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美国互联网的业务收入也开始下降.2008年,美国在线广告市场增幅由2007年的25.6%下降到17.4%.市场研究组织eMarketer预测,2009年增幅将下降为14.5%.为应对金融危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雅虎、eBay、谷歌等纷纷以裁员、减薪等措施来应对金融风暴.然而,在美国在线视频网站普遍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在线视频广告市场却出现一个最大的赢家,它适应了企业寻求更便宜和更精准的方式来推广他们产品的需要,它就是YouTube.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把2005年YouTube在美国的崛起定为视频分享的开端,那么我们可以把2006年称作中国网络视频的元年。这一年,国内众多的网络媒体纷纷开通视频网站。去年10月9日,Google斥资16.5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网络视频网站YouTube,将其在视频市场的份额由10%一下提升至  相似文献   

3.
王学成  颜娟 《视听界》2012,(3):38-42
2006年,美国YouTube视频网站依靠用户自传内容迅速发展,被Google以16.5亿美元高价收购,创造了视频网站的成功运营模式。随后,该模式被中国同行迅速复制,涌现了大量如土豆、  相似文献   

4.
盲目跟风没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分享网站在2006前后一年的时间里涌现出数百家,动力源于美国一家叫YouTube的网站.YouTube作为视频分享的典型代表,其内容来自于用户上传的视频(所谓UGC),是一种用户到用户的服务方式(C2C),网站成为服务平台,与之前由网站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方式(B2C)相比,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它能够聚集广大用户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业界,200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视频元年。在Google公司以16亿美元收购YouTube商业神话的推动下,国内视频网站在风险投资的刺激下,开始大批上马。从2003年起视频网站的数量也由早前30余家激增至200余家。  相似文献   

6.
在业界,200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视频元年。在Google公司以16亿美元收购YouTube商业神话的推动下,国内视频网站在风险投资的刺激下,开始大批上马。从2003年起视频网站的数量也由早前30余家激增至200余家。  相似文献   

7.
随着视频网站影视内容同质化的态势日趋严重,自制内容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差异化竞争角逐的焦点.扶持业余的内容生产商、转型成为专业或者半职业化的视频制造商成为在线视频网站发展的可能战略路径.通过分析YouTube和搜狐视频的节目生产机制创新案例,提出了社交媒体时代视频节目机制创新的3个命题.  相似文献   

8.
张敏  黄喆 《网络传播》2007,(3):60-61
土豆网的融资成功预示着网络视频浪花的诞生,2006年岁末,Goole用16.5亿并购了美国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的消息传到岸边之后,开始有人预言,互联网的下一次机会在于视频。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上线运行到现在,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YouTube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每天吸引的浏览量超过1亿人次,两年时间拥有多达4000万段视频.  相似文献   

10.
韦文杰  黎书 《传媒》2019,(9):62-64
在5G技术赋能网络视频发展、重塑产业生态的时代,国内三大视频网站爱奇艺、腾讯和优酷都尚未实现盈利,纷纷亏损。而与此同时,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视频类网站,YouTube却在加强原创内容竞争的同时,受竞争驱动、资本惯习、趋势变革等因素的影响,改变目前网站的会员付费盈利模式,回归传统的免费应用,实施广告盈利模式,突破了现有会员付费盈利模式营收增长乏力的瓶颈,实现2018年全球营收204亿美元、与2017年全球营收150亿美元相比,增加了54亿美元,具有典型性和实践意义,能够为国内视频网站会员付费盈利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玩转视频     
前不久互联网搜索巨擎Google和网络视频新贵YouTube传出消息。Google计划以大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目前双方正在谈判中。16亿美元.对于YouTube这样的新兴网站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实际上,这一数目也是Google自2001年以来收购金额的总和。那么.是什么诱惑着搜索巨擎Google甘愿掏出这么一大笔钱,抢着想把YouTube娶回家去?正是网络视频,Google是想借助YouTube的在视频共享上的出以表现,强化自身的视频搜索产品线。Google已经预见在互联网上视频广告将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视频网站热潮下的思考——以YouTube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青年记者》2007,(2):68-69
2006年被称为视频元年。视频网站在国外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以美国YouTube为典型。2006年10月,Google 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再次引发轰动。媒介传播形态是指媒介在完成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包括媒介的历史地位、其外部形态(表现)、内部结构(所使用的传播符号)、媒介的传播状态、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媒介功能、特征和发展趋势。笔以YouTube为例,通过分析该网站媒介传播形态特点,希望给正蓬勃发展的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以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汤莉萍 《视听界》2006,(6):92-95
播客是最热门的网络媒体之一。国内P S P(播客服务提供商,全称是PodcastingServiceProvider)由于带宽窄、模式单一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站发展和经营都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尚未赢利。本文拟以美国加州SanMateo公司的YouTube网站为个案,分析PSP网站的发展和经营模式,为国内播客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2005年2月,YouTube网站创建,是典型的P S P网站。2006年6月,YouTube网站市场价值已超过10亿美元,居全球PSP网站第一,其市场份额远超过四大门户网站(Yahoo!、微软MSN、Google和AOL)视频份额的总和。截至8月28日,YouTube网站在全…  相似文献   

