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堵上耳朵     
“这里闹哄哄,那里在喧哗,今晚这四周混乱一片。”大眼亮亮叫道。 “确实如此,亮亮! 泡泡说,“这栋楼的确太闹腾了,特别是这堵墙后面。” 大眼亮亮堵上靠墙的左耳,但无济于事。 “我不明白,泡泡,我堵上了靠噪音最 准备材料: 一台收录机 做实验: 1.用中等音量放磁带。 2.堵上一只耳朵,听磁带。 3.堵上另一只耳朵再听。 4.堵上两只耳朵再听。 问题:你每次听到的声音都一样吗? 实验结果: 声音可以从各个方向传播,也就是说,如果声音来自右边,你也可以用左耳听见。 为什么: 声音不会同时传到你的两耳。如果声音来自右侧,右侧的耳朵就比左侧的耳朵先听到,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声音传自哪里。如果一只耳朵堵上了,你还能用另一只耳朵听见音乐,用一只耳朵听比用两只耳朵听更难判断声音的出处。 知识补丁 拥有两只耳朵令我们倾听声音时更轻松。这就是我们所形容的一种有声地图,由大脑将每只耳朵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后绘制而成的。 当耳朵被(耳垢,或患耳炎)堵上时,我们会感觉 在有声空间处境困难,比如,难以判断召唤我们的声音或汽车声的方向等等。只有两只耳朵几乎同时接收到同样声音我们才会感觉相同,例如地铁的一些站台,车站四周的墙将开过来的列车的声音从各个方向反射回来,我们就很难判断车是从左侧开来还是从右侧开来。  相似文献   

2.
五、声音游戏一、教学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发声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 耳朵有什么用呢? 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 幼儿:“弹琴声。”“唱歌声。”“朗诵声。”“闹钟声。”“说话声。”“流水声。”“鸡叫声。”“自行车铃声。”“咳嗽声。”“说话声。”教师: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嘀嘀嘀的叫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  相似文献   

3.
本课是在学过《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有关声音的教材基础上进行的。其教学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了解声波传入耳中以后是怎么引起听觉的,教育学生爱护自已的听觉器官。本课教学可按“耳朵的构造”、“耳廓和耳道”、“鼓膜”、“两只耳朵的作用”等步骤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因为有了耳朵,人们才能听见各种声音,包括美妙的音乐和刺耳的噪声。那么,机器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原来呀,机器人也是有耳朵的。机器人的耳朵,通常就是一种“微音器”或“录音机”。不过,现在用钛酸钡的压电材料制成的机器人“耳朵”,比人的耳朵更为灵敏,即使是火柴梗那样细小的东西落地反射回来的声波,也能被它“听”得清清楚楚。如果用这样的耳  相似文献   

5.
学生要完成好英语学习任务,达成英语学习目标,需要家长营造家庭教育环境,进行家庭阅读、亲子陪伴、互动参与等。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家校互助促进英语学习的三个策略。一、“磨耳朵”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养成“磨耳朵”的好习惯。“磨耳朵”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手段。我们把英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声音,另一部分是文字。“磨耳朵”,就是完成声音的输入。  相似文献   

6.
以前外婆带我去商店买热水瓶,总是爱把热水瓶放在耳朵边听听。我觉得很奇怪,便问外婆:“外婆,为什么总要把热水瓶放在耳朵旁边听啊?”外婆回答我说:“听声音可以知道瓶胆是不是好的啊,声音越响说明瓶胆越好。你以后买热水瓶的时候也要听听声音,这样就不会买到质量不好的热水瓶了。”我那时觉得很好奇,只觉得可能是民间传说的秘法。  相似文献   

7.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敏锐的耳朵。靠耳朵,我们聆听了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靠耳朵,我们领略到了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的耳朵经常听到哪些有趣的声音?可以模仿一下吗?(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模仿各种声音:“哗哗”的流水声,“嘟嘟”的汽车喇叭声,“怦怦”的心跳声,“哇哇”的哭声……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里,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有多少熟悉的声音,就有多少我们熟悉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来仔细聆听各种声音并好好感受声音带给我…  相似文献   

8.
《耳朵的科学》一课教学重点与难点有三:1.耳朵的构造(中耳、内耳)。2.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怎样保护耳朵。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排除本课的难点,在讲述耳朵的构造时首先使用幻灯投影,将课文中的图形投影到银幕上,由于投影使图形放大,学生就能清晰地看清耳朵的各个部份,特别是中耳与内耳部份。继而,为了使学生了解“鼓膜的构造及形状”时,出示橡胶制的“耳朵模型”。使学生认识到鼓膜是一块圆型的薄膜,鼓膜后面紧贴着三块听小骨。在讲述“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时,声波使  相似文献   

