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吴朋飞 《历史档案》2020,(1):120-122
《历史档案》曾于2012年第4期刊发《河南贡院清代碑记两通》一文,(1)内有辑录整理的雍正十年(1732)《改建河南贡院记》(简称"雍正十年碑")和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河南贡院记》(简称"道光二十四年碑")碑文两通,为学界研究河南贡院乃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很大方便。2012年,在济源宋村发现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河南贡院记》碑文拓本(简称"道光十一年碑"),并据此重立石碑,与原存河南大学校园内的两通清碑一起,保持了河南贡院碑记的完整。兹对此碑文略作简介。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地名中,有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贡院西街、贡院东街。北京市档案局、档案馆便座落在贡院西街。贡院就是考场。自明代始封建皇帝在这里开科取士,“邦国举贤者于王”因得名,是我国最高封建统治阶层选拔人才的地方。贡院座落在建国门内大街路北。元、明时期属明时坊,乾隆时属正蓝旗,是在元代礼部的旧  相似文献   

3.
张明华 《浙江档案》2001,(11):34-35
一、墓表发现经过及其简介 1990年春,建设中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收到一位正在浙江医院住院治疗的干部来信,说在医院后面的池塘边发现一些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浙军光复金陵阵"、"中华民国新纪元前年"、"用命马群孝陵卫天保"、"亡者六十八人舆骨以"、"葬攻宁受创病故暨积"……等数行字样,认为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随即,纪念馆两次派人前去调查,并将另外两块刻满英文的石碑抄录下来.经笔者鉴定,确定这是与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有关的三块墓碑.于是将这些碑石启运回革命烈士纪念馆,现陈列于辛亥革命时期展厅内.  相似文献   

4.
公主岭市有一块清朝时期的问心碑,立于当时怀德县署所在地、现为怀德镇政府大院问心碑亭内。这通石碑是清光绪三年(1877)怀德县首座县署落成时,由首任知县张云祥在大堂正前方影壁处所立。碑文曰:"问心。光绪三年改设县署。问心无愧古人所难,余何敢以此自命?盖因数十年来遇事则返心自问,颇有所得,兹值堂成铭以自勉。西蜀锦官城张云祥撰书。"《问心碑》正面上首刻有"克勤克俭"。背面上首刻有"谨守清廉"。《问心碑》是张云祥克己奉公、一心为  相似文献   

5.
在建国门内大街路北,有一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它附近的胡同还分别名叫 "贡院东街"、"贡院西街"和贡院头条、二条、三条等.  相似文献   

6.
在七朝古都的开封城东北隅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中,坐落着河南贡院碑和执事楼(今河南大学校园内)。河南贡院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贡院之一,也是科举制度自隋大业元年(605)设立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的宣告终结地。2005年是中国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河南贡院始建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科举考试的终结地。最初,河南贡院只供本省三年一次乡试会考之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开封的地方官在河南贡院的后面周王府(今龙亭)遗留的煤山上修建了一座万寿亭,占用了河南贡院的大片土地。那里地…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31日,原浙农大校长陈子元院士在校园内(第13幢职工宿舍旁)发现了一块刻有"国立浙大"的界石.这块高一米、边宽均为15厘米、方形、四面刻有"国立浙大"字样的界石,作为实物档案从华家池校园移居到了浙江大学档案馆.  相似文献   

8.
陕西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两座并排矗立的墓碑,东面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这座高6.3米,重99吨,巨大壮观的碑石上,竞不见女皇的生平事迹及丰功伟绩,这同唐高宗李治的“述圣碑”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无论是功绩还是威望,作为丈夫  相似文献   

9.
话说贡院     
贡院是与考试有关的地方。北宋时,地方开始设立贡院,以满足考试需要。南宋时期,贡院普遍修建,在城市中很常见。明清时期,北京顺天贡院规模仅次于皇城,地方贡院则成为各地最大的建筑群。其中,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的江南贡院,经不断扩展,至晚清时规模宏大,仅考生号舍就达20644间,与北京顺天贡院并列全国考场之首。清朝末年,改革科举制度的呼声高涨。1905年科举被废,贡院失去了依存的土壤和原本的作用。各地贡院渐遭拆毁,现今已无完整遗留,仅个别单体建筑幸  相似文献   

