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欣 《陕西档案》2008,(1):40-41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清王朝在这个封建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曾经对<大清律例>作过一次较大程度的修订.是什么原因促使清政府对法律作出修订呢?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
中葡争主权     
林文 《兰台世界》1999,(9):40-41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看到西方列强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十分眼热,决心尾随其后,也同清政府签订一个条约,把他们对澳门的殖民统治权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便永久占有澳门.  相似文献   

3.
杨丽沙 《兰台世界》2012,(28):69-70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1.政治背景.19世纪末,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狂轰滥炸之下,清政府封闭的国门被打开,清政府同西方入侵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一步一步加深.这时,中国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因为殖民需要,积极对华语言输出;而被动与西方交流的清政府,也需要研习西方语言进行政治外交,二者推动西方语言在华迅速传播,尤其促进了西方语言在学校中的规范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国松 《兰台世界》2013,(12):117-118
1860年之后,清政府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与“西艺”的学校,物理学也被正式地引进到中国的学校教育之中,中国近代物理教育开始萌芽.随着清政府对西方知识采取宽松政策,近代物理学书刊开始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形成是在清末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的过程中完成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封建帝制的弊端逐渐显露,中国人民在各种尝试以后,最终选择了民主共和的道路,在大形势下清政府开始变法改革,引入了西方法律制度和宪政体系,建立新式学堂和行政法以及行政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尊严.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交往日益频繁.谈判签约,兵船活动,通商贸易,互派使节等外交活动中,西方国家高悬国旗,而大清国无旗可挂.  相似文献   

8.
清末我国现代警政思想的萌芽深受租界西方警察机构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清政府仿效西方警察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革.清末我国警察机构的实践与创设包括湖南保卫局、京师工巡局、京师巡警总厅等.  相似文献   

9.
股票市场作为西方舶来品,在近代中国历经了清末、北京政府、南京政府时期的发展演变和立法管理,并通过一些危机爆发后的政府管制和法律的及时修订,初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保障的近代中国股票市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清末修律是近代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这次事件没能挽救颓败的清政府,其成果也没能在清政府下实施,但是这次改革使中国的法律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