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陆键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春节期间,宅居抗疫,生活节奏放慢了,刚好有机会补看了一些平时没空细读的书。其中有一本是陆键东写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与初版相比,这次修订版的内容有所增补和勘误,让我动了再读一遍的念头。其实,这本书20多年前我就读过,那种读书的场景至今都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资讯     
《出版广角》2013,(23):94-96
[评刊]寻找独属于自己的风格文/宫立文学研究者吕叔湘先生曾说:"《读书》有《读书》的风格,这就不容易。很多杂志没有自己的风格,什么是《读书》的风格?正面说不好,可以从反面说,就是‘不庸俗’……可是‘不庸俗’要自然形成,不可立意求‘不庸俗’。那样就会矜持,就会刻意求工、求高、求深,就会流于晦涩。"我想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的《出版广角》也不例外,也应当思考是否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如何才能"不庸俗"。  相似文献   

3.
生活·读书·新知书店合并成立60周年之际,约请她的骨干作者和出版同人撰稿而结集成书的《我与三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六十周年纪念集》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原因在于三联的出版文化是令人难忘的。说到三联的出版文化,不能不提到当年创办生活书店和《大众生活》周刊等多种刊物的邹韬奋先生。和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一样,邹韬奋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说起来,  相似文献   

4.
三联书店出版杨振宁夫妇合作文集《曙光集》本刊讯(记者韩阳)1月6日,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举办的"《曙光集》新书发布会"上,作为该书作者和编译者的杨振宁和翁帆,成为会上最引人注  相似文献   

5.
孙德宏:《工人日报》社长、总编辑;美学专业博士.作为一张主流大报的社长、总编辑,他不又重新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学位,而且出版了一本学术价值颇大的专著.对这本由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出版、名为《新闻的审美传播》的专著,其实,业界不少人都很好奇:作为一线的实践者和管理者,为什么要去做看上去有点儿不着边际的"美学研究"?"新闻"与"审美"扭在一起,是不是"乱点鸳鸯谱"?理论研究究竟给这位业界老总的"本职工作"怎样的指导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戴文葆(1923~2008)先生从15岁起便开始接触报纸编辑业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编辑、出版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书籍,如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高名凯的《语言与思维》、陈登原的《国史旧闻》等.他还参加了《世界知识年鉴》的设计与定稿,协助范长江编辑了《韬奋文集》,为吴晗整理了约三百万字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改编和校勘了《谭嗣同全集》 (增订本),编辑了《严复集》等.戴文葆自早年踏人编辑这个领域,其后便将自己一生所有的才智、心血、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编辑这个传播人类文明、传承文化的事业中,并自始至终以自己是一名编辑而骄傲和自豪.桂晓风先生在《怀念戴文葆同志》一文中说:"戴文葆先生在许多讲话和文章中,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都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编辑,认为当编辑是人生有幸."  相似文献   

7.
敦煌文献屡遭劫难,陈垣将劫余部分进行整理,完成了《敦煌劫余录》,经傅斯年襄助出版,陈寅恪在序言中高度评价该书的史学价值,并借此提出"敦煌学"这一命题,有力地促进了敦煌研究的深入发展。围绕该书出版链接了陈垣、傅斯年、陈寅恪等史学大师,他们"联袂"谱写了出版史上一段有些沉重的佳话,彰显了大师们强烈的民族意识、非凡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学人情谊。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8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历史题材图文书《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这是一本独特的图文书,以少有的第三方观察角度来呈现120年前西方媒体对于甲午战争的关注和报道。这些图片就像一面镜子,忠实地映照出百年前那段沧桑历史。"8月23日,《北京青年报》在其专题版对该书如此评价。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北京电台、新浪网历史频道、财新网、《文汇报》等16家媒体  相似文献   

9.
《一代才子钱锺书》,汤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史家陈寅恪传》,汪荣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近日先后读了两本传记,《一代才子钱锺书》和《史家陈寅恪传》。对于钱锺书的生平大概说得上是世人皆知,杨绛的《记钱锺书与<围城>》、《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等多有涉及,然而杨绛的文字虽然才情俱备,却不能算是严格的传记。正儿八经的传记,十多年前就有了  相似文献   

