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号称是台湾第一部民族史诗电影。电影所反映的是著名的"雾社"事件,围绕这一事件,以往的叙述和各种仪式性实践已经形成了固化,同时也是偏执的社会记忆,这种社会记忆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确认他者,以促进和完成台湾社会的自我认同。但是,台湾自解禁以来,社会认同日趋多元化,这也为像类似"雾社事件"这样的历史事实提供了重述的可能。在此意义上,《赛德克.巴莱》就应当被视为台湾社会对族群记忆重构的一次努力,一次全新实践。然而,由于电影所反映事件本身的限制,认同确认的主体却指向不明,导致影像叙述与认同主体的悖论。  相似文献   

2.
俞洁 《新闻传播》2010,(9):45-46
本文以影像作品《时间·记忆》为蓝本,通过:有关时间、记忆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确立影像作品的文本内涵起点;从内涵到表达,创造“象征”的过程;完成从“动机”到“超越”。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记忆挽救了时间”这一理念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记忆研究已成为档案学的新范式和理论增长点,但在学术观念、思想、认知上仍存在一些局限,需进一步推进研究思维从“记忆载体”向“记忆体”、“记忆建构”向“记忆再生产”、“记忆(建构)资料”向“记忆资源”、“记忆库”向“记忆场”转变,强化档案记忆本体意识和实践转向,拓展理论空间,推动档案记忆研究走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郭慧  曾超 《东南传播》2022,(6):24-26
电影《长津湖》通过典型人物刻画与双向融合叙事的艺术手法建构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畏美国霸权主义、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现实主义的影像特征催化了受众情感共鸣和集体共情,使电影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意义内蕴。浸润文化自觉的导演思维投影了“抗争美学”的影像风格,提升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电影对长津湖战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延续,将助推青少年受众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他是生长于“眷村”的台湾艺术家,他一直在以一种大陆人早已陌生的阶级斗争似的语言,来记录“被现实社会忽视孤立的人”;他是台湾国际声誉最盛的艺术家之一,但至今仍无存款  相似文献   

6.
庞博 《档案学研究》2019,33(5):78-82
在后现代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下,以人为本的“全球历史观”与“社会史观”兴起,促使了“档案记忆观”的诞生。作为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重要再现形式之一,影像档案的编研也必然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社会价值取向和利益关系等因素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记忆建构行为。本文选取了中国电影资料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利用馆藏历史影像档案资料拍摄制作的首部以真实影像全景式记录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的优秀文献纪录片《燃烧的影像》,试图探讨文献纪录片这一影像档案编研产品的社会记忆属性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7.
档案记忆研究不只是一种理论观点、一种理论解说,它对阐释理解档案现象、探讨解决档案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从档案记忆工程、媒体对档案记忆展演、国家记忆传承、档案部门构筑社会记忆、档案学理论创新等5个方面对档案记忆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以表明“走进记忆之门”的档案学,还要进入记忆的堂奥。  相似文献   

8.
赵轩 《编辑之友》2023,(5):71-76+101
劣质影像并非一种本质主义的界定,而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媒介主导的传播语境中的间性生成。即在屏幕的可通约性的作用下,影像在跨屏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可通约的残余。其跨越了影像的胶片、录像和数字时代,呈现出清晰性、精准性、即时性三方面的质地亏缺。基于关乎媒介的普遍记忆,劣质影像被优质电影征用,以达成真实、怀旧、悬念以及自体式反思等方面的叙事功用,在其被征用的过程中,投射出多方面的权力规训。经由记忆治理,劣质影像本体论上的意义最终将被价值论上的功用考量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涂蔚玲 《东南传播》2021,(10):48-50
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无论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还是从商业创新的角度,都展示出了有别于过去的新形态.怀旧叙事成为新世纪台湾电影中常见的一种叙事范式,也给台湾电影注入了全新的风貌.本文从主题、手法、动因三个角度切入,探讨了台湾电影中怀什么旧,如何怀旧,为何怀旧这三个问题,揭示了怀旧叙事是台湾电影通过历史记忆符号的拼贴,试图重返在地经验的一次自觉的商业尝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门科技,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电影根据“视觉暂留”等原理,运用照相及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再投放到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渐渐综合众多电影技术如宽银幕、数字技术等等和多元电影艺术如制作手段、创作理念、镜头语言、观看期待等,成就了一门独特的电影表现艺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摄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电影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带动了世界电影业的变化,其中包括中国电影艺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尾到80年代,台湾、香港以及内地几乎不约而同掀起一场电影艺术的革新运动——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内地第五代,侯孝贤便是当时台湾新电影的领军人之一。他早期的电影很特别——讲他个人的故事开始,从个体出发,自己的生活、成长过程、喜爱的东西,等等,都是从这  相似文献   

