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对话"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形态.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对"对话"内涵的不理解,导致一些无效的对话.本文从课堂对话的现状谈起,分析了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变现状的建议."对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自古希腊苏格拉底开始,对话就一直成为人们探索与生成  相似文献   

2.
王蕾 《生活教育》2012,(3):73-75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意味着教育在语言中,通过交往作用于师生的心灵,开掘着精神的生命。因此,对话就是教育存在的家园,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缘由聚焦]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日常人际关系。从政精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同时也成为一部分人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对话似乎已成为一种精神.而一个新的时代精神当然会对该时代的教育思想获得新的内涵起着巨大的作用,对话必然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对话教学正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新的教学精神,它极大地拓宽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  相似文献   

5.
“对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在教育领域表现为以“对话”为原则和手段的对话教学。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需要从教师、学生、环境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排除阻碍对话教学正确实施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教学这一深刻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的教学形态,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历史教学要贯彻新课程理念,从“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教学”是必然趋势.历史对话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主要有:重新构建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对话话题、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7.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合作、主动参与相联系。当人类文明进程的车轮开到了二十一世纪。“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领域。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许多方面发生质变.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对话教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其二,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第一层含义显而易见,第二层含义是指明对话教学的实质: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以人为本的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概念与要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对话教学的概念分析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 ,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 ,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 ,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 ,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具体来说 ,对话作为一种原则 ,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 ;对话作为一种策略 ,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即指通过敞开、接纳、…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该理念是以“对话理论”作为基础,包括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对话过程的“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过程的“教学对话理论”,在这个意义上,该理念是这二者的“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对话理论”,“感受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所在.  相似文献   

10.
创造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环境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原因有二,其一数学的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使数学的“对话”比较困难;其二从社会各界到学校领导、从教师到学生对于“数学对话教学”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的确,我们在三墼数学课堂上常常发现,虽然师生“对话”声此起彼伏,一阵接着一阵,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有效实施对话教学任重而道远。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对话’和‘独自’的相对性。每个对话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独白性(因为是一个主体的表述),而每个独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郝明君 《天中学刊》2006,21(1):127-129
与传统教学相对应,现代教学在本质观、师生观、教学观、价值观和知识观等方面发生系列变革。彰显了从“知识授受”到“师生理解”的对话教学本质观、从“主—客”关系到主体间性关系的对话教学师生观、从“传话”到“对话”的对话教学观、从工具性价值到生命意义诉求的对话教学价值观、从静态知识到动态知识的对话教学知识观。  相似文献   

12.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日常人际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同时也成为一部分人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对话似乎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当然会对该时代的教育思想获得新的内涵起着巨大的作用,对话必然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对话教学正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新的教学精神,它极大地拓宽了语教学的思维视野。《语课程标准》指出: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几乎霸占了学生的课堂语言权,掠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即使偶尔师生间进行对话,也仅仅是“老师问,学生答”,且对话内容基本上是教师圈定的标准答案。师生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传授者与接受者的主客体关系,师生间的对话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深入到彼此之间的精神领域。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对话,教学呼唤对话,政治课教学更须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创造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环境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原因有二,其一数学的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使数学的“对话”比较困难;其二从社会各界到学校领导、从教师到学生对于“数学对话教学”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的确,我们在三墼数学课堂上常常发现,虽然师生“对话”声此起彼伏,一阵接着一阵,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有效实施对话教学任重而道远。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对话’和‘独自’的相对性。每个对话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独白性(因为是一个主体的表述),而每个独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对话,  相似文献   

15.
陆春燕 《华章》2007,(5):45
无对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方武,从政治领域到教育领域,渗透在我们时代的发展的脉络中,对话的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演变成新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更体现了一种教学的艺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成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探究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对话教学以其民主,平等和和谐的方武与其不谋而和.  相似文献   

16.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创造的、生成的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因此,课堂上呼唤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对话”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形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对话情境、营建层次性对话系统、培养学生对话的“集体”环境等方式促进有效对话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学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过程。对话,不仅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一个新锐的理念,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付诸课堂实践的全新的教学行为和语文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间主体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这里面蕴含着语文教学对话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9.
张增田 《天中学刊》2006,21(1):130-132
对话品性是教学最原初的品质和性格,它包括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沟通、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以及教学过程中以一贯之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等。现实的教学却丢失或遮蔽了对话品性,给教学自身和学生都造成了伤害。教学的对话品性必须彰显。彰显了对话品性的教学更贴近人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教学领域的普遍实践,成为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0.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还具有社会和化的意义。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融合以及共生共荣的理想;对话作为关系思维的表征,既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各种本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