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抄书     
从古代起,许多学者就把抄书看作是与读书并重的一种求知方法,难怪他们把抄书干脆叫抄读。清代学者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论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条陈,什么办法呢?是抄书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心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著名作家姚雪垠谈读书体验时,也谈到了抄读的重要。他认为这是做学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看书的时候,发现对自己有用的词句段落,或者是感到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觉得里面有什么问题,就抄下来,或作摘录笔记,或作抄录卡片。可见,不管古人说的“读书必须过笔”,还是今人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都是强调读  相似文献   

2.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读书说白了,就是让我们自己心里有了一个任何的外力挫折都颠覆不了的信心,这就是我对读书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我这个人好读书,闲暇之余也写点文章,偶尔也有几篇所谓的“新闻稿件”,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都没被报纸采用,结果我放弃了。说实在的,我真有些不甘心。正好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自费去参加了培训。学习后,我向栏目编辑递交了一篇稿子。这可是我准备几天写成的,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消息。没多久,乡镇经济版竟采用了我写的文字。——虽说只是摘用我稿子中的一点点儿,只有200多字,但这是对自己写作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自己的名字见报后,我兴奋极了,这毕竟是第一次见报,我真想把这个喜讯告诉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一“豆腐块”文章实现了我新闻写作史…  相似文献   

4.
古今名人大多善于读书,读书讲究方法是他们成就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本”经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的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能清楚,  相似文献   

5.
我觉得,这是我所读到的世界上最幽默的少儿小说。我在读书方面有一点点自负。所以,当张秋林先生向我极力推荐“布鲁诺和布茨系列”丛书,并建议我读一读的时候我吃惊极了,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深感沮丧。我记得自己当时哑口无言,犹如挨了一闷棍似的。之后,我迅速地在网上搜索“布鲁诺和布茨系列”,可非常遗憾的是,网上关于这套书的资料并没有多少。但在一个私人主页上面,却保留了许多人对这套书的怀念和寻找。好书的难能可贵,就在于带给读者永恒的快乐。他们都是三十多岁的人,至今念念不忘当初这套书带给他们的快乐,还在为书中的种种细节的对错而喋喋不休。甚至还有人在为这套书的不可能再出版而绝望。这些人记忆力的清晰程度、认  相似文献   

6.
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的丰碑》,是一本反映希望工程的纪实读物,我反复认真地阅读了。读着读着,有时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有一些情节,感动得我流泪,一本书能出到这个份上,应该说是很大的成功。 那么多孩子还生活在贫困线上,但他们渴望读书;社会上那么多人关心他们,把他们当成明天的太阳托起。这些,都使我十分感动。  相似文献   

7.
白岩松永远是那么知性。他在许多场合的演讲,都能直达人的内心。作为一个媒体人,他用自己的思考,呈现一个智慧而又深刻的人生观察。这一个月正处在厦门的读书月,我是受出版社的"裹挟",来跟大家谈阅读之美,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稍微悲哀的事情。今年中央电视台做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一直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一因为我们遗忘了阅读,所以才会去推广阅读  相似文献   

8.
各位朋友,下午好!在世界图书日前夕,上海图书馆的朋友要我来跟大家见面,谈谈我自己读书的一点感受,一点体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座诸位有我的好朋友,也有我的新朋友,可能大家都对读书感兴趣,可能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频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该怎么读书?或者我们应该读一些什么书?读书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工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每个读书的孩子心中,上清华北大是最高的梦想和追求目标。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上清华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时,单位领导和省直机关工委党校为我提供了上清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的机会,使我可以实现心中的夙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用心灵去感悟清华。  相似文献   

10.
在冬天的一个飘着雪花的早晨,罗伯特·勃朗宁写了一封信:“亲爱的芭蕾特小姐,你那些诗篇真叫我喜爱极了。……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  相似文献   

11.
小蜜蜂在花丛中飞翔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里,我第一次到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访问。走进少儿阅览室,迎接我的是孩子们微笑的小脸,飘拂的红领巾和爽朗的笑声。室內,孩子们围坐一圈,室中有位年愈古稀的老人,正在有趣的讲述高尔基和鲁迅少年时代喜爱读书的故事,他也谈到自己的童年时代,由于家境贫穷,为了借阅一本小人书,他给一家有钱的孩子,瞌了三个响头。接着,他说:“如今你们的读书条件好多了,你们现在有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览室,你们的家庭、学校都有书,你们中间,有谁为了一本小人书而瞌过  相似文献   

