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不断聚焦于人才与教育。创新人才呼唤创造性教育。要实现创造性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变“受动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变“茧式化”课程为“整合化”课程,变以教师中心为以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2.
李天花 《青海教育》2007,(12):12-12
课程改革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为"以激励学生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教师是具有创造教育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三足鼎立"课程模式是以在创造性教师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创造学、创造心理学与创造教育学等三门学科为基础的、以培养创造性教师为目标的课程模式,其构建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即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三大因素构成.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种种弊端。因此要革新课程管理策略.以适应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具体策略包括:树立创造教育的学生观,创造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创造教育的教师策略、刨造教育的教学策略、刨造教育的课程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2  
创造性人才=创造怀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1985年5月提出“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适性人才。”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堤出要全面推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什么现在国家如此重视创运性人才和创造性教育呢?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要适应的代要展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倡导和实施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造就创造性人才。 一、样于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郭峰  李树军 《教育探索》2000,(10):35-36
教育学是最能体现师范特色的课程之一,它对于指导师范生将来的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将创造性教学引入教育学教学工作,收到一定的成效。 一、教育学的创造性教学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 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国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要靠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靠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来完成。以培养师资为目的的师范教育责无旁贷地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而作为体现师范特色的教育学的教学更是如此。 教育学的创造性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素质的基本要素。新一轮的课改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创造教育为理论基础,学生通过教师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及课内外有效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时代要求的创造性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培养现代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据任务,教与学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所以要在这一环节中增强创造性教育意识,要在教与学、教与考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双向,变传统的开放,培养和训练学习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安新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于2010年投入使用,以"树立创造性的志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为方向,以"全面教育、突出特长"为宗旨。中心开设美术类、器乐类、综合类、科技类等30多项校外教育课程,每年有近千名小学员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活动。2011年7月被评为"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活动中心"、河北省首届"校外教育杯"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优秀组织单位,同年分别在河北省校外教育推进会、中国校外教育网视频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培养创新人才,开发学生的核心能力,各学校开设了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针对核心能力训练的特点,我们认为应开展“创造性”教学体系.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在教育实践中还很少得到具体应用。形成一种使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现存的弊病,我们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关于“创造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初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创造教育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变传统的“传道授业”,培养单纯的知识继承型人才为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型人才的新的教育体系.在创造教育中,创造性教育居于重要地位.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根据创造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教学.和创造教育一样,创造性教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明晰的构架,其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田富强 《考试周刊》2009,(25):199-199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的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  相似文献   

14.
郭思 《林区教学》2008,(4):83-85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此基础上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讨论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要求学校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中学教育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要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培育适用性人才来进行,探索课程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踏实的实践能力、创造性的工作能力为核心,这样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才具活力,才能使其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作为创造载体的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学生的学习由接受式向主体性方式转变,创造性学习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解疑。三、利用语文阅读课进行知识积淀。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面临着加强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分析现在医学类的大学生在学习理工科课程(本文以《医用电子技术》《医用设备学》《信号与系统》等为例)中经常提问的问题着手,就如何提高知识的系统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展开的。从学生年龄共有的特点出发,分析创造性在教学中可以展开,然后给出在教学中如何展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地。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创造教育和传统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高校开设创造教育课程,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手段,并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创造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课改已进入到整体实验阶段,课改在着眼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科学课程砚和整体学力观,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创造性教育,它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这样的高创造性人才肯定是社会所需要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