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纳教育蕴涵着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与对话的多元思想,从全纳教育的视角来透视.我国基础教育班级建设存在着“限制”、“排斥”、“歧视”等不和谐的现象,全纳班级是基础教育和谐班级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最终归宿,学校需要从班级的管理体制、活动机制、班级文化三个方面创设条件,为其提供内外部支持,以期达到全纳。  相似文献   

2.
论“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理念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学习型班级”已成为当代学校教育改革责无旁贷的新使命,把班级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有利于实现人们所期许的以陶冶人的生命为职分的教育价值。建设“学习型班级”,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在班级目标、个人规划、组织文化、人际关系和骨干队伍等方面制定发展策略,才能完成学习个体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发展,最终实现建设“学习型班级”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育,班级形成,班风建设历来为教育工作者乃至家长、学生重视。班风的形成,核心工作是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符合时代发展的良好班级文化氛围,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开辟肥沃的土壤。笔者试以“宏志班”班务工作为例浅述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和谐班级”是中职学校班级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营造家庭式氛围、实施自我管理、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建设“和谐班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班级的学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铸造班级精神”是学风建设的内核,班主任通过日常管理在班级内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建设班级文化”是学风建设的外化,班主任带领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小组”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一、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发挥集体教育功能班级舆论关系着班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和谐班级”是中职学校班级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营造家庭式氛国、实施自我管理、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和谐班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建设怎样的班级文化就能造就怎样的学生。建设班级文化主要通过让孩子共当班级“设计师”来营造良好的班级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引领班级文化;并让孩子亲手创建自己的“家”,当好“家”里服务员,以形成“班级归属感”,在开展“晨间问候”“对话心语墙”活动中,精心营造“班级亲情感”,让学生真正恋上这个“家”。  相似文献   

8.
所谓“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就是以班级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班主任的有效组织,放大班级管理的功能,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以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管理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关小娇 《教师》2013,(36):12-12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关键点和难点,要开展好中小学教育,·渣须注重班级的管理与建设。如今,随着现代教育界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等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思想和班级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如何抓好班级建设着手,从良好的学风,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干部的团结协作。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入手,对良好班级建设设定了一个良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班级建设的管理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班风是校风的基础。班级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建设不仅需要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也需要适用的管理理论指导。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班级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大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则是班级建设的基础和手段。探讨班级建设的管理学问题,既要明确班级管理的定义,也要分析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的组织、班级管理的激励和班级管理的文化等一系列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正>“带班育人”是教育领域近几年讨论较多的话题。“带班”一般是指班主任进行管理班级、建设班集体的工作;“带班育人”可以理解为在班级管理与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进行“育人”。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齐学红所说:“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应自觉从班级管理向班级教育转变,达成班级教育中人的本质属性以及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带班”与“育人”不是平行的两条线,而应该是相互交错、螺旋上升的综合教育过程。“大拇指”,  相似文献   

12.
高校班主任工作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班主任是学校和相关部门委派到学生班级负责班级集体建设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发挥班主任老师的组织、教育和管理职能,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学风浓郁、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的班主任,要明确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应该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来对待,努力工作把班级管理好,把学生培养好。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探索和实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工作思路和方法,即“目标导向,系统教育,特色活动,言传身教”,并在实际应…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不一,要实现培养目标,班级管理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建立一个内部团结、作风民主、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的班委会,要通过积极的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育管理方法要“严”、“爱”结合。另外,还要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认识框架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和所有班主任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多次召开“学习型班级建设研究”座谈会,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调研,形成了关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认识框架。  相似文献   

15.
吴淑英 《小学生》2022,(11):118-120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充分发挥好班集体的育人功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教育方法中特别强调了文化教育。从学校角度来说,也就更加明确了班级的文化建设——“建立学校班级思想文化,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教育口号等,加强学校班级思想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不但规范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交往行为,还影响着学生的校外行为,甚至对他们今后面对各种问题的态度、行为都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笔者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多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一直探索打造一个理想型班级模式。本文主要介绍在班级建 设中,如何通过“班级归属感”“班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三个主 题式教育,打造“有理想”型的班级。  相似文献   

17.
班级作为一个“物质存在”,它的外延就是教室和课堂,是学校的共性存在,但班级作为一个精神性的“文化存在”,它又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与精神气质。是学校中的“个人”,这种自立的班级文化精神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根基。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自立的文化主体,班级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个性的生成,影响着教育文化的真正解放与独立。因而,探讨班级文化如何走向自立是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细胞”,班级管理搞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才会得以顺利进行。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任课教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对于班集体管理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班级建设是为了对高职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培养,而我们这里用“四成”教育体系——即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为教育目标影响班级建设,发挥班级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本文探讨“四成”教育体系的内涵和内在联系,阐述“四成”教育体系对班级建设发挥作用时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将“四成”教育体系对班级建设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班级文化的解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剑梅 《教育探索》2001,(11):28-29
“教育即解放”这一命题宣告了学校文化建设只能以文化的解放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存在的根基,它的自立与解放,是学校文化迈向自由与独立的前提。当前,我国的班级文化仍处于知识权威与教育权力的束缚中,同时还处于与文化主体的分裂异化中。它的苍白与脆弱,使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自己的实践基础,也使学校的教育思想无法转化为真正的教育行为,学校文化的解放也就仅止步于空洞的口号与流于形式的教育改革。因而,探讨班级文化的解放既是为学校文化建设寻求生长的根基,也是为教育的解放寻求现实的途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