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黎清 《云南教育》2002,(13):26-2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大纲中有关“听话、说话”的内容提出来,归并为“口语交际”,以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新大纲的这一修订,旨在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要求比原大纲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而且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它明确地指明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功能及目标。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单列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凭借。除此而外,新大纲又作了这样的阐述:“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2.
把握"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精神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修订版语文大纲开始,以往大纲中的“听话、说话”的内容统一称之为“口语交际”。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绝不是名称上的简单更换,而是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话”的内涵更为丰富。因为“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它不仅涵盖了听和说的功能,而且凸显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口语交际”揭示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听话、说话”往往…  相似文献   

3.
欧雯 《西宁教研》2002,(3):37-38
新的修订版大纲及新的小学语文教材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提法的改变,更是一种认识上的转变。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都要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一般意义上的听话、说话能力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4.
我们已进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将会有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的是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小语新大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明确各年段口语交际的要求以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这说明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认真搞好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用活“口语交际”教材,激发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5.
李虎军 《现代语文》2009,(2):140-141
2000年我国中小学三个新的教学大纲将原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个提法的改变,首先是认识的变化。”^[1]有的学者指出,改“听说”为“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6.
修订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语文新教材把原大纲中的“听话 ,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是多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训练内容、途径、方法上作探索与革新。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我想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的…  相似文献   

7.
欧雯 《青海教育》2002,(11):23-24
新修订的小语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只是一种提法的改变,更是一种认识上的转变。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都要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一般意义上的听话、说话能力要求更高。这是一种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也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所以说,注重培养并提高中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口语交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呢?一、形成交际氛围,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古人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新大纲对口语交际不仅有总的要求 ,还对各年级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低年级来说 ,口语交际的要求是 :一、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或一件简单的事 ,能复述基本的内容 ;二是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口语交际 ,态度大方 ,有礼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在每个复习之后 ,设…  相似文献   

9.
从2000年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开始,以往大纲中的“听话、说话”的内容统一称之为“口语交际”。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绝不是名称上的简单更换,而是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语”的内涵更为丰富。因为“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它不仅涵盖了听和说的功能,而且凸显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口语交际’揭示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听话、说语’往往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单向“独白”,而“口语交际”则强调“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新大纲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言学科的性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三个新的教学大纲,将原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中,都采用了“口语交际”的提法。这不只是术语的改变,而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口语交际”强调的是实践功能,突出了综合性和情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我国中小学三个修订的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将小学的“听话”、“说话”、初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统一改为“口语交际”。这当然不只是名称的改变,口语交际的要求不仅涵盖了听说,它更强调双方的互动性的特点,是信息的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修订版《大纲》根据社会口语交际实际的需求,对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13.
小语新修订大纲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单是提法的改变,而是把听说能力置于重要位置,作为交际手段从小进行培养。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这时,教师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  相似文献   

14.
康海英 《新疆教育》2012,(19):114-114
语文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本册教材也对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口语交际的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取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新大纲”一改过去“听话、说话”的提法 ,而代之以“口语交际”。那么什么是口语交际呢?现代语言学认为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 ,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要高 ,除了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之外 ,还要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 ,注重的是“双向互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本文谨从于老师的口语交际课例谈起 ,探讨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选好题 ,选题要从生活交往中来 ,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16.
问 :应该怎样领会大纲中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蒯 :“口语交际”是这次修订版大纲的新的提法 ,原来大纲中提的是“听话说话”。口语交际能力 ,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来的听说能力 ,需要能够灵活地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 ,还要有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所以 ,提“口语交际” ,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对于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 ,大纲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二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是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根据这三个方面的任务 ,大纲提出了各个阶段具体的教学要求。仔细地比较一下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7.
李德波 《学语文》2002,(5):6-6,15
语文学科各学段新课标新大纲新教材引人注目之处甚多,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在教学内容上,以“口语交际’代替了过去的“听话说话”。这一提法的改变是听说教学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结果,更是我国的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的内涵及课堂教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语修订版《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人教社小语教材也从第一册开始 ,把原“基础训练”中“听话·说话”的内容独立出来 ,修改为“口语交际” ,作为一大部分教学内容安排。这当然不只是名称的改变 ,而是体现了对此在认识上的发展和要求上的提高 ,具有更深广的涵义。首先 ,是社会需求的变化引起了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认识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实施 ,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 ,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培养。”这对口语交际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有的教师的观念没有更新,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依然踏步在“听话、说话”的阶段上,没有正确理解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育部决定 ,今秋开学小学语文教学启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修《大纲》”) ,一年级使用新编教材。这就是说 ,一年级语文要按新修《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二至五(六)年级在还未出台新教材的情况下 ,暂时沿用原教材 ,但是必须按照新修《大纲》精神进行教学 ,要与新《大纲》、新教材接轨。新修《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均增加了“口语交际”一项 ,其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该《大纲》对“口语交际”还作了特别说明 :“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