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券制度对基础教育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后传入我国,并在浙江长兴、湖北监利得到实行。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长兴和湖北监利教育体制实行教育券制度改革进行考察,提出教育券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现阶段在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兴"教育券"风暴与弗里德曼学券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兴县正在进行的“教育券”试验,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如何促进教育竞争,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大讨论。本文结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学券制理论,探讨了长兴县实施教育券制度实验对中国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1年我国浙江省长兴县有关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教育券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的就是哥伦比亚教育券计划的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一、哥伦比亚教育券计划相关背景1.教育券的提出早在1955年,芝加哥货币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在此文中,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制度,认为应该改变目前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券。也就是说,政府把本该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到任何一所政府认可的学校,包括公立学校…  相似文献   

4.
教育券的教育公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作为打破教育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及提高教育公平的教育改革新实践的教育券制度被“舶”来我国,在浙江长兴等地进行了尝试。这引起了学界、当局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教育券对教育公平的意义进行剖析,认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现实中教育起点公平、制度公平、道德公平;同时,强调当前需要加强针对我国国情的教育券理论研究,以更好的完善我们的教育券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券制度:产生、目标与实践最早提出教育券理论的是美国著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55年弗里德曼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该文后被改写为《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弗里德曼在其1979年的《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一书和1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省长兴县,记者看到了那张印制精美的教育券。这是一张五元人民币大小的纸片,背景图案是漂亮的教学大楼,印有“教育券”三个大字,票面上还有200元、300元、500元不等的金额。学生凭此券在入学报到时冲抵相应的资金。到2002年9月,长兴在全国率先发放教育券已有一年,目前共有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类、职业教育类、贫困学生助学金类等三种类型的教育券。移植美国的教育券制度长兴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在校中小学生8万多。据县教育局局长熊全龙介绍,近几年长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全省的“小康县”和全国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弱势地位,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普高和职高之间创设相时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2001年秋季,浙江省长兴县率先进行了教育券制度的尝试,对就读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次性发放面额500元和300元的教育券。今年谊县为进一步拓展教育券的功能,又将教育券功能扩展到扶持贫困学生上,确定了自2002年秋季起,小学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200元的教育券,初中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300元的教育券。长兴教育券制度试行一年来,显著的成效引起各方强烈关注。本刊记者日前也亲赴长兴了解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始末。  相似文献   

8.
一、长兴教育券缘起 教育券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提出的教育经费改革设想.其基本思路是:将教育经费以支票凭证形式直接发放给家长,家长持具有货币价值的教育券为其子女自由选择政府认可的学校,不足部分由家长自付;学校持通过竞争所得的教育券向政府兑现办学经费;政府负责审查学校办学资格,确保其具有基本的办学水准.  相似文献   

9.
教育券(school voucher)又称教育凭证或学券,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就是用市场概念中的有价证券的形式来抵充学生的最低生均学杂费,学生或家长凭券可以自由的选择学校。一方面发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政府向一些家庭提供某种特殊的、购买教育服务的权利。目前在美国已有2个城市和一个州正式实施了教育券制度。2001年秋,浙江省长兴县率先在国内实施了教育券制度,之后,湖北省监利县也实施了教育券制度。一、对教育券制度本身的认识1.教育券的缘起和在美国产生的背景1955年,弗里德曼在他发表的《政府在教育中的作…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券思想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主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券理论不断完善和推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用于政策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对长兴、瑞安、衢州等地教育券政策设计和实践情况的比较分析,从法理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教育券保护弱势群体与弱势教育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育券制度是一种教育投资体制的创新。透过对国外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教育券制度实施状况的分析,提出基于教育券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式,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方高等教育视野中的教育券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方国家,教育券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教育公共资助模式,其影响力开始由义务教育领域向高等教育领域渗透。相对于现行的高等教育公共拨款模式,教育券的意义在于它非常有助于构建以教育需求方为轴心的高等教育系统。然而,西方高等教育教育券体制的建立也受到了种种现实的阻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全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凭证计划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州两市"为主导的公立教育券格局。2004年,联邦教育券计划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教育券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是,美国公立教育券的推行依旧困难重重。教育券能否改善学业成绩、教育券的"公助私学"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和进一步推行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有限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也要考虑分配的合理性问题。教育券在其设计理念上兼顾了效率与公平问题。首倡者的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效率的偏好,但也蕴涵了公平的目标,其后的修正者更多地是偏好于对公平的追求,但也考虑到了效率问题。故教育券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充分体现了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券政策选择的两难困境、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券政策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不同政策群体在教育券政策目标认同、政策合法性和政策可行性上存在严重分歧。而根源在于不同政策理念的抵牾、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力、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掣肘以及教育券政策自身局限性限制。美国的案例为我们确定教育券政策目标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政策方式和手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券在中国实践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弗里德曼教育券的原意是通过学生凭借教育券的择校竞争行为来促进办学的效率,资助上学只是它的外加功能.我国目前在局部地区试行的教育券有悖原意,基本上是一种"福利性"的教育资助;此外,教育券资助民办学校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教育券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也是值得质疑的.对教育券功能的拓展需持合理、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效率和效果关乎到整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调整升级,在倡导加大资金投人和师资培训的同时,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投资是制度供给的问题。对教育券制度的试点实践是打破原有制度路径依赖的必要前提。应将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以票据的形式发放给家长和学生。以扩展受教育者自由的选择权,从而为新农村建设积累合适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罗拉多州在2005~2006学年正式实施高等教育券计划,政府对高等学校不再直接拨款,进入公立大学的学生可以获得每年2 400美元面值的教育券;申请进入政府指定的3所私立大学的学生,可以得到每年1 200美元面值的教育券。在美国,这是除退伍军人教育券外,第一个针对普通大学生的教育券计划。该计划颠覆了政府对大学的传统的直接拨款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公立大学的竞争,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经费;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私立大学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券: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券制度是一种教育投资体制的创新,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对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教育券制度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以教育券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