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比较《四库全书总目》、《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小说类唐代书籍的异同,进而分析《四库全书总目》中小说类唐代书籍的可信度,发现这些书籍总体可信度都比较高,并非杜撰、虚构,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谈近体诗的人一般只谈五言和七言诗,而不谈六言诗。其实近体诗还应包括六言诗。六言诗起源很早,它是诗从四言体发展到五七言体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诗体。单句六言诗见于《诗经》。如《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惟以不永怀。”《邶风·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王风·扬之水》:“曷月予还归哉?“《王风·中谷有蓷》:“嘅既其叹矣,遇人之艰难兮。”《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魏风·伐檀》:“寘之河之干兮。”《秦风·权舆》:“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七月莎鸡振羽。”《楚辞》的代表作《离骚》,句式以六言为主兼以杂言,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  相似文献   

3.
《尧典》岁用366日之时代考《尚书·尧典》载:“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期”指一年,谓一年有366天,此与现代所用一回归年(从春分点至春分点)日数为365。2422日迥不相同。但笔者以为此与...  相似文献   

4.
更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吕树庭教授《关于电子游戏·电子电竞·现代体育的断想》一文题目更正为《关于电子游戏·电子竞技·现代体育的断想》,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5.
《诗经》,三百零五篇,但《毛诗序》却有三百十一篇,以为《小雅》还有《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六篇。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这六首诗在孔子删定三百十一篇之内,遭战国及秦而亡。子夏序《诗》,篇义合编,故诗虽亡而义犹在。陆德明的说法是一种猜测。宋·朱熹《诗集传》以为《南陔》等六诗是"笙诗",也就是吹笙以奏的诗,有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近代汉语词语“挣扎”、“扎挣”、“度用”、“明透”、“放开”、“事物”、“承担”、“解劝”、“添加”、“告禀”、“调教”、“考查”、“细心”、“心细”、“透明”15条。其中“挣扎”、“扎挣”、“度用”、“明透”5条《汉语大词典》未收,“放开”、“事物”2条《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全,以下作补正,并就教于方家。一、词语失收[挣扎]用力支撑。始见于元。例如《全元杂剧·高文秀·须贾大夫谇范叔》:“且待我慢慢的挣扎起来,只索逃我这性命去。”《全元杂剧·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俺公公撞府冲州,挣扎的铜斗儿家缘百事有。”《全元杂剧·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您这些富产业,更怕我顾恋情惹,俺向那笔尖上自挣扎得些豪奢。”《全元杂剧·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痛哀哉,身遭残害,他如何敢挣扎。”[扎挣]挣扎。始见于元。例如《全元散曲·刘庭信》:“嘴脸迷稀,身子儿扎挣,眼脑儿乜斜。”《全元杂剧·贾仲明·铁拐李度金童玉女》:“我怎么这一会也昏倦起来,扎挣不得?”《全元杂剧·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只见他金锤落处,恰便似轰雷着顶,打的来满身血迸,教我呵怎生扎挣。”《全元杂剧·郑光祖·梅香骗翰林风月》:“忙哀告膝跪着,强...  相似文献   

7.
《礼记·乐记》是先秦儒家乐论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历代音乐教育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其乐教思想有二,其一,音乐与人心的作用与反作用;其二,音乐对社会和政治的功用。总览《礼记·乐记》全篇,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十分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和价值,并不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儒家的这种文艺观充满了强烈的理性色彩,作为儒家经典的《礼记·乐记》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说“夭夭”     
说“夭夭”对于《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夭夭”一词,大致有三种理解。一、《毛传》:“夭夭,其·少·壮也。”《郑笺》则进一步发明毛说,谓诗以少壮之桃兴起“妇人皆得以·年·盛时行。”(行:出嫁。)毛、郑相得益彰,颇诱惑了两千多年众多的治...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 2《分论·三礼》中言 :“‘三礼’的名称 ,比较地发生得很迟 ,从前并没有。东汉末 ,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 ,才合称‘三礼’。”我们以为梁启超这一看法有误 ,主要依据有 :第一 ,《后汉书·马融传》曰 :“融才高博洽 ,为世通儒” ,“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 ,可见马融就曾注“三礼”。第二 ,郑玄本为经学大师 ,但其学授自诸人 ,他曾为马融弟子 ,并从马融学习《周官经》。据《后汉书·马融传》曰 :“北海郑玄…  相似文献   

