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界博览     
书界深情“回望鲁迅”今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出版界集中推出了一批鲁迅专题的新书,受到广泛关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回望鲁迅”系列图书,将差不多一个世纪里东西方文化人士描述和研究鲁迅的文字有选择地汇编在一套丛书里,使读者能更清晰地看到鲁迅在文化史上的巨大意义。郜元宝新著《鲁迅六讲》从“心学”角度研究鲁迅,别成一家之言。郑家健《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是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鲁迅解读丛书”之一。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了曾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王晓明教授的《无法直面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闻仲 《报刊之友》2002,(1):26-27
对化名人的介绍、追踪和研究,一直是报刊传媒和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年来更是热潮迭起,呈极盛之势。但笔从某些报刊发表的林林总总的章中,也察觉到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不时有人对鲁迅等化伟人“骨头里挑刺”,贬损嘲讽,肆意调侃,比如攻击鲁迅是“乌烟瘴气鸟导师““反动性不证自明”“几篇杂已没有什么看头”等等:另一方面有些人在他们的童中对胡适等人则隐恶杨善,  相似文献   

3.
从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六年,鲁迅先生编辑出版了一套关于文学和美术的小丛书,这就是“文艺连丛”。因为它“小”——品种少、印数少,所以不大为人所知,而且留存于世的书籍,为数甚少,在不少国内知名的藏书家手中,恐怕都没有这种书。但是,做为出版史料,我却认为值得一提,因为它是当年鲁迅先生精心编辑的一套小书,译本可靠,图文并茂,是出版界出版书籍的范本。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约定的编辑,是肯负责任的编辑;所收的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有家报纸发表了于宗瀚《<鲁迅译文集>再版无必要》一文,文章作者断言“在鲁迅的全部文学业绩中,译文部分是差的”,“他的译笔十分不畅,读起来是很吃力的”,“他的译文水平未必比得上今日大学外语系的学生。”文章作者还妄加评论地说,“鲁迅先生的译著是从来不为民众所接受的”,“是没有研究价值的”,“今日的外国文学研究者们有谁会去参考那些文笔也不通顺的资料呢?!” 此文发表后,立即引起此间出版界人士和鲁迅研究工作者的忿忿不平,认为这是一篇以“各抒己见”之名,行诋毁、贬损鲁迅之实的奇谈怪论。出版界有关人士指出,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举世公认、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岂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究竟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有的人解决了,有的人还没有解决。我想还得把鲁迅请出来解答。在出版界老前辈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里讲到他第一次见鲁迅时,在谈到出版编辑工作时鲁迅对他说:“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过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短短两句话就  相似文献   

6.
出版界是个什么样的行业?应不应当成为和许多别的行业一样的行业?鲁迅指出当时“上海的出版界糟极了……大印吊膀子的小说赚钱……上海到处是商人气……”马克思也说过:“作家当然必须赚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出版的最主要目的就在于不要成为一个行业。”“行业”,即各行各业的“行业”,即今日的“企业”。当时译作“行业”是因为当时词汇分工尚欠明确。今天,出版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业”呢?应当说是明确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这  相似文献   

7.
出版社要不要设置独立建制的校对专业机构,一直是出版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主张不设置校对专业机构的,有两种不同的理由:一种理由是“编校合一”,认为校对工作可以由编辑来完成;另一种理由是“校对工作社会化”,认为校对工作可以交给社会。这两种理由源于两个共同的认识误区:其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出版界出版的有关书、刊、报和音像方面的文字载体,林林总总,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今出版界的发展和繁荣景象。 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要把所有关于出版方面的报刊和图书都阅览似无可能。以笔者的拙见,我国出版界的载体有三大宝,一书一刊一报:《中国出版年鉴》、《新闻出版报》和《出版参考》。“三宝”到  相似文献   

9.
湖南出版界有两个人物闻名全国,一个是钟叔河,另一个是比钟叔河大三天的朱正。他们是《新湖南报》的同事,也是新闻干部训练班的同学,还是一起被打成“右派”的难友。更难解难分的是,钟叔河研究周作人,而朱正研究鲁迅,他们让周氏兄弟以另一种方式齐聚长沙城。  相似文献   

