了我多年收集的铁饼文献资料毁于十年动乱的遗憾,同时也鼓舞了我愿把尚能记忆的点滴提供出来,聊作《体育文史》的补遗。 一、关于《掷铁饼者》雕像问题 古代希腊著名雕塑师米隆创作的《掷铁饼者》的形像是古典式掷铁饼四个基本动作的第三个动作的姿势。  相似文献   

8.
对《中日大众体育的“时间差”》一文的讨论意见徐刚生看了《体育文史》杂志1995年第三、第四两期刊登的占元镇同志所写《中日大众体育的“时间差”》一文,有收获、有启发。我赞同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提出供作者和读者研究。一、把日本的《体...  相似文献   

9.
日前拜读了《体育教学》2006年第4期中的《信任背摔—引入体育教学的校本项目可行性探索》一文,笔者对文中的一些观点持不同意见,想以此文与张、卜两位教师及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校体育》2021,(9):15-17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创刊40周年之际,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篇纪念的文章,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应允了,心想就是再忙再累,这篇文章我也必须写——《中国学校体育》与我相伴相随了40年,在这本杂志中,不仅有我写下的百余篇文章,更有我满满的青春记忆和无尽的感动。30年前,《中国学校体育》(当时刊名还是《学校体育》)创刊10周年时,我参加了 "我与《学校体育》"的征文活动,撰写了《她引导我奔向那片田野》一文,并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  相似文献   

11.
从身体视角对体育教育进行重新审视,认为:身体是体育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物质载体、评判标准和考察指标。从健康角度看,体育教育体现出人类对抗身体的衰退而做出的自我调整;从教化角度看,体育教育是在改造身体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副产品";从快乐角度看,体育教育日益趋向于享受身体,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应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中小学新一轮课改的需求,在课程内容加以充实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重要指导作用。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增强体质为主,对精神明建设起积极作用;同时,它又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基础;而体育教师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06-07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健康目标,促进学校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程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小学“快乐体育” 的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斌 《体育学刊》2002,9(3):89-91
通过引入“快乐体育”教学思想,采取创建快乐体育园地、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等策略,全面改革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经实践后认为“快乐体育”教学是当前农村小学开展体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模式,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运动技能学习之关系、新型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之关系,学生的运动兴趣、三级课程管理、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对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疏导;分析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观点。提出:应正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坚定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与研究,结合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现状认为,现阶段的有关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缺乏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层面的指标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流畅状态与锻炼承诺的理论及两者在大众锻炼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认为流畅状态与锻炼承诺可以作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评价指标,两者可以反映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心理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突破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多方突破,表现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从"体质教育论"到"健康第一";课程目标从"目的任务"到"教学目标"、从一维生物观到三维体育观;体育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择从竞技运动项目到体育文化观;从单一体育教学模式到多模式体育教学;从"师道尊严"到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方法从"教法"到"学法";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学校体育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改革;从"体锻达标"到"健康达标"。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奥运舵手"所具备能力的分析,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忽略了与社会的衔接,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奥运舵手"即情商的五种能力是学生对社会可能做出的贡献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学模式应明确提出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奥运舵手"即情商的五种能力;评价体系应注重引导和加强对学生以后影响深远的"奥运舵手"所具备的五种能力,即情商的细化后分别评价。期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对身心健康的渴求,对养生、健身的需要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日益提高。体育养生秉承和谐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相和谐的整体健康,与"天人合一"思想结合,能使现代人达到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趋于完美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