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幼儿重彩画的特点 首先从画纸上来说,重彩画的画纸包括宣纸、绢以及纸肌较厚、纤维较长的纸或麻布为底,如温州皮纸、迁安皮纸、云龙纸、麻布和棉布以及日本麻纸等.而幼儿重彩画主要使用结实、耐色、耐水的高丽纸.  相似文献   

2.
品茶学词     
油画作为外来的画种,在欧洲诸国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初期的油画,采用油彩和蛋粉画结合起来的画法,即通常所谓的“坦泼拉”的画法(tempera,一种用鸡蛋黄或鸡蛋清作为调料溶合矿物颜料作画的方法),最后在画面上用薄如透明的油色罩在画上,  相似文献   

3.
油画的由来     
油画作为外来的画种,在欧洲诸国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初期的油画,采用油彩和蛋粉画结合起来的画法,即通常所谓的“坦泼拉”的画法(tem pera,一种用鸡蛋黄或鸡蛋清作为调料溶合矿物颜料作画的方法),最后在画面上用薄如透明的油色罩在画上,形成如瓷器的色釉一般的效果,也即所谓  相似文献   

4.
谢二兰 《教师》2012,(17):126-127
重彩画在注入了现代绘画理念后得以重生,使得金属材料也大大拓展和丰富了其原来的表现力。金属颜料有其独特的华丽富贵之美,这种独特的视觉形式不仅博取历代画家的青睐,也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随着重彩画的复兴,金属颜料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画面,其表现技法层出不穷,本文阐述金属颜料运用于重彩画中的相关技法,并总结前人经验,更具体地说明金属颜料的性质特征,力求表现其在创作画面中的最佳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5.
玩色活动是培养托班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在了解托班幼儿绘画心理的基础上,从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着手,使玩色活动成为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的切入口。活动的开展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用喷画的方法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将颜料按一定比例调匀倒在喷壶中(喷嘴松紧可调节)。幼儿可拿喷壶对着瓷砖或白纸任意喷画。喷出的画散开的犹如一朵大烟花,细长的如同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这些大块的色彩给孩子的视觉以强大的冲击,激发了他们对色彩的兴趣,为玩色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指画是一种受幼儿欢迎易被幼儿接受的艺术表现手法。指画主要靠手指蘸色在纸上动作来表现形态,幼儿手指蘸色后在纸上印、点、涂抹等,可画出较大面积的色块,较之铅笔、蜡笔、油画棒等更富有表现力,更易出效果。作画时,由于幼儿手指直接接触颜料,通过皮肤感知材料的性能,发展了幼儿的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发端于工笔重彩画。从中国绘画史看,工笔重彩画在汉唐时期达到鼎盛,宋元以后走入低谷,直至20世纪80年代,被旁落千年的工笔重彩画才再度振兴。现代重彩画是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是当代中国画坛一个相对独立的画种,它融合了水墨画、青绿山水和壁画的技巧,吸收了油画和岩彩画的营养,在重视颜料、材料、技法和绘画语言开发研究的前提下,重视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开拓,如今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动的视觉效果在画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中国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 ,古称青绿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汉唐以来 ,中国重彩画技法传入日本 ,后形成日本画。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与日本颜料绘画的区别 ,一是在造型上中国是线造型 ,而日本则线造型减弱 ,视觉上与油画相近 ;二是在制作上两者在绘制方式、色彩应用、材料工具和颜料上均有不同 ;三是在视觉效果上中国画更适合于近处欣赏 ,而日本画则尺幅较大 ,色彩富有光泽。近年来 ,中国重彩画的兴起 ,在色相、颜料和材质方面均有创新 ,开拓了中国当代绘画表现的新途径 ,加快了中国绘画由传统表现方式向现代表现方式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07,(6):28-29
一次中班的美术课上,教师向幼儿介绍了波洛克的抽象画及其画法。经过欣赏作品、探究作画方法后,教师提供了水粉颜料和前几天秋游的时候采的稻子穗、玉米、野草穗等。孩子学着像波洛克一样用穗子在纸上拍啊、涂啊、画啊,热情高涨地自由创作。不久,一些幼儿的画纸上出现了从构图、形状、色彩等方面来看都已经比较完整的作品,但幼儿还在继续涂画,直至最后把画纸涂得一团乱,看不出有什么意味。  相似文献   