12.
译者的境界     
张亮 《中国图书评论》2007,(10):124-127
十多年前,网络还没有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那时一个因伤病不能到处溜达的大学男生来说,有趣、有益而又能打发时光的消遣方式就只有泡图书馆了.我记得自己当时挑了一种偷懒的读书方式:在阅览室按分类号一本本地往后翻.所以,那一年多的时间,我杂七杂八地读了很多书.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要想写好文章,就得读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书读得越多,文章也写得越好。试想,如果一个人知识贫乏,又不愿读书求知识,他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我在这方面深有体会。入伍后,看到新闻干事写文章不费吹灰之力,而我一篇篇稿子投出去,几乎都“泥牛入海”,是何原因?知识贫乏世。我决心读书。几年来,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历史的,还有散文集、杂文集、写作知识书籍等。愈是读书,愈感到自己的不足,愈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边读书边积累资料,案头的资料越…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说一个人记忆力再强,也不如勤做笔记。入伍以来,酷爱读书的我,始终按照“不动笔墨不为读书”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并视阅读时间多少用自己的拙笔做了四个类型的笔记:第一类是读书文摘。读书看报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材料,如知识典故、名言警句,重要论点等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并注明出处。第二类是读书提要,也称提纲。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内容要点,用概括的语句,依次序、有条理地记下来。第三类是读书心得。把读书后的体会,收获写下来,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5.
编读话廊     
出版参考·新阅读编辑部: 我一直认为,女人读书的时候最美。那专注的神情,读到妙处巧然一笑,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众人皆闹,我独静”的状态。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人,虽然没有书卷气,但却喜欢用知识妆扮自己。最近由于工作紧张,很少光顾书店。一日,从朋友处偶  相似文献   

16.
上中学时,我开始偷偷地看一两本文学书,为什么要偷偷看呢?我总觉得一个农村孩子,读书不容易,读出个名堂更不容易。曾记得,在高考临近的那一阵,我还莫名其妙地翻阅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无法回答。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种幸福,读一部人生。听前辈讲,凡读书人初次相会,必有读书人的身份。寒暄,评气候,叙往事,论时事,发感慨…好像无所不及似的。于是,一个微茫的希望在远方闪动,我想用我的笔.告诉世人一些美丽的风景。18岁那年,一首小诗在军区报上发表,当时我觉得自己真是太伟大了。大科学家牛…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其最主要的工作是"编"书.但要"编"出一本本好书,成为优秀的编辑,离不开"读书".编辑家陈原曾经说过,编辑"自我修养的头一条,应当使自己成为'书迷'".  相似文献   

18.
正确地引导未成年子女读书的方法,应该是守住底线的放任自流。创造条件让孩子以读书为游戏,帮助他们寻找阅读中的纯粹趣味。所有认字的人都声称自己喜欢读书,以"大老粗"名号自称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读不读、读什么,仍是一个难辨真伪、未曾深究的话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例牌菜《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人均读书4.39本,比2011年的4.35本多了0.04本,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进步。报告还得出另一个"惊人"的结论:学历越高读书越多,博士生的年人  相似文献   

19.
建议四项     
我喜欢读书, 也感到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买到合适的图书不容易, 因而对出版发行工作常有些想法和希望,也许可供参考吧。一、“文库本”据说,日本有种袖珍本丛书,叫“文库本”,最近几年颇为畅销,形成一股“文库本热”。“文库本”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低廉。如果一  相似文献   

20.
我在今年第4期《出版广角》上发表过一篇读书札记,题为《一个皇朝覆灭的见证》。文中谈到自己作为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在访美的一年中读到过不少西方传教士在华期间写下的书信和日记。其实,这一类著作在欧美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我当时翻阅过的就有《在华半世纪》、《长城的背后》、《四川书简》、《漫游中国》、《中国的乡村》、《一个皇朝的临终痛苦》等厚厚六本。这些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