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2016,(7)
目前,全国手机报用户总数超过3亿,“一省一报(端)”用户超过2亿,涌现出一批千万级用户的手机报新媒体,其中四川手机报用户6800万. 2016年7月12日,中央网信办在成都召开全国手机报新媒体发展推进现场会.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手机报新媒体建设取得的成绩经验,分析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进一步推动手机报新媒体创新发展的任务措施.  相似文献   

2.
傅晓茹 《东南传播》2012,(4):104-106
当前手机媒体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手机报成为手机媒体用户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媒体。但是,手机报新闻发展还不成熟,随着手机报用户的与日俱增,提高手机报新闻的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以《新闻早晚报》为例,采取抽样对比的方法,对手机报新闻与传统报纸新闻进行文本分析,试图探讨如何改进手机新闻的写作和构思,提高手机新闻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3.
手机报作为手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发展速度迅猛.从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起,手机报就显出强大的生命力.2005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达到100万;2007年底,这一数字超过3000万;而到2009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已达到1.5亿,付费用户达7000万.  相似文献   

4.
手机报发展前景预测 1.3G时代对手机报的影响 在3G时代手机报的用户中,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使用手机报,但3G依然会抢占手机报的部分市场.同时,在3G时代,伴随着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手机阅读习惯的形成将为手机报保持更多的老用户,也会抢占一部分用户.但是,就像网络时代的报纸,虽然互联网可以提供无限多的新闻,但人们更加偏向于经过整理的新闻和经过过滤的信息,因此,手机报这种经过筛选的信息也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市场.  相似文献   

5.
3G牌照发放后,手机媒体的发展再一次成为传媒行业关注的焦点,也预示着媒介竞争已经从传统媒介之间的竞争转向多媒体竞争,尤其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报业之争也从纸质走向电子介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手机报的方式,超过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使用比较方便,手机报的业务普及率已达39.6%。对于手机报的重要性判断中,有近67.6%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而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可以看出,手机报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显现出未来巨大的价值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手机报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12月,我国手机报业务普及率已经达39.6%.在对手机报的重要陛判断中,有近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纸质报纸同样重要,有4.3%用户认为手机报在未来将取代报纸.  相似文献   

7.
<正>3G牌照发放后,手机媒体的发展再一次成为传媒行业关注的焦点,也预示着媒介竞争已经从传统媒介之间的竞争转向多媒体竞争,尤其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报业之争也从纸质走向电子介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手机报的方式,超过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使用比较方便,手机报的业务普及率已达39.6%。对于手机报的重要性判断中,有近67.6%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而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可以看出,手机报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显现出未来巨大的价值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手机报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秦萍 《新闻爱好者》2006,(12):20-21
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该报也成为我国内地第一份手机报。2005年5月17日,由浙报集团、浙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浙江在线联手打造的我国内地第一份省级手机报——浙江手机报正式开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闻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继网络新闻的蓬勃发展之后,目前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正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并有望成为下一步资讯发展的新宠。何为手机报?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是手机报在中国发展的第10个年头。从2004年《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始,全国各省市相继推出各类手机报多达1800多种,尽管种类众多却鲜有做大做强者。如何发展手机报用户?如何稳定手机报用户?是手机报从业人员需要积极思索的问题.亦是本文探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在北京、上海、宁波三地进行的手机报用户焦点群体访谈资料的分析,针对手机报的采用、评价、建议等方面的问题,较为深入地了解受众的相关需求和意见;为推进手机报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1.
3G网络的广泛应用,给手机报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是手机报在内容方面的表现却明显滞后于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因此改进传统纸媒的经营理念,使子媒体手机报的内容选取和生产与用户的有效需求进行对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3G时代悄然而至的今天,手机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各类手机报已突破300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中39.6%订阅手机报,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重视程度好于手机小说,手机视频等业务.具有便携性好、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的手机报,在经历了近5年的起步发展阶段后,已进入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3.
李晋生 《青年记者》2012,(17):66-67
手机报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媒介,由媒体和网络运营商等合作开发的一项为用户提供及时资讯的电信增值业务,被誉为“拇指媒体”和“影子媒体”.按其呈现形式,主要有短信版、彩信版、Wap网站版、IVR语音版和客户端软件版等5种.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是彩信手机报. 由于内容同质化、信息量有限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手机报在发展中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导致用户黏度较低,退订率高.  相似文献   

14.
匡文波 《传媒》2006,(9):50-51
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目前,手机报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第一种类型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第二种类型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目前国内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日本十分盛行.有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手机报纸应该是网络报纸的延伸,正与日本I-mode手机报纸一样.  相似文献   

15.
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在这四大媒体之后,"第五媒体"成为手机的代名词.几年来,国内的手机报遍地开花,2007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沂蒙晚报>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沂蒙手机报;2008年<临沂日报>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合作分别推出了临沂速读与灵通报,据不完全统计,这3份手机报的订阅用户已达近20万户.  相似文献   

16.
手机报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靠下指标,营销模式单一 目前,手机报营销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运营商运用自身资源推动发展.例如,运营商对各省下达考核指标,省公司再向各市加压.这些营销方式的弊端已初露端倪,大量被"圈进来"和被"绑进来"的用户到期后不再额外花钱订阅,用户流失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7.
手机报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终端,从而满足手机报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何改进现存手机报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报新媒体的优势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创     
《青年记者》2010,(8):2-3
新华社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世博手机报》 4月3日,新华社与中国移动通联合推出《世博手机报》.全国4000万中国移动用户成为首批读者。  相似文献   

19.
新兴传媒     
《传媒》2009,(5)
手机报用户今年将达8000万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整体(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乃至地市级报社)已推出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种。据业内预测,随着合理、稳定、完整的手机报价值链形成,加上三大运营商业务格局的明晰,到2009年底,中国手机报业态将超过2亿元的规模,其中付费用户将在2008年5000万用户的基础上,激增60%,达到8000万,持续成为新媒体消费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韩冰 《青年记者》2008,(8):44-45
虽然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早在2001年已经问世,但当时的手机报更像是手机短信的一种加强版,影响力有限.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手机报的发展才呈现出上升势头.进入2007年后,一系列内外因素的改变,使手机报的发展蔚为壮观,成为报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