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教育存在八大困境:语文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而智慧是难以传授的;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智能势差急剧递减,渐趋于无;高中教育,不少学生的智商和语文智能可能已经高于教师;高中语文是一门偏向学生自我修习的学科,“教”的价值有限;教学应是教学生学,但教“书”容易教“学”难;语文教材“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分离甚至错位,给教学带来很大困扰;语文教学效能呈现不断衰减的态势;高中语文学习应指向深度学习,但目前的教学多流于浅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教”与“学”的关系生活的外延即是语文教学的外延。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把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引入语文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要把知识讲活、用活,多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例如笔者曾把“广告”列入了应用文写作中,让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学》一书将出版,编者让我写篇序。关于语文教育的问题,理论的,实践的,这本书里都有了全面的详尽的论述;这些论述,卷首的《前言》又作了概括。写序没有多少可写的了。我就语文教育与语文发展这个问题说几点意见,向编者和读者请教。算是代序吧。课程里设置语文这个学科,为的是教学生学语文。当然,语文教育之中还有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美育等等,可是这些都在“之中”,而不在“之外”。这个学科的内容仍然是语文。怎么教学生学语文,加以研究,研究得出成果,于是有语文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是语文和教育这两个门类的科学有关部分的融合。其中,语文这个门类的是根据,居于主要的方面。怎么教取决于教什么。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也主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是思维的工具,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由此可她,提高人格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笔者进行了下列四个方面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也主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是思维的工具,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由此可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语文兴趣在于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怎样教学语文?”这是从教三十多年来,严华银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所有有追求的语文人必须面对和必须回答的本源性问题。“语文是什么”,是对语文的本质的思考;“语文教什么”,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探索;而“怎样教学语文”,则要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怎样学语文,二是怎样教学生学语文,三是怎样教语文。与众多语文教育大家一样,严华银从语文的本源性问题出发,在思考和探索中,发现语文教学的奥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蒋秋红 《教师》2010,(30):89-90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听话、阅读、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南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改变这个现状,任课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教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论享受语文     
学语文是一种享受,传统语文只教学生苦读,得到语文,不教学生乐读,享受语文,是一种片面的语文教育,所以遭致”少、慢、差、废”的责难。怎样享受语文呢?  相似文献   

10.
在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觉得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达到“教会学生学语文”的目的。有些学生读到初二初三,甚至有些高中学生还问:“语文学什么?”“语文怎么学?从哪里下手?”这里实际显示出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语文学科内容庞杂、广泛,学习过程漫长,不能立竿见影,单靠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学不好语文,只学语文而不学其他学科也学不好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语文教活,始终把一教会学生学语文”当…  相似文献   

11.
顾黄初先生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一文中从“文”和“言”的分合、“文”和“道”的分合、“文”和“知”的分合、“教”和“学”的分合、“教”和“研”的分合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考察,这一思路为我们考察语文难教的原因提供了重要借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师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三者间具有密切联系,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杨应学 《陕西教育》2011,(12):43-43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语文难教”又是困扰不少语文教师的大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在愉快之中乐学、会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语文教学究竟怎么了?古人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只有“善教”才有“乐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强调实践性、培养动手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造成中学生语文状态低迷的原因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忽视了学习者生命活力的涌动与成长 ;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剥夺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自由和欢乐 ;重教轻学 ,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重教轻学 ,理性化、教条化的教学 ,抹杀了语文本身诱人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状态应做到 :构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认知结构 ,加强学习策略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6.
语文高效的出路在哪里?撇开应试教育的负效应不谈,能否从语文教学本身找到问题的症结?经过对自己和同行教学实践的反思,我以为什么时候“教”与“学”接轨了,教师教得符合规律了,学生学得主动灵活了,什么时候就呈高功效;反之,则为低功效甚至无功效:从现象中可分析出如下规律:语文教学要求得高效,教与学必须接轨,必须做到“科学地教学生学,教学生科学地学”,这里的“科学”意指“合乎科学的.合乎规律的”。本文仅就“科学地教学生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改的尝试中,我喜欢博采兼蓄老师们成功的经验,更愿意探新求异,磨炼自己不断进取的意志。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学走当前语文教改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从语文教学全过程来看,学生始终是主体,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而是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会学”。我是以“训练学生学会‘比较’”为突破口,开始摸索怎样教学生会学的。三年前,我接受了部颁重点中学语文新教材的试教任务。教学中,我首先从改进教法入手,利用新教材“比较”教学因素比较多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先学后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然后探究了“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最后提出了“先学后教”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首先应当教学生学会做人。语文要教学生学会识“道”,高考要能引导学生学做人。高考语文考“文化经典”、“文学名著”,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做人”根本。  相似文献   

20.
论享受语文     
学语文是一种享受,传统语文只教学生苦读,得到语文,不教学生乐读,享受语文,是一种片面的语文教育,所以遭致“少、慢、差、废”的责难。怎样享受语文呢?一、情感,“天鹅、梭子鱼和虾”语文是什么?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下了定论,事实上,语文是情、意、形的集合体,这个“情”指思想感情;“意”指意思,即表达的内容;“形”指语言文字表达形式。“语”和“文”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语文的“语”是用口头流动出来的,语文的“文”是由笔端书写出来的。“语”的“情”是显性的,“形”是隐性的;“文”的“情”是隐性的,“形”是显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