10.
李晓頔 《兰台世界》2021,(3):144-147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现存明代进士题名碑77通,其中20通石碑的碑阴处刻有"试官题名",记载着殿试考官的信息。进士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源自宋代,传承于元,结束于明中期,现存可见者均为明代碑刻。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虽已有风化现象,但大多数考官信息仍可辨识,是非常珍贵的科举原始资料,将其与《登科录》比对,可填补永乐朝殿试考官信息。同时,两种材料亦可互相订正,纠正讹误,为研究明代考官制度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武威文庙是仅次于曲阜文庙和建水文庙的第三大文庙,庙内碑石林立,松柏参天,古槐蓊郁。 文庙坐落在武威城东南隅。据现存的明正统四年《凉州卫儒学记》碑记载: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年)。正统二年,兵部右侍郎徐日希主持凉州事务期间,因见学校颓废,邀请命于朝,倡议修建学宫。徐日希倡议得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28日,莱芜市茶业口镇上王庄村发掘出一块石碑,该碑位于齐长城黄石关南侧,系明洪武戊申年(1368年)所立。碑呈长方形,高1.3米,宽0.7米,厚0.1米。碑额上阴刻着"孟姜女纪铭",  相似文献   

13.
尹宙碑,在鄢陵城内文庙戟门内(现为县高中仓库).碑高2.09米,宽0.96米.碑额上端正中有一圆孔穿透,孔径13厘米,孔右端有『从铭』二字为篆书.碑文14行,每行27字.  相似文献   

14.
<正>《盐课碑》在文山州马关县八寨镇原文化站前院西墙壁上立有一块石碑,碑用条石镶边。左边阳刻直书"课减六钱嘉帝泽";右边书"功加八里盐庆皇恩";上端横批"永垂不朽"四字;在前两字间直书"皇恩浩荡"。碑高200厘米、宽120厘米,无额,碑文从左至  相似文献   

15.
刘颖 《北京档案》2016,(11):38-40
松柏环绕的李卓吾墓坐落在通州区西海子公园内,每到清明,都有观瞻者前来祭扫,络绎不绝. 李卓吾的墓碑坐北朝南,南北长30米 ,东西宽12米.青砖宝顶,径2.25米,高1.55米,内葬骨坛,三面围冢,明代焦竑题字"李卓吾先生墓",精工拼接而立,庑殿顶碑楼,端庄肃穆.面阔2.75米,进深1.8米,松柏环绕,四季常青.  相似文献   

16.
孔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明、清时称成贤街),与国子监为临,是国子监的一部分,原称国子监孔庙,是皇帝举行国家祭孔典礼的场所.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的.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以后经多次重修.庙门内苍松古柏,遮天蔽日.东西均有碑亭,两侧还有198方进土题名碑.刻有5万多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著名的有连中"三元"的3名状元商铬、钱藩、陈继昌,赛金花的丈夫、状元才子洪钧,还有军机大臣翁同龢等.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国家图书馆金石组在整理周绍良先生捐赠的拓片中发现一张基督教的碑文拓片。此碑发现于1981年扬州,碑文刻有汉文、古叙利亚文。从此碑文看:(1)基督教文化的传播。(2)关于碑额的浮雕。(3)墓主的身份。(4)墓主的宗教派别。此碑的发现为研究基督教史提供了最直观的史料。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历史上,对读书人以及国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考试制度,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贡院是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专用考场.作为“抡才重地”,贡院是中国唐代到晚清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一个地方,从唐宋至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著名学者都经历过贡院场屋生活.贡院建筑规模宏大,考试规制严密,是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  相似文献   

19.
贡院是无形科举制度的有形体现,在京城是规模仅次于皇城的建筑群,而在各省会城市中贡院则是最大的建筑群。贡院中最为醒目的建筑物就是明远楼。自明万历以来,来华的西方人无不对气势恢弘的贡院感到惊奇,就用绘画和摄影扑捉全貌,或者单体建筑,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是全国现存的保存较好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经过修缮,成为一座四合院式的庙堂建筑。广仁王庙中,有两方唐代《龙泉记》碑石,纪年分别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这两通碑石,在重刻石与原石之间,以及各传世录本之间存在着文字上的差异,对刊刻时间的认识也有不同,都有待比勘与考证。与河东地区很多同类碑刻一样,《龙泉记》对研究我国唐代水利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碑石中"陕虢群牧使"的出现,也在制度层面引发人们对唐代宦官操控马政和两京之间马牧的关注。地处两京门户的陕虢要害之地,其兵马实力的强弱至关重要,关系着中央政权的安危,其群牧使任以宦官正是政治军事格局和中央威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