9.
选择     
“捂住自己的耳朵,并不是拒绝一切声音,那是为了更好地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题记  相似文献   

10.
视唱练耳及其教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要想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真正听懂音乐,就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然而这“音乐的耳朵”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有意识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之后才能获得的。要想敲开音乐的大门,领略“音乐王国的奥秘”,感受音乐的魅力,掌握音乐的内在规律并能驾驭音乐,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接受不同程度的听觉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一、sound作为名词,泛指在自然界中任何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意为“声音;响声”,有可数和不可数两种用法。例如: When the bell sounds,you must come in.当铃声响时,你必须进来。  相似文献   

12.
自习课上,洛霖总是听到耳边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很奇怪,他竖起耳朵仔细听,那声音就消失了。他埋下头去那声音又会响起,好几次,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幻听。洛霖的外公年纪大了,总说他的耳朵里开着一列火车。洛霖曾经闭着眼睛想象着耳朵里开过一列火车的情景。那种轰轰隆隆的感觉的确是很震撼又让人难受的。可,他的耳朵里怎么就落了一只老鼠呢?几次三番,洛霖终于弄清了声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暖车     
“今天的车怎么还不来啊?”“唉,没办法,只得等了。”车站上一片嘈杂,到处都是人们议论的声音。我感觉很烦,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可嘈杂的声音还是灌进了我的耳朵。“嗨,来了来了!”只见一辆88路车朝我们驶来,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我也傻乎乎地跟着往里挤。  相似文献   

14.
有一本书上说:人有第三只耳朵,如牙齿、骨骼等。我半信半疑,牙齿、骨骼真能听到声音吗?我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牙齿是不是第三只耳朵。开始做实验了。妈妈找来一些毛线、一根橡皮筋、一支筷子。妈妈用毛线团塞住我的耳朵,周围的声音听不太清楚了。她再让我用牙齿咬住橡皮筋的一端,用一只手拿着另一端,另一只手用力地拨动橡皮筋。我听到了“嗵——嗵——”的声音。当我取下耳朵上的毛线团,再重复上面的做法时,结果,那“嗵——嗵——”的声音反而变得轻了。我感到奇怪:“为什么塞住耳朵也能听到‘嗵———嗵——’的声音,而且听得更清楚呢?…  相似文献   

15.
他时刻告诫自己:“心中要有爱,脑子要有思想,眼中要有人,耳朵要有声音,嘴巴要有余地,手脚要规矩,成大人,办大事。”。  相似文献   

16.
谁的耳朵最灵敏 一天,爱吹牛的兔子在说大话:“我的耳朵是世界上最灵敏的,几里路外的声音都听得见。”蚱蜢听见兔子的活,不服气地说:“你的耳朵哪能比得上我的?”蛇从洞里钻出来说:“最灵敏的要算我的耳朵!”这时,小黄莺在树上说道:“你们别争了,大家比一比吧!”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1989,(1)
鱼有两套听觉系统,分别感受水下高频声音和低频声音。 鱼的头部没有长着象人或狗等动物那样的耳朵。但在鱼的头部两侧长着叫“内耳”的器官,由于“内耳”是长在头骨里的,所以要感受声音还得要鱼鳔附近的“闻巴”帮助,由“闻巴”将接受到的声音传到  相似文献   

18.
由于几千年的“上智下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统的意义 上,主要指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赐予,并且这种赐予似乎都是教师通过声音方式,从口里“ 讲”或“说”出来的,声音充斥学生周围,“听”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不能 体罚学生了,教育似乎就等于“叫”:教师的讲课声;校长的教导声;班主任的批评声;父 母的唠叨声,特别是,有的班主任坚信:“说你听、你就听,不听也得听”。学生们大多生 活在一个声音世界,在有的教师眼里,似乎一个个学生除了耳朵,什么也没剩下,这句话对 不对,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一声音在传递…  相似文献   

19.
“走进孩子的心灵”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教育成功的奥秘。李老师致力于与学生开展心灵的对话,他对两件事“乐此不疲”:一是找学生谈心——当然更高兴的是学生主动约他谈心;二是用心灵写诗——用“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许多听过李老师讲座,或者看过李老师著作的教师,都热切地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像李老师一样,驾轻就熟地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20.
1.掩耳盗铃.例“将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锱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