10.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出版界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的壮阔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出版走向“一带一路”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和难以预料的因素。展望未来,我国出版界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服从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主线,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磅礴伟力,谱写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鲁迅的语言和他运用语言的艺术。他的修辞手法,便是应当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致李桦》)又打比方说:“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做文章》)可见鲁迅是十分注意语言的修饰工夫的。这里试着谈谈鲁迅作品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中国现代文化史,为祖国的文化积累而献身的出版事业家是不乏其人的。且不说人人皆知的鲁迅、韬奋等革命先辈,就是一些私人出版商中也有憎恶把什么都商品化的“文学掮客”和“艺术商人”的人。偶读《郁达夫文集》,1935年3月,郁达夫在《现代》杂志上写过一篇《追怀洪雪帆先生》的文章。达走说洪是他在出版界认识的不少事业家之内,最值得称道的一位有崇高事业心的先生。洪雪帆原来是经营煤炭业的,后来是现代书局的老板。他有一段话,至今读来依然感人肺腑。洪对郁说:“我以后  相似文献   

13.
最近,灯下再读《集外集拾遗》,看到鲁迅先生写的两则广告,引起了一些感想。一则是《三闲书屋校印书籍》:“本书屋以一千现洋,三个有闲,虚心绍介诚实译作,重金礼聘校对老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所以对于读者,虽无什么奖金,但也决不欺骗的。”另一则是《文艺连丛——的开头和现在》:“投机的风气使出版界消失了有几分真为文艺尽力的人。即使偶然有,不久  相似文献   

14.
张伟 《军事记者》2006,(11):11-11
对亲历报道,不同媒体的记者或同一媒体的不同记者,采写出来的报道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其独特性。对于电视记者来说,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亲历”。下面结合我自己报道“神六”发射的经过,谈点这方面的体会。2005年“十一”长假还没有过完,我们中央电视台担负“神六”发射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便打起行李,前往大漠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往酒泉采访的各媒体记者,大多是从事军事报道的资深记者。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了“神一”到“神五”的宣传报道,可谓是对酒泉、对“神舟”了如指掌,但毕竟“神六”不是“神五”的…  相似文献   

15.
回望过去,有时不是一种纪念,看看当初的自己,也许更能坚定信念.2009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进入齐鲁晚报,成为一名记者.新闻系的学生和刚入行的记者,常会被问:“你有新闻理想吗?”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如今,还有多少人会坚定地回答“我的理想从未变过”.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的大炒大捧,曾使“××没商量”“××族”、“潇洒×××”这些虚虚实实的词头红遍神州,如今不知不觉中又出现了个报刊无处不“上帝”的新景观。笔者在饱尝过当“上帝”、陪“上帝”、“捧上帝”、读“上帝”的滋味之后,便不禁想发些感慨。 关于“上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有二:一是我国古代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二是指基督教所信奉的神。平心而论,西方人为何要把消费者尊为上帝,一时还难以理论;但是咱们中国来说,把消费者比作神却总有一种不知哪码对哪码的味道,因为中国人压根儿就不信神。所以,  相似文献   

17.
阅报,得知《四库全书》即将全部影印发行。这是今日出版界之一盛事,值得我们在大事记中记上一笔的。提到《四库全书》,就想起了鲁迅先生对此书的评论。他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他还把这同“明人好刻古书”、“今人标点古书”并列,说“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鲁迅的话是很激烈的。今天可能有人会认为他极左,但我觉得他讲的有道理。假如有这样一位自以为很高明的艺术家,他看见了一尊唐人雕塑的佛像,觉得不够美,于是拿起刀子在上面大刻一通,改变了佛像的原来面貌,我们是该赞扬他作了“艺术加工”,还是应该骂他破坏了文物?  相似文献   

18.
在台湾出版界,身兼作者及出版者两种身份的作家中,曹又方是其中佼佼者。台湾金石堂《出版情报》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称其为“生活的智慧家”、“杰出的出版家、作家”。曹又方著作等身,更因为《写给永恒的恋人》、《爱情EQ》等作品的畅销,博得“爱情女神化身”的美誉。曹又方从事出版工作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现任圆神、方智、先觉三家出版社社长。对一位出版者而言,  相似文献   

19.
讽刺,是杂文所特有的一种艺术特色。 什么是讽刺呢?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专门谈到这个问题: 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有意的偏要提出这等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在或一时代的社会里,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愈合于作讽刺。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  相似文献   

20.
鲁迅——鲁迅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他声讨“吃人的历史”,他痛打“落水狗”,“中国得人民,是常用自己的血,去洗权力者的手”一副永不妥协的样子。1926年的时候,陈西滢大骂鲁迅:“他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义,便捏造些事实。他是中国思想界的权威者,他没有一篇文章里不放冷箭,他常常无故骂人。” 李敖——“漫无心肝的中国知识分子,漫无心肝的日子太久了,实在应该认清自己,振作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