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虚实之间     
韩老师导语:虚与实之间,常常使人难以区分。有时在真实的事情中会给人以虚幻的感觉;而有时在虚幻中也会给人以真实的幻像。作者从大自然的现象中获得感受,提出了真实与虚幻的看法——站在一层层耸上天际的枫树下,旁边是整整齐齐的一排自行车。枫叶还是绿的,才新长出来,嫩得喜人。枝条却是出奇地柔,微风袭来,一上一下地颤动,拂着我的脸庞,将满树的新绿摇曳成迷迷茫茫、朦朦胧胧的一片。一时间,我竟以为自己是站在了虚与实、真与幻的交界处。枫树用小巴掌一般的叶子,不停地将我向虚无飘渺的境地拉去,扯去,我欣欣然地、不知身在何处地陶醉,却猛…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作品逼真,而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日新月异,甚至能让人不知道哪个是虚幻,哪个是真实。真有这么神奇吗?请看——虚幻的厨房镜子里的人是你,可你并不在镜子里。你面对镜子站在这一侧,正窥视虚幻世界的“那边”,而“那边”的“你”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设法让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17,(2):5-13
教育作为一种利用时空以促进人的成长的活动,尽管受时间和空间的支配与制约,然而也通过时空的建构而展现自己;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活动也会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对已经建构的教育时空进行重构,从而表征着某一阶段教育变革的完成。在当前,随着信息社会的逐渐到来,教育时空又将面临着重构的可能,而教育也就在这样的时空建构—重构—再重构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时空是学校教育无比珍贵的教育资源。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如何利用和拓展教育时空需要一种人文智慧,学校不应只使用教育时空,而更应思考创造教育时空。我们恰逢一个经济全球化、网络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开放的心态、多彩的知识与新颖的方法,也  相似文献   

5.
以幻写真     
本文阐释诗歌创作中以虚幻事物形象表现真实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法。列举时空、景物、史事、数量四端,说明诗人如何将客观事物加以心灵营造,使之虚化,乃至成为荒诞的心象,以表现主观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6.
分析小说《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时空反映客观时空的三种方式:真实地再现客观时空,反角度地表现客观时空,以时空体对位和多重对话的复调形式升华客观时空。探析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家肖洛霍夫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场所-一种对教育现象时空特性的尝试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现象具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性 :交互作用和连续性。针对这两个基本特性 ,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学和拓扑学的方法 ,对教育现象的时空特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文章分别探讨了生活时空、学习时空、工作时空和公众时空中教育场所的特性 ,在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学校及学校以外教育现象的时空特性方面 ,作出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以往学界少有从时空哲学的视角解读卡夫卡的作品,似乎很难定义卡夫卡的小说里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正是卡夫卡匠心独运之处。卡夫卡独树一帜的时空哲学赋予了叙事时间和空间新的内涵与形式,作品的时空在如迷宫般交织后充满了叙事张力,使小说充满了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对时间和空间的特殊处理成为表现“卡夫卡式”书写的主要叙事手段,卡夫卡叙而不议,观而不语,让读者在品读作品时将零星的碎片和静止的瞬间在头脑中重现,从而在看似随意和刻意疏忽的充满空位与悖谬的文本中,体会到作家内心深处理性的梦魇,这种矛盾、荒诞、梦境般的叙事,进一步折射出世界的虚幻和人类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文学语境中的时空关系是一种含蕴在文学话语线性流程中的可创性艺术时空,在文学作品的组织结构、叙事方法、表现力度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学语境中的时空关系包括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两个方面,有两种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底本时空和语本时空。语本时空常使底本时空发生变形,这些变形在文学创作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叙述结构和故事内容两个方面对翁贝托·埃科的第四本小说《波多里诺》进行阐释。在叙述结构上,两名叙述者的存在使得故事被分为两重叙述时空,在第一重叙述时空中从叙述者A到尼塞塔再到波多里诺的三重视角转换使得读者的怀疑被悬置,而第二重时空中波多里诺叙事主体这一身份的被剥夺则使得这一时空从自述变成加工过的"虚构"。而在内容处理上,夹在理性世界和"空白"世界之间的"真空"地带的存在使得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被混淆。这独特的"真空"结构打破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契约",破坏了读者在小说中寻求真实的努力,而这正是这本小说独特的文学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范莹芳 《海外英语》2013,(1):164-165
时空叙事是小说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创造中策略地运用各种独特手法。该文结合拼贴、并置、叙事蒙太奇手法探讨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时空叙事策略及效果,发现运用拼贴能够呈现纷乱错落的时空,将现实与虚幻、多重的结局并置能够打破了时空的连续性,运用叙事蒙太奇的手法可以扭曲了时空存在的维度,展现出世界的荒诞性。结合了各种手法的时空叙事策略使后现代小说的叙事达到非凡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任何小说都存在于时空之中,同时又要表现时空,这似乎是一个惯例。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其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独辟蹊径,采用追忆的方式表现时空,空间成了一块块碎片,而时间则被赋予了毁坏和拯救的双重力量,并且两者在追忆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特别是无意识记忆,从意识深处唤起既不可再现、客观上又无法逆转的时空,从而在心里上获得一种永恒的感觉,时间在空间里复活。  相似文献   

