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9年上半年起,华东师大在87级本科生中首次全面试行副修制,并颁发了《副修制试行条例》。所谓副修制,就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允许他们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加修另一专业的若干门规定课程,在主修专业规定的学习年限(四年)里,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要求,以成为具有双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据我们调查所知,在试行前各年级学生,尤其是一些“长线”专业的学生要求副修的愿望十分强烈,许多同学出于对毕业后出路的考虑,早就希望学校提供学习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 1988年至1989学年第二学期,我校经过两年的试点和筹备,在全校1987级全面试行副修专业制。我校副修专业制规定:在办好主修专业的同时,开办副修专业,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允许他们加修一门副修专业,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限内完成主、副修两个专业的学习任务,成为具有双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开设副修专业,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酝酿,是在调查分析社会需求、中学教改形势、学生就业情况及学校办学条件之后,又通过试点,才全面试行的。一年多来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步发展、完善了副修专业的管理制度,并对学生学习情况作了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就我校副修工作与我们对它的认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原则、素质目标、课程结构体系等问题。并以池州学院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教育的预备教师,他们应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门学科素质、教育素质;其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体现"三性"即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基础教育特性;构建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三大类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制化学专业主副修教学计划(试行)》中明确规定:“师专化学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初级中学化学、生物教师。”师专化学系专业课程中无机化学是第一门课程,它既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又是作为一名合格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掌握好的第一门专业课。无机化学教学如何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在其教学活动中从一个侧面加以体现,使大一学生一开始就受到成为一名合格初中化学教师的熏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中等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不仅是基础教育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职业教育观"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后在初高中教育阶段实施职业预备教育的实践探索过程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在普通初高中教育阶段实施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指导的内在规律,为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和生涯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处于探索阶段,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课程鉴定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借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称评定制度,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区分出四类对象,同时针对不同类别教师教育对象提出课程设置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师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师专院校应努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实施,培养有师魂、有底蕴、有特长、能创新的基础教育新师资。  相似文献   

8.
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 ,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的初中和小学设置“综合课程”。虽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综合课程”改革在浙江、上海等省市已经进行了 1 0多年 ,但至今没有培养“综合课程”的教师 ,仍然由分科专业培养的教师担任“综合课程”的教学。为适应这一要求 ,怀化师专从 1 997年开始进行“师专综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以下简称师专“综合专业”)的教学改革 ,重新审视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取得了阶段性的教学改革成果 ,在实践中初…  相似文献   

9.
试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科学课师资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红 《教育探索》2003,(11):99-1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师专面向基础教育需要,打造综合理科教育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科学课师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唐山市所辖县(市)的农村初中教师分层抽样进行调查,重点分析了师专生从师素质不足的原因,对师专教育教学改革从提高生源素质、变二年学制为“2 1”学制、专业课与教育学科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活动实施“四个工程”的教育与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名著阅读量远未达到国家要求,进入中文专业学习前的阅读储备非常欠缺;进入专业学习后,学生阅读活动听从课程学习和教师教学进度的指挥;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的阅读则明显具有凭兴趣阅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解决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课程建构理念,研制出一个具有模块化、选择性、灵活性等特征的全新课程框架.《标准》实施十年,规范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调整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推进了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创新.在新的发展阶段,《标准》面临着如何与其他相关标准有机衔接、如何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完善等问题;基于《标准》的课程创新也面临着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如何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术研究、如何加强课程创新的制度保障等一系列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捷克斯洛伐克的教育可分成如下阶段:幼儿园(6岁以下)、基础教育(7~15岁)、中等教育(16~20岁)和高等教育。其中,基础教育分两个阶段,前六年为第一阶段,后二年为第二阶段,开始开设一些选修课,如俄语会话。基础教育八年和中等教育的前二年属十年义务教育阶段,完成了中等教育的前二年的学习后,继续学习某些课程  相似文献   

14.
孙霜 《教书育人》2013,(27):92-93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本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可谓硕果累累。随着生本教育实验的开展与推广,高师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改革。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淄博师专)作为一所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实施生本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名著阅读量远未达到国家要求,进入中文专业学习前的阅读储备非常欠缺;而进入专业学习后,学生阅读活动听从课程学习和教师教学进度的指挥。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的阅读则明显具有凭兴趣和偶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科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入手,指出了基础教育科学类课程的改革对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养的挑战,讨论了合理构建“科学教育”专业师资的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并以副修专科教育为例提出了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7.
2+1主辅修制度是根据当前江苏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和师专教育的实际情况所提出来的师专教学制度的一种改革方案;是我省师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端正“师专教育应主要面向农村,主要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的结果。为了使这种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在设计具体方案时正确处理好主修与辅修、需要与可能、高教性与师范性等几个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师专历史专业教学创新是历史专业学生是否适应将来的教学任务,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关键。师专历史专业教学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二是改变教学方法;三是专业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教育管理与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不断涌现:教育行政的松绑放权与科学决策问题、学校发展自省与自律机制的建立问题、教师培训与日常繁琐的工作时间安排问题、教研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正在成为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面对前进中的困难,从事课程改革工作一线的学校领导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以夯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证新课改工作的稳步推进。一、坚持课程改革决心不动摇,巩固和发展业已取得的课改成果(一)进一步认识课程改革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变师范教师教育,教师教育需要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考虑教师教育专业的边际或双专业性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把普通文化知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基本结构,并逐步把定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开放型课程模式,实现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为我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