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实录】一、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1.揭示文题。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生齐读课题)师:课题中有一个双引号,能理解吗?(出示双引号的用法)生:在这里是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师:到底是特定称谓,还是着重指出呢?生:(齐)着重指出。师:我们再读课题,让我们听出这儿双引号的存在,读——(生齐读课题)2.练习浏览。师:让我们走进索溪峪,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们先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方式,以《笋芽儿》这一课教学的三个片段为例,来明确一举多得的教学理念。【课例一】师:(在黑板上先板书笋和芽)笋是个生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生一边说着笔画,一边书空。)师:谁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3.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唐朝有一位大画家。谁能读读他的名字?生1:戴嵩。师:声音很洪亮。你也来读读。生2:戴嵩。师:我们一起读一读。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我板书课题。(师板书)齐读课题。生齐:21画家和牧童。【点评】导入有方。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片断师:(指"裸露")把这个词语来读一读!生:裸露。师:什么是"裸"呢?生:赤条条的。师:对,又叫"赤裸裸"。"赤身裸体",就是没有穿衣服。所以这个字是什么部首?生:"衣"字旁。师:没有穿衣服叫"裸",看来你永远不会写错它的偏旁了。这个字描述的行为虽然不甚雅观,但我们从古至今却一直在用,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词语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图从于老师的一些经典课例中窥探其高超的解词艺术。一、读一读——风定池塘自在香【案例】《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中对"有气无力"一词的教学: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小珊迪》一文中珊迪求"我"买火柴的情景,即小珊迪求"我"买火柴的四句话。【片段一】师:在爱丁堡的街头,有一个可怜的小男孩向我们走来,他对我们说——(生接读四句话,语气平淡)师:孩子们,这是个可怜的孩子,谁来读出他的"可怜"。(一生读,"缠"字念成平舌音,读得很生硬)  相似文献   

7.
<正>师:好了,开始上课了。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吗?生:知道——《五彩池》(师板书课题)师:别看这个"彩"字不是生字,但很多同学容易写错。现在看老师写——要注意它的写法。【"彩"字虽然不是生字,但是老师不拘泥于教材,时刻以学生实际出发,把此字当作重点,让孩子看老师写,体现了"以需要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师:谁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选这一课来上?生:因为这篇课文很美。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一、审课题,依据文体定目标师: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第一个字右半边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谁来读课题。(生读)师: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揠)念正确了(注音:yà)。那么这个"揠"字是什么意思呢?生:"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那什么叫寓言呢?生: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  相似文献   

9.
<正>一、习作之录:教学现场的呈现【一】前置活动师: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认识一下,我姓"冯",你们叫我冯老师就行。(板书"冯"字)师:打个招呼吧。同学们好!生:冯老师好!(声音响亮)师:我们老冯家也出了许多名人,有谁知道?生:冯小刚、冯绍峰、冯玉祥、冯巩、冯骥才……师:哎呀!大家真厉害!知道我们老冯家这么多人呀!这说明大家很聪明、很有心。(板书"聪"字)师:大家看"聪"字,左边一个"耳",右边两点像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描述】片断一:合理消费之"消费初体验"师:谈到消费,我们不得不提11月刚刚过去的一个重要购物节日。生:双十一。师:(展示图片)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生:912.17亿。师: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视频)。如此巨大的成绩,马云最想感谢谁呢?(回放上一张PPT:齐读上面的文字)除了这些人,大家觉得马云还应该感谢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课例】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生:(齐说课题)会走路的树。师:(板书课题)“路”字我不会写,谁来帮帮我?生:是足字旁的路。师:为什么是足字旁?生:因为走路要用脚走。师:怪不得有人说:千里之行——(生接:始于足下),敢问路在何方?(生接:路在脚下)师:树也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是谁糊里糊涂把它当成树了?生:是小鸟!  相似文献   

12.
(注:课文为人教版第5册第31课)【围绕课题渗透学法】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们班里谁最勇敢,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师:你是第一个举手的,请你读一读课题!生:给予树。师:读得真好!正确、清楚、响亮!这里的给是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念什么——生:gěi。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录】板块一:巧拆"鹬"字,轻松识记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字(出示:鹬),谁会念?生:yǜ。师:这是一个形声字,去掉右边的"鸟"字旁(擦去"鸟",留下"矞"),念什么?生:yǜ。生:"鹬"是个形声字,所以,这个字念yǜ。师:真了不起!你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矞"的本义是"矛穿过物体"。去掉"矛"字头(擦去"矛",留下"冏"),这个字又念什么?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38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天,智慧老人带来了12根香蕉让我们二(5)班的同学平均分一分,大家愿意吗?生:愿意。(板书课题:分香蕉)师:好,请大家拿出12个学具代替香蕉,按照自己的想法,合理地平均分一分,看看谁分得又快又好。二、独立操作,汇报交流师:刚才大家分得很认真,谁先说一说自己平均分的方法?生:我分成2份,每份6根。师:请你说得更完整一些,  相似文献   

15.
【片段1】师:同学们,在写"肺"时,应该注意什么?生:右边不要写成城市的"市"。师: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写三遍。(生写)师:下面来看"腭"字。"腭"在我们人体哪里?生:嘴巴里面。师:具体在嘴巴的哪个位置?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结尾设计】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吧?生:嗯。(生齐点头)师:那接下来,是老师帮大家  相似文献   

17.
【片段1】"椅"字教学师:同学们,请看生字,我们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生:老师,写"椅"的时候要注意右边的"奇"字,它是上面小,下面大。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真了不起!师:(面向全体学生)同学  相似文献   

18.
饶海峰 《江西教育》2011,(11):35-35
<正>【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语文教育已经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语文课已不再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着转变。我们都把小手如林、两眼发光、小脸通红、妙语连珠的课堂,作为自己追求的方向。在追求中,有些尴尬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因此也会失去应有的冷静和足够的耐心。【案例1《】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片段师:现在我请同学分小节把课文读一读。(生1、2读书很流利)生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其中知春二字读成舌尖音,其他生笑)师:(纠正)知——春——,翘舌音。来,再读一遍。(生再读,但仍然读错)师:看老师的嘴型,舌头翘起,发翘舌音。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舒敏老师《画风》(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导入片断师:(板书"风"字)孩子们,大家都知道风吧?哪位小朋友能唱一句带"风"字的歌?生: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师:嗯,《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歌词,这风真让我神清气爽!生: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它在找妈妈。师:哦,《风儿找妈妈》中的歌词,真有情趣!生:风儿你在轻轻地吹,吹得那满院的花儿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