14.
寰球传媒     
美国:Discovery YouTube合作视频近日,Discovery传播公司和视频网站YouTube联合宣布:正式开播九个YouTube频道,专门展映来自Discovery旗下世界级电视网品牌的精彩视频集锦。Discovery传播公司将为YouTube社区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推出一系列针对国际频道的节目,为世界各地的特定地区提供本土化的母语内容。  相似文献   

15.
想必大家都知道。前不久互联网搜索巨擎Google和网络视频新贵YouTube传出消息。Google计划以大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目前双方正在谈判中。16亿美元,对于YouTube这样的新兴网站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实际上,这一数目也是Google自2001年以来收购金额的总和。那么,是什么诱惑着搜索巨擎Google甘愿掏出这么一大笔钱,抢着想:}BYouTube娶回家去?正是网络视频,Google是想借助YouTube的在视频共享上的出色表现,强化自身的视频搜索产品线。Google已经预见在互联网上视频广告将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医在海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挑战,而YouTube作为规模和流量都居于全球领先水平的自媒体平台,对视频网站的信息传播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YouTube网站中的中医视频,考察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在内的中医视频传播形态和机制,分析中医在该网站上的传播效果,从而为提升中医在海外的自媒体传播效果提供优化对策支撑。  相似文献   

17.
颜华 《网络传播》2010,(9):70-70
自从Google在YouTube身上投资16.5亿美元之后,国内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已成为继音乐、即时通信之后的第三大互联网应用。然而,从2006年优酷CEO古永锵提出“网络视频元年”开始,网络视频行业经历了从2007年的快速崛起,到2008年的“视频牌照”风波,再到2009年的金融风暴,巅峰时近300家的网络视频网站目前只剩下优酷等极少的几家还在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8.
我国视频网站运营困局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YouTube为代表的国外视频网站的成功运营刺激了国内视频网站的发展,然而,国内视频网站在发展中却面临着操作界面雷同、经营理念缺乏创新等难题。本文从大传媒格局出发,借鉴YouTube成功精髓,结合长尾理论,从盈利模式、资源整合等角度对此难题进行探析,力图为破解国内视频网站运营困局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优质内容一直是视频网站吸引广告主和用户的必要保障。近两年,水涨船高的影视剧版权价格和普遍的内容同质化,让走综合路线、Hulu模式而依赖购买影视剧版权吸引用户的视频网站开始寻找解决之道,一时间视频网站自制内容遍地开花。但自制节目并不意味着短期内能解决视频网站成本高居不下、内容同质化的现状。视频网站做自制节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准节目内容和节目受众的定位,同时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三驾马车,驱战56出品对于专注YouTube模式、以UGC为核心竞争力的56网而言,在视频网站纷纷大举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澳大利亚政府要求Google公司自动对其YouTube视频网站内容进行审查,清除那些澳政府认为破坏社会稳定,有损于其国家安全等的内容,此举遭到了Google方面的强烈反对.Google公司以尊重新闻自由为由拒绝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