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2.
在宋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汴京意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宋词注入新的灵感,宋词亦因此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宋词中的汴京意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显、隐之分,且随历史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的演变。北宋初期,词作汴京意象洋溢着热烈的欢乐氛围;北宋中期,汴京意象的疏离造成汴京意象的衰减;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突变,故词作没有当初对汴京膜拜式的狂热,理性成为词作的主情调。南宋中晚期,词人笔下的汴京意象已然消磨成一种淡薄的回忆,是埋没在心中的不便提及的一种悲凉。  相似文献   

3.
汴京词人群就是以词描绘汴京宫宇、描写汴京生活、抒写汴京情思的宋代词人集群。汴京词人群是以地名命名的词人集合。故而浓郁的地域性、相同的创作心理是这一群落的基本特征。独立的词人意识、汴京城中盛行的词曲传播——消费热潮是汴京词人群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宋词比作波澜壮阔的海洋,那么,柳永、李清照就是那海洋中耀眼的两朵浪花。他们虽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但词作风格各具姿态,其代表作品《雨霖铃》《声声慢》在风格上也是同中有异。一、都借写景抒发词人悲凉的感情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词人将要离开汴京远方漂泊时和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这种心  相似文献   

5.
宋词的发展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宋词中包涵了很多与音乐相关的意象。红牙板作为古人表演乐舞时伴奏的重要打击乐器,在宋词之中也有所体现。"红牙板"意象在宋词中所呈现的场景对于词人表达个人情感有着独特的作用,宋词婉约风格与"红牙板"意象呈现场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词人表达情感的婉约风格和词作形成的场景之间也有着相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词小序蔚为大观,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既是理解词作的钥匙,又有词学研究、词人研究的资料价值和艺术鉴赏的审美价值。纵览宋词小序,可以看到宋词典雅化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宋词中有很多写到落花的词。落花意象以其“伤春”与“伤逝”的凄美之情触动人心,它们寄寓了词人不同的人生际遇、人生态度和追求。男性词人从男性角度看落花、男性词人以女性角度看落花、女性词人从女性角度看落花,使得宋词中落花意象具有不同的情感内涵。此外,宋词中落花意象还影响到当代流行歌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晏殊是宋代的一位重要词人,是宋词发展史上“以诗为词”手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宋词的最大发展之一是在词中较多地表现了人生的感叹与思索,将纯粹的恋情词转变为表现恋情与人生的感叹和思索的结合,这种感叹与思索为宋词创作带来了新气息,加深了晏殊词的主题、对欧阳修、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婉约派宋词为视角,分析宋词的主流-婉约派词风的形成原因,阐述婉约派在宋代的发展历程,历数两宋时期著名婉约派词人的风格和贡献,对婉约派宋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论宋词与秋的情感共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关雅囡  王亚 《文教资料》2009,(11):14-16
本文将秋置于中国古代宋词的背景下,主要从宋代词人钟情于秋的原因、秋词之情感内涵、秋词之风格三个方面探讨秋对宋词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宋代词人与秋之间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1.
婉约与豪放─—“本色”词与“诗化”词杨有山宋词中的婉约、豪放问题,是一个关乎到如何认识宋词的整体成就、发展规律及词人在词史上地位的大问题。不管你是否同意这种两分法,这都是词学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2.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转益多师,标举清空,丰富了诗词苑囿,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词人个人的气质学养、南宋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词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得张炎在宋际遗民词人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色,从而成为"江东独秀"的遗民词人。本文试图从张词独特风格的成因入手,对张炎词作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探讨《山中白云词》对宋词的总结与开拓,以求对张词有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共编选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时间跨度自唐直至南宋末年。这部词选在选词方面总结了一代词史的创作,具有选词学意义;在注释方面则是尽量贴近词人词心,展示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5.
宋词婉约派词风总的发展倾向是由俗到雅,柳永,周邦彦,姜夔三位大词人分别以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词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85):27-28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一生当中去过许多地方,然而却有很长一段时期,她是同家人生活在宋朝都城汴京。因此汴京的文化对李清照有很大影响,被她一点一滴写入她的词作之中。本文以现在汴京的菊花节和一些传统节日为依据,具体论述李清照词中是如何体现汴京文化意象的。  相似文献   

17.
唐诗、宋词虽有时代和体裁之别,但亦可视为两种文学传统。辛弃疾以其大气浑成的创作,全面突破了自《花间》以来形成的宋词创作和审美传统,将宋词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辛词的成功在于对唐诗传统的继承,不管是词人的个性抱负、词作的抒情风格还是艺术特征都表现出对唐诗尤其是盛唐气象的祖祧,而后人对辛词的喜爱也多多少少都带着点英雄主义的浪漫怀想。  相似文献   

18.
求洁 《文教资料》2009,(30):9-11
柳永和周邦彦都是各成一派的词人,并对宋词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就同是闺情题材的两首词,从语言、结构、意蕴等方面展开对柳词和周词的风格比较,并意欲从中一窥该时段的宋词发展的趋势脉络。  相似文献   

19.
宋词中的意象浩如烟海。选取"落花"这一意象,从士大夫阶层、失意文人以及女性词人三个层面,结合具体作品和词人写作时的背景和心态,可以分析出"落花"意象在宋词中的特殊意蕴和内涵,以及其中所表达的宋代文人的命运观和家国意识。  相似文献   

20.
试论宋代女子爱情诗词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五次高峰,涌现出不计其数的佳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流传下来的女性作品历历可数,能够千古留名的更是凤毛麟角。但在宋代的词坛上,却出现了几位知名的女词人,如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等。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收录了李清照的词25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