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同时它也赋予我们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的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借助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倾听倾听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就是把握了阅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不仅强调要"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叶谰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铺捉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花。"教师不仅要学会认真倾听(不管是响亮的、理直气壮的、还是胆怯的、轻微的),还要善于发现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或愿望。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种责任、倾听是一种引导、倾听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那么,如何培养和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以下就"倾听"二字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吴迪美 《教师》2011,(16):32-3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开发思维,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  相似文献   

6.
仲琴 《考试周刊》2011,(71):87-88
课堂"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教育的变革应该让每一位普通教师学会做"家常菜"——倾听,在自己的课堂中寻找到"亮点"。所谓倾听,不仅仅是听,还要学生等待和吸收。要让学生学会在给别人表达观点的机会时,  相似文献   

7.
林碧航 《考试周刊》2011,(22):61-61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训练倾听、养成倾听、吸引倾听、乐于倾听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聋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表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研究前对研究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确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逐步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是能够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的。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了解学生,关键是教师要倾听学生。教师能否有效倾听,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要了解你的学生,关键在于学会倾听——不是他听你说,而是你听他说!我们要知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本文主要是反思倾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教师和学生如何倾听。  相似文献   

11.
唐群益 《教师》2011,(36):110-11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理解、掌握知识和学会欣赏他人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之一。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学生并不会倾听。学生缺乏倾听能力会让组织教学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严重的还会影响到课堂深度的挖掘、学生智慧的形成、课堂生成的利用等,甚至直接导致课堂的肤浅与低效。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袁绍伟 《考试周刊》2011,(43):97-98
莎士比亚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最完美的说话艺术不仅是一味地说,还要善于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一种技巧,倾听是交际中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善于倾听是学生的重要素质。而聚焦当今课堂,许多教师重视说,忽视听,使学生表现欲强,自我意识浓,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倾听可以说是表达与交流的前提,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居首位,这也说明了"听"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把倾听落到实处呢?一、排除干扰,奠倾听之基培养低段学生的听课习惯,首先要"净化环境",消除影响学生听课的不良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随意性大,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多种功能的  相似文献   

14.
朗读教学的无数个细节决定了学生朗读水平的质量。关注朗读教学的细节,要兼顾以下四点:关注范读中音量、节奏、重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的把握;关注评价的及时性、技巧性;关注生成,自如地应对课堂突发状况;关注倾听,学会俯身用"耳"倾听和用"心"倾听。  相似文献   

15.
陈玲英 《教师》2012,(26):74-74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等多种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大量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  相似文献   

16.
汤姆·彼得斯在《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见到的是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发言,老师关注的是下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留意的是自己的思考,以期获得老师的首肯。不管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在课堂实践上,教师都比较关注表达,而忽视了对学生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对相互间  相似文献   

17.
我们老师要学会用心倾听,面对"离谱"要学会用心倾听,不能武断的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世界,学会尊重理解,学会用尊重的态度、高超的教学智慧关注学生真实的想法,给学生提供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的看法要延缓评价与批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自主的氛围,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覃冰 《广西教育》2011,(25):56-56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学时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当下很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都非常注重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组员积极互动、有效合作来达成教学目标。成功的实践使得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定位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发展合作能力。"为了全面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口语的训练。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因特尔技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