12.
任汉中 《档案管理》2020,(2):114-114
记忆本是人的生理机能。在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之后,大脑记忆已经难以承担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的记忆内容,因此,人类创制了档案。档案不仅在记忆容量、持久、保真、准确、传承等方面极大地强化了人类记忆功能,同时也使记忆成为一种社会功能。尽管档案一直以“记忆”的功能而存在,但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忆”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晚,直到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后,档案学领域才开始出现“社会记忆”的研究,而在档案实际工作中,“记忆”这一理念并未真正体现到工作环节中,以至于出现档案工作目标随现实需要而飘移,或重心不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张怀强 《东南传播》2014,(10):110-112
王家卫电影众说纷纭,神秘莫测。笔者在对其电影进行了纵向阅读后发现,记忆及其变形是王家卫电影里的超稳定存在,王家卫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揽镜自窥中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影像体系。记忆(身份/乡愁)态度的逐渐转变以及镜头语言的日趋成熟让王家卫有了尝试新内容的想法。从"自我"迈向"众生",《一代宗师》是其创作生涯的节变点。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描写眷村故事的作品很多,让观众又哭又笑的,只有一部;而让大陆的观众看到眷村故事的作品,也只有这一部  相似文献   

15.
从近几年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群像叙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影视剧中群像叙事的方式是通过描写一大批人物,从而对一个时代或集体进行缩影式呈现。集体记忆建构是塑造和维护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重要载体,可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建构,从而生成指向未来的“文化记忆”。《觉醒年代》是群像叙事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该剧探析群像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纪录片以“文化记忆”为传播媒介和方法,作为构建民族共同体的一种媒介形式,具有存储、激活、缝合民族文化记忆的作用,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观众塑造了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本文将文化记忆的构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思考理念,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以少数民族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少数民族纪录片的主题内涵、叙事方式、呈现视角三方面的深度分析,从社会维度、价值维度和历史维度等视角,探究了少数民族纪录片对文化记忆的构建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纪录片通过保存当下的影像和符号,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脉络和社会发展进程之中,运用这一特殊的媒介形式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记忆得以连续与整合。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连续剧《原乡》的热播,让我想起那些曾经和仍然生活在"眷村"的台湾朋友们。"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我们一起回大陆。"这是在京投资台商说给我的一首儿歌,据说几十年间流传在台湾岛内。词作者无从考证,但其特征很明显:一是它的时代色彩很浓,估计当年初创是配合国民党的所谓"反攻大陆"而作。能流传日久,或因寄托了去台老兵的思乡之情;二是它的生命很长,伴随着那数以万计的"眷村子弟"长大成人。所谓"眷村子弟",泛指一九四九年前后随国民党去台军中眷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新中国电影发展格局中考察儿童影像纪录片六十多年的演变,指出其严重滞后的生存状态并分析其成因.作者将建国六十多年来的纪录电影发展分为两波冷热互现的浪潮.从建国至“文革”结束为第一波,由于受“形象化的政论”“典型”“好人好事”等观念羁绊,儿童影像纪录片数量少、艺术性低.从“新时期”至新世纪为第二波浪潮,纪录片主创人员的代际并未发生明显的更换,但是由于从“形象化的政论”中解放出来,开始重视对儿童个性的刻画,对儿童生活常态进行捕捉,将儿童影像纪录电影推向高潮.90年代中期以来,纪录电影萎缩,儿童影像在电视纪录片中获得新的生机.新世纪新技术革命使以电视技术手段拍摄电影作品成为可能,《小人国》酝酿着儿童纪录片的新一轮蓬勃.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电影:影像传奇叙事的变异与承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电影生成于早期长故事片初创阶段的基础性范式,"影像传奇叙事"在新中国电影六十年的跌宕流变间变异与承续.从"十七年"的英雄传奇到"主旋律";从<红高梁>标示的"第五代"转型到整体传奇化的新世纪商业大片,影像传奇叙事的美学指征历经隐、显,却始终是新中国电影最具中国性力度的银幕显现.  相似文献   

20.
杜积西  孙丹 《今传媒》2022,30(2):120-124
乡土记忆是一切关于乡村地域、生活、风俗习惯的记忆的总和,本质上来源于人们对于某一地域文化的记忆。媒介的出现为社会记忆的保存和传递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不同媒介对乡土记忆的重塑和书写,形成了多元的媒介记忆。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出现为乡土记忆的书写与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以"滇西小哥"b站短视频为例,探究媒介如何构建起一个地方的乡土记忆。研究结果表明,从对乡土记忆文本的书写,再到对乡土记忆影像的传播,媒介对于地方乡土记忆的建构便得以完成,而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媒介技术支撑下也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