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讲好中国故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具有增强教学话语时代性、提升课程教学吸引力、强化思政课程影响力等积极意义。同时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偏重宏大叙事、强调教师主体、倚重课堂教学、缺乏叙事能力等现实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通过转化叙事角度、丰富讲授主体、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叙事能力等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带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构建有效路径,从而切实提高思政教学及全面育人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现实"脱节"、认识"断层"的现象,思政课往往被学生忽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自然受到一定的"冷落"。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否让学生喜爱思政课取决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喜爱。所以,要让学生热爱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由"尊重教师——喜爱教师——喜爱课程"。  相似文献   

3.
雷青松 《文教资料》2020,(9):159-160
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应当借助现代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为了打破一些高校以往思政课堂学生学习被动局面,激发高校思政教师提升教学实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金课"显得很必要。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紧密衔接;坚持"内容为王",以大学生能力素质提高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坚持考核多元化,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立足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促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高校"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易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在思政课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互联网时代下,教学案例的数据化推动了思政课学生主体的自我学习,利用这一契机实现角色扮演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将有利于推动思政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依托网络技术与平台资源,推动多媒体技术在情景教学中的使用,同时推进情景教学的实践环节在思政课中的嵌入,是"互联网+"时代下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设置方案以来,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想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是要有"好的‘思政课’教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11月16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以"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下简称"讲话")为题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好的"思政课"教师,"既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仔细思考这三个方面要求,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地体现在"思政课"教师身上就是"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下面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师为例,来理解"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课"的性质、任务、功能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它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把课上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爱上"贴心"的思政课。  相似文献   

8.
通过"基础"课与中学思政课教材的内容比照、到中学调研思政课教学以及对大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基础"课与中学思政课教材内容重复较多,"基础"课与中学思政课教学结构相似,教学衔接得不好。在深入分析二者教学内容重复的特点和原因基础上,提出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对策: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基础"课与中学思政课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基础"课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及加强"基础"课教师教学衔接培训。  相似文献   

9.
访谈式教学法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发展。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出现访谈内容不够合理、访谈对象选择有待优化等问题。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握课程教学要求、深入调查了解访谈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访谈内容重难点、扩大思政课访谈对象范围、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等路径,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在学生学习认知、课堂行为状态、教师教学实施及其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处于疲乏状态,其原因在于新时期大学生人格的多重复杂性、教师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教材内容过于全面与交叉重复性、授课环节的尴尬和已有方法使用的片面性导致教师在实践中难以贯彻"问题"教学。实践"问题式"教学以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贯穿"问题"意识与"双主体"教学理念,切实整合教材内容使之向"问题式"教学体系转化,让学生课前充分准备"问题"以弥补大班制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不断设置课堂激励目标以解决学生参与"问题"教学的情感与动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以达到最终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微时代"环境为高校思政课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它适应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拓展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政治思想观念良性发展。同时,"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又面临着新挑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运用好微媒介和课堂两个载体,协调好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冯云英 《文教资料》2012,(5):190-191
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认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笔者认为,思政课课堂是栽培青年学生的主战场,而"教—管—导"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一、"教—管—导"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模式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明是非、讲政治、立信仰的主渠道,"教—管—导"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展开都基于这一前提。"教好"是主轴,"管好"是手段,"导好"是结果,"教""管"  相似文献   

14.
“概论”课的课程特点使其具有采用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同时PBL教学能契合”9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发展、主体意识较强等特点,将逐步改变学生对“概论”课缺乏强烈渴求的状况,有助于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在概论课的PBL教学中并不是完全拘泥于该教学法的具体环节与过程,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PBL的教学理念,契合学生特点,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殊和重要课程,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其它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要探究大学生喜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研究学生接受该课程的规律,重视探寻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形成的规律,重视探究教法与学法辩证统一的规律,重视探究学生接受行为规范的规律。其次,教师应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基础"课教学方法的认知。最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选择大学生喜欢的"基础"课教学方法,比如,课堂辅助教学"我最喜欢的格言演讲"、实践锻炼教学法等。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课前学习"是最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而"微课"是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基于生活实际、学生认知和教学内容设计好"微课",让"微课"具有情境性、体验性与导学性。  相似文献   

18.
"形势与政策"课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思政"最初的起点,是由课程自身特殊性决定的。其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课程教学内容是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二是课程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样态。这些特点让"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适合打造成大思政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找准教学专题、建立教师双向沟通集体备课机制、实施双轨模式,绽放教师差异化风采的"三步走"战略来建设课程,推进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9.
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亦需完善课堂教学法。"灌输式"、"启发式"和"自觉式"等教学法是"思政课"教学缺一不可的教学方法。在"三式"教学法中"自觉式"教学法尤其重要,其作用重心应在实现学生的"学习自觉"方面。"思政课"教学双方协力做到"三式"教学法的统一,方能保障"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信条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如何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良甚至改革,努力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能达到学习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