13.
说起德育,这是一个不敢让人轻视的话题。德育与智育有很大的区别。智育给人以知识,使人聪慧,而德育给人以理性,使人明智。以前一提到德育,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而现在的德育已经从那个狭小的空间拓展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正因为此,我们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一、德育是自由的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是凭空构建的,它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在悄悄地变化着。我们不能完全固守传统的德育,真实的德育应该是自由的,并且随着生活外延的逐渐扩大而不断延伸。“自由”绝对不是“放纵”,而是在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14.
整个世界是色彩的世界,科学研究发现色彩具有奇特的生物学效应:一、色彩的感观效应色彩的感观效应是指色彩能给人以温暖、轻重、胀缩、软硬等感觉,但色彩本身并无这些区别.例如:红、橙、黄色能给人以温暖感(人们称之为暖色或亮色),而绿、蓝、紫色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人们称之为冷色或暗色).由于人眼的光渗错觉,暖色或亮色能给人以膨胀的感觉,而冷色或暗色给人以收缩的感觉.我们在日常  相似文献   

15.
架空历史小说,是当下网络文学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类型。架空历史小说塑造出时空境象具有强烈的梦幻色彩。这里的时空是文本写作所借助的一个便于表情达意的时空环境,融合了作者内心对各种美好事物的欲求,融入当代人的观念和想象,消解了历史的沉重感,是现代人梦境的一种综合体现。总的来看,架空历史小说中所构造的时空大致可分为三类: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时空,完全虚拟的时空,以及不同性质时空之间的穿越。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作品中的美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根植于生活深处的真实美,一是滋生于观念和理想的虚幻美。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的散文无不洋溢着美感,而这种美感却是滋生于观念和理想的虚幻美。这一闪光点在他的代表作之一《荔枝蜜》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此散文处处都显现着一种奇特的幻觉与玄妙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时空隐喻是理解时间概念这一人们认知的基本范畴的一种主要方式,Lakoff将其分为自我移动隐喻和时间流动隐喻两个子类。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并结合英、汉两种语料,根据时间空间化的横向和纵向模式,提出了自我移动隐喻的"前/后"模式、以观察者为中心的时间流动隐喻的"前/后"模式、以事件先后顺序为中心的时间序列性隐喻等模式。由此进一步探讨英汉时空隐喻异同,认为英汉语中都存在自我移动隐喻及时间流动隐喻,但汉语时间认知偏向时间的序列性特征而英语侧重时间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喜欢唱歌是儿童的天性,而唱好歌则是儿童的渴望。然而,当今儿童的歌唱有两种状态,一是用纯净、优美、轻松的声音歌唱,给人以轻松自然的感觉;二是大声喊叫,喉音和混浊音参杂在一起,给人以声嘶力竭的感觉。儿童音乐教育,不仅要注意“唱什么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怎样唱歌”,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歌”。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时空是教育主体积极的时空存在。"内高生"作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要在一个新的教育时空中接受高中教育。就时间而言,作为处在特定时间段中的生命体,“成长”是其生命的基本价值;就空间而言,作为处在成长阶段中的人,“发展”成为其生命的内在追求。对于这个陌生而新奇的时空迁移,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必有成的美好期待,使得办班学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活动中更具时空优势。  相似文献   

20.
谢尔盖·多纳托维奇·多甫拉托夫的中篇小说《手艺活》是一部基于作者生平经历而创作的伪纪实主义作品。小说中设置了两个平行并置的时空,即以列宁格勒为中心的"苏联时空"和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时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苏联和美国两种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的城市生活图景。苏联时空是多甫拉托夫对"自由在何处"的追问,而美国时空则是对追问的回答,作家通过"问—答"对话模式的构建来表现人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下对自由不断求索的生命体验,揭示自由的本质和人之忧郁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