11.
设计背景大自然是幼儿天然的好玩伴,户外游戏时,幼儿总喜欢在花园里、草丛间捡拾树枝、树叶等自然物,然后拿着这些“宝贝”抖抖甩甩,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曼妙的游戏世界。托班下学期的幼儿开始对彩色颜料充满好奇,总想拿着颜料到处涂涂画画,部分幼儿还会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于是,我尝试将自然物和颜料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新鲜、有趣的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水墨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它简洁、概括,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作画过程中水墨的无穷变化也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水墨画活动宜从认识国画颜料、宣纸、墨等材料入手,采用合适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水墨画活动材料的特殊性,引起幼儿参与水墨画活动的兴趣。针对小班幼儿喜欢玩色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个滴画活动。在滴画"花朵"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认识了几种国画颜料,而且在观察"花开"的过程中感知了宣纸的特性。针对小班幼  相似文献   

13.
何志丽 《广西教育》2008,(10):45-46
绘画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先出示范例,然后再示范其画法,最后要求幼儿临摹,用线条或简笔画画出物体的形状,结果是全班画的全是同样的物体,同样的花朵,同样的小鸟,有的虽然看起来很好,模仿得很像,但缺少创新,这种方法极易扼杀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风格     
颜料画是幼儿非常乐意接触的。由于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基本还没有接触过颜料,于是我带领大家首先尝试彩点画,因为它操作比较简单,又比较卫生,还可以让刚接触颜料的幼儿感知颜料的特性,并培养幼儿细心、专心的品质。于是,我向幼儿介绍了作画的用具:颜料、棉签画有各种动植物轮廓线的图纸。只要幼儿为图案涂上颜色,一幅画就完成了,幼儿也将从中获得成就感。彩点画很快就受到了幼儿的欢迎,他们乐此不疲。在幼儿尝试几次后,我发现,我班有两个小朋友的作品各具特色。一个是琳琳,她画的彩点是重叠在一起的,画满了整个空间;另一个是艳艳,她画的彩点均…  相似文献   

15.
中和这一哲学观念,对工笔重彩画赋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在工笔重彩画设色意匠的形成方面渗透着中和观念的底蕴。其二,在工笔重彩画的墨色用料、色彩的调和以及具体敷色过程等表现形式上体现了中和观念的丰富内含  相似文献   

16.
滾花筒印画     
这四幅小画,既像剪纸,又像木刻,效果独特。它们是用白制的滚花筒印出来的。做法如下。材料:伤湿止病膏(或白胶布)、油墨(或颜料)、圆的玻璃瓶。制作:先在胶布的背面绘上图案(图案的画法要类似于剪纸),然后将图案剜掉。镂空的胶布贴在玻璃瓶壁上。至此,滚花筒便制好了。印画时,可用笔均匀地在胶布上涂油墨或颜料,也可将油墨先  相似文献   

17.
手指画是用手指蘸色绘画,它无需工具,技法易掌握,深受幼儿喜爱,尤其适合小班。手指画的具体技法大致可分:一、点触法。手指尖蘸色后在纸上点触,画出的是圆点形图样,适合画小花和人、动物的眼睛以及类似的形象。二、平按法。手指的螺纹面蘸色平按在纸上,画出的是椭圆形图样,适合画气球或人、动物的身体以及类似的形象。三、拖画法。手指尖蘸色在纸上拖动,画  相似文献   

18.
如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沈泓,黄元有一则关于幼儿画苹果的故事:“东洋小鬼子”画苹果,老师高擎苹果一只;诸小儿围坐四周观摩欣赏,便去作画;唯有我们的“小龙人”画苹果,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苹果,再详细规定画法,然后,幼儿们悉按老师指点,依样画葫...  相似文献   

19.
课题:手绘鞋类型:造型·表现适用对象:有一定中国画学习经验的中班或大班幼儿。教学目标:1.了解纺织纤维颜料的特性。2.引导幼儿把中国画元素作为一种符号,描绘在生活中常见和常用的运动鞋上。  相似文献   

20.
正美术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各种感知觉的敏感期。在这一个人生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里,绘画作为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就成为美术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一、培养幼儿的想象力1.添画法。即引导幼儿将画报上的绘画作品形象或自己创作的各种形象作为主体或部分形象,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