10.
一、《卫风·氓》与六礼 中国传统的嫁娶礼仪一般要有六个程序,即所谓“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见《礼记·婚义》)。这种礼仪不仅是贵族男女嫁娶的繁复礼节,就是黎民百姓也不乏这套陋规习俗。这在《诗经·卫风·氓》里巳见端倪,基本具备,现阐述如下: “纳采”,是指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男家要送雁作为见面礼,所以称为“纳采”。  相似文献   

11.
《魏书·地行志》太原郡沾县下“二汉属上党,晋属乐平,真君九年罢乐平郡属焉。有夹山。豫水出得车岭,西北入汾。有汾阳、追城。”在“豫水出得车岭”句后有校勘,引《魏书·灵征志》正光三年六月条:“并州静林寺僧在阳邑城西橡谷掘药。”并引《元和郡县图志》卷13太原府太谷县下  相似文献   

12.
论唐代谱学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姓氏之学,最盛于唐。”郑氏的这个结论是他在通观了从汉至宋谱牒之学发展的整个状况后得出来的。今考《隋书·经籍志》著录,从汉初所得《世本》至《齐永元中表簿》,通计已亡姓氏之书,共50部,1277卷;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唐一代的姓氏之书即有61部,922卷,可证郑氏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郑氏只是说出了谱学至唐有了极盛发展的这个现象,并未对其作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陟降”一词在《诗经》中凡四见,如:《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周颂·闵予小子》:“念兹皇祖,陟降庭止。”《周颂·访落》:“绍庭上下,陟降厥家。”《周颂·敬之》:“陟降厥士,日监在兹。”“陟降”应作如何解释呢?人们一般都引用毛《传》:“言文王升接天,下接  相似文献   

14.
校训释义:一、明德德,道德,德性。《易·乾·文言》云:"君子进德修业"。又《荀子·非十二字》云:"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明德,即美德。《尚书·君陈》云:"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古诗《李少卿与苏武》云:"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见萧统《文选》)。  相似文献   

15.
依《十三经注疏》,《周礼》、《仪礼》、《祀记》中共用胥字达一百五十个左右,郑玄注释一脉相承,其义接近.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胥有十二人,徒有百二十人.”郑注:“胥读如諝.谓其有才智为什长.”  相似文献   

16.
从办教育、搞教学的角度看 ,《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学相长等教学方式仍不失可以学习、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慧 《阅读》2011,(7):12-15
同学们,在这个悠长的假日里,让我们一同走进罗尔德·达尔的童话世界吧! 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生于1916年9月13日,卒于1990年11月23日,英国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童话作品主要有《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詹姆斯与大仙桃》《玛蒂尔达》《女巫》《好心眼儿巨人》等。  相似文献   

18.
“两马”辨释《孟子·尽心下》第二十三章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本章中“两马”一词,汉赵岐注“‘国马足以行关,公马足以称赋’,是两马也。”现存《孟子》的各种旧注大都沿袭赵说。新近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有“两马”条,引《孟子·尽心下》为书证...  相似文献   

19.
唐高宗“昏儒”说质疑赵文润 《人文杂志》19弓6·1沦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间题赵文润 《社会科学评论》1986·2唐代名宦的住宅赵文润 《史志文华》1986·2武则天与宰相赵文润王怀双 收《武则天与乾陵》(三秦出版社)1986年唐宋运河述论马正林 收《运河话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古今西安马正林艾冲等 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历史学概论赵吉惠三秦出版社1986年略论历史比较的几个问题赵吉惠 《人文杂志》1986·2评司马光的哲学思想赵吉惠 《晋阳学刊》一。56·4试论司马光的历史哲学赵吉惠 《哲学研究》1956·9试论秦对岭南的统一与开发何清谷…  相似文献   

20.
《为郑冲劝晋王笺》是阮籍替郑冲为首的群官代拟的劝进文。据《世说新语·文学》、《晋书·文帝纪》,郑冲时任司空(或以为司徒之误)一职。三公职位,以太尉为首,司徒次之,司空为末,太傅又在三公之上。有人便为郑冲领衔寻找理由。《世说新语·文学》余嘉锡笺注引张火曾《读史举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