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南风效应"这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联系,在分析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如何将"南风效应"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强调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个猎猎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两风比拼中,南风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我们不禁要为“南风”喝彩!“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同样,我们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看过一个“南风”式教育的经典故…  相似文献   

3.
贾玉秋 《文教资料》2008,(14):106-107
本文从心理学知识出发,提出德育工作者应运用"南风效应"、"皮格马科翁效应",克服"马太效应",切实关爱学生心理,以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学而不用,那是搞不好音乐教学工作的。本文拟借“南风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等心理效应的论述,来谈一下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以期提高其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一、“南风效应”———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南风效应”是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而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南风效应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策略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该效应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和增强自我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1.“南风效应”——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脱下大衣。教师教育学生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的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于"潜能生"群体的教育转化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重中之重,但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学生工作。"南风效应"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效应,通过重视人文关怀,给予尊重理解;积极发现"亮点",及时表扬肯定;采用"以退为进",消除戒备心理等将其运用到高职潜能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是对当今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的心理,独立地适应环境和心理抗压的能力很差。尤其从小学升到初中的阶段,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需要适应新的环境等原因,许多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产生厌学、逃学、对抗教师管理等逆反心理。从多年一线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心理效应",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疏导为主的关怀,可以在学生的管理中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个猎猎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两风比拼中,南风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同样,我们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看过一个“…  相似文献   

10.
常逢锦 《文教资料》2005,(28):175-179
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间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引发心理紧张和内心的不舒服感,个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减少心理紧张和内心的不舒服感:改变行为、改变态度、找到行为好处和减少选择感。有关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研究表明,小的物质奖励和轻微的批评即“南风教育”,最有利于儿童内化教育树立的正确态度。“南风教育”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趋势,而最重要的是“南风教育”在改变儿童不良态度的过程中,不会激起儿童的自我防卫机制。  相似文献   

11.
南风效应(Sout h Wind Law),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利用南风效应,可以极大的温暖幼儿的"心"。  相似文献   

12.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朔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3.
温志旺 《学子》2012,(1):27-28
一、巧用“南风效应”——广施温暖之心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南风比威力,看谁先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因觉得暖意上身,继而自然地脱掉了大衣,“南风效应”由此产生。“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处理师生关系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没...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5.
王步勇 《师道》2003,(5):15-16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对这则寓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1.目的明确——脱掉行人身上的大衣;2.比赛主体是南风和北风;3.方法清楚——北风用“刺骨的冷风”,南风用“徐徐的暖风”;4.要求相同——须行人自愿脱掉大衣,反对强制,以求长期效益;5.南风取胜原因:…  相似文献   

16.
部分中职高考班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数学成绩薄弱,数学是汽修、工美、文秘等专业的高职考试中考生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坡。"南风效应"是一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暖风长吹""细雨润物"式的循循善诱的温和处理方法。可利用细差比较"例题重复""任务分层""难题渐多"促进其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和方式。切实有效提升数学后进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蝴蝶效应——精细化管理、木桶理论——引领专业发展、霍桑效应——畅所欲言、南风效应——人文关怀等心理效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出校长要想把学校管理得富有特色而高效,就必须要了解、懂得、掌握、应用好心理学,这是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实现减负增效,要减负增效必须有科学的方法。笔者认为,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就是减负增效的科学方法。 原理一:"南风效应"的应用——只在学生答对的题目上打"√"  相似文献   

19.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而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法则”。  相似文献   

20.
从南风效应、蝴蝶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出发,针对留守小学生孤独、放纵等心理认知困惑提出相应的策略,利于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和展现自我中快乐地生活与健康成长。结合学生的困惑,突出生本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