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教育机构,既有“正教育”,也有“反教育”。“反教育”现象是教育负功能的表现。复杂多样的“反教育”现象有负榜样性、隐蔽性、相对性及影响的深刻性、长久性、消极性等特点,且形成原因复杂,危害严重、广泛。学校必须通过提高教职工素质、加强学校管理、建构教育网络等几个方面来消除“反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教育机构,既有“正教育”.也有“反教育”。“反教育”现象是教育负功能的表现。复杂多样的‘‘反教育”现象有负榜样性、隐蔽性、相对性及影响的深刻性、长久性、消极性等特点,且形成原因复杂,危害严重、广泛。学校必须通过提高教职工素质、加强学校管理、建构教育网络等几个方面来消除“反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作为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之一。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与主流社会要求相背离的负道德倾向却令人担忧。综合分析,社会中道德功利性的诱导、环境中道德他律的无力以及学校里道德教育的弱化是其主要原因。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负道德状况进行哲学分析,对其正确引导,使其修正负道德行为,是当今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德胜先生在《生活德育论》中指出:“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他认为“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我们成就的是整体人格,其中有德性,也有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心理素质和法律意识等”。作者从生活德育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当下的学校生活,“发现有许多教育现象和行为存在道德上的问题,甚至一些道德教育现象和行为本身也不一定道德”。在一系列的学校生活现象的背后,都透出违背道德伦理的隐忧。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学生“心理贫困”现象主要表现有:1.厌学恶学;2.逆反;3.不良的人际交往;4.网络成瘾;5.感恩意识缺失。造成中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因素有:1.家庭不良环境;2.学校教育工作失误;3.社会不良环境;4.个体不良心理素质。解决中学生“心理贫困,,现象的对策有:1.改变家长观念,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着力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汤小红 《教师》2010,(26):111-112
当前,大学生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日趋泛滥,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历史文化提供的生存土壤;外部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教育内部制度和环境缺失。  相似文献   

7.
青年学生失范行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青年学生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违法和犯罪,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力,家庭不良环境影响和其主观意志薄弱等,青年学生失范行为矫治应加强学校教育,利用家庭教育,重视社会力量,内化教育规范。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棘手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在学校中比较突出。分析起来有这样几个原因:性成熟有普遍提前的趋势,随着性生理日趋成熟,青少年学生的性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微妙的变化,性爱心理萌发;社会上流行的武侠、爱情小说,前一段时期泛滥的黄色录相、手抄本等不良诱因的刺激;个别学生道德意识落后。  相似文献   

9.
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人格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其教学行为中的体现。当代学校教育中呈现出学生学习不良等问题,这与教师道德素养普遍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有着一定关系。教师道德关系学生成长,对其自身的专业进步以及社会道德进步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研究教师道德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教育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叶飞 《中国德育》2009,(1):87-87
学校德育本是培养道德的场所,是以建设道德的人与道德的生活为主要目标的,但是自身却常陷入反道德的泥潭之中,比如价值强迫、道德灌输等等。这些反道德现象,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反而形成了对学生的控制。这些反道德现象的发生机制主要有道德高标准的遮蔽机制、价值内容的权威化机制、方法上的认知主义倾向以及唯工具化的社会放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人格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其教学行为中的体现.当代学校教育中呈现出学生学习不良等问题,这与教师道德素养普遍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有着一定关系.教师道德关系学生成长,对其自身的专业进步以及社会道德进步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研究教师道德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教育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有:人格发展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行为问题突出,学业成绩不良,生活状况差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亲子关系缺失,社会支持欠缺,监护人水平低,学校周边环境差等。应对策略有: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极参加各种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教师培训;根据留守儿童教育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采取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3.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全社会对孩子的道德关怀越来越细微,许多孩子变得自私狭隘、破坏欲强、缺少爱心、对他人漠不关心、缺少集体观念、没有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精神。他们仿佛成了“垮掉的一代”,提起他们的行为,总让人摇头叹息。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除家庭、社会风气以及其他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外,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 ,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其原因主要有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遗留一些弊端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国家工作人员产生不良心理倾向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对此应采取以下预防对策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对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杜绝或减少国家工作人员的不良心理倾向 ;健全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在婚姻恋爱上出现诸多误区:从众;功利;多角;"第三者";性随意等。造成上述误区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的不良文化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家长的错误观念和教育行为;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解决好当前大学生在婚恋上存在的问题,主要的对策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郭卫东  赵加燕 《文教资料》2006,(10):145-147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触目惊心,而且犯罪年龄逐渐降低,犯罪性质日趋恶劣,其原因是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工作失误和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一是要抓好家庭教育,构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屏障;二是强化学校教育,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阵地作用;三是搞好社会教育,牢牢占领“八小时之外”的阵地。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适应不良与学校的教育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适应不良与学校的教育指导天津教育学院王丽芳据天津市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统计研究,适应不良始终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习效率及产生某些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适应,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言的,即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它包括:个体与其所处...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绥化市特殊儿童存在学校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校环境适应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特殊儿童的自身、家庭、学校三类因素。针对绥化市特殊儿童存在学校适应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提高其学校适应水平,教师与家长共同培养特殊儿童学校适应的能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有利的学校环境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提到惩戒教育,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棍棒、辱骂和暴力等反教育行为。惩戒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行为习惯的层面规范人的行为,逐步把人的行为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最后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倾向,自觉行善。惩戒教育是很难企及的教育境界。惩戒教育和体罚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并非纯粹的“道德人”,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其行为也会发生巨大改变。教师既是社会—化人,其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化结构包括道德的约束;也是经济人,有追求自身利益或偏好的最大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