10.
首先声明,笔者不是鲁迅和陈寅恪的研究者,只是出于对两位大师的敬仰,有兴趣关注他们的逸事,缘起是在《学林散叶》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则记载: “鲁迅1915年4月6日日记有:‘赠陈寅恪《域外小说》第一、第二集。’但陈向来不谈及此事。他说,鲁迅名气大,谈这些会有攀附之嫌。” 寥寥数语,使我恨不知之详,遂生考证一番之念。然而我既缺考据之学问,也乏考究之资料,所以又不是考证,随笔而已—— 首先翻《鲁迅全集·日记》,以求验证,见“乙卯日记”1915年4月6日果记有此事,但鲁迅赠陈寅恪的书不是两本,而是三本,原文是:“赠陈寅恪《域外小说》集第一、第二集,《炭画》各一册,齐寿山《炭画》一册。”(按:古汉语“或,邦也。”即“域”,不是鲁迅笔误)。于是,问题来了,鲁迅与陈寅恪有多大交情,同是赠书,为什么赠齐寿山一册,却一次赠陈寅恪三册(《域外小说集》是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用文言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集,《炭画》则为周作人译的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中篇小说),鲁迅何以如此厚待陈寅恪?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讲题《阅读的力量》,来自一副我比较喜欢的翁同龢写的对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也就是说,读书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推广"新教育实验",在我最近出版的《新教育阅读观》  相似文献   

12.
陈寅恪先生的诗,不但为读者所喜爱,而且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所以《陈寅恪诗集》的出版,是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前几年就听说出版了,但多次去书店竟未见到,今终于买到一本,始知该书是清华大学汉学研究所主编的《清华文丛》之一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第三次...  相似文献   

13.
特色书评     
《德意志制造》李蕙蓁谢统胜/著定价:58.00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2月"现代主义的原型、便利生活的创造者",这是对有着悠久设计历史和优良工艺传统的"德意志制造"的经典概括。姑且不论莱  相似文献   

14.
范用先生编了一本《爱看书的广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平常也喜欢看书的广告,所以有不少体会。  相似文献   

15.
李昕 《中国出版》2012,(5):48-50
如何做一个好编辑?相信这是所有编辑都关注的一个话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告诉大家:"真正做一个好编辑,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从本期起,本刊将在《媒介文化》栏目陆续刊发他的3篇文章——《编辑的基本功:专业训练和人文修养》、《编辑的悟性:书感》和《职业敏感:编辑的见识和眼光》,愿此系列文章对业内同仁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4月23日,在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第八届文津图书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再获殊荣,《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获第八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社科类图书首奖,《画家生涯》《暴风雨的记忆》《傅斯年》《梅雨怪2》四本图书获得文津奖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因国学研究的兴起,振废起衰,有关陈寅恪先生的学术与思想,已经是很隆重的话题。评介与讨论的文章,一时难于偻指。但到目前为止,长篇的专著和评传,只有汪荣祖先生这一本。 这是本旧著。原名《史家陈寅恪》,1976年由香港波文书局初版。后台湾经联出版公司又出了新写本,在初版本上增加了八万字。这次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编辑《国学大师丛书》,该书又列入其中,更名作《陈寅恪评传》。  相似文献   

18.
书情书讯     
三联书店出版聂华苓回忆录本刊讯(记者韩阳)近日,旅美女作家聂华苓女士的回忆录《三生影像》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全书以旧作《三生三世》为底本,增加大幅内容,编排也全面改动,并收录280多张珍贵的人物照片,每张照片均配有详细注解,更全面生动地展现了聂华苓女士"仿佛活了三辈子"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作者:【美】尼古拉斯·拉迪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39元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面对的是恢复经济平衡的紧迫任务,中国也不例外。为此,中国要实现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型所需的是金融和货币改革。《罗素:所有哲学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20.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散原老人忧愤绝食而死。陈寅恪在匆忙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携带家眷仓皇逃离北平。对于当时的情境,陈寅恪夫人唐癸在《避寇拾零》里有所记录:"我和寅恪各抓紧一个大小孩(流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