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围绕体育舞蹈的服饰这一概念,以标题舞服饰融入民族风格元素为中心,分析了服饰在体育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民族风格融入体育舞蹈标题舞服饰的可行性、体育舞蹈服饰融入民族风格元素的必要性等问题,提出标题舞服饰的民族化,将更有利于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和创新,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途径传播闽南文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主要途径如下:将闽南文化中服饰文化及图腾运用在体育舞蹈服饰与配饰中;创作带有闽南风韵的体育舞蹈音乐;将闽南经典传说编撰为体育舞蹈剧目;创编体育舞蹈表演中具备闽南文化色彩的技术动作;探讨在福建省举行的世界性及全国性体育舞蹈比赛中融入具有闽南文化色彩的开、闭幕表演。  相似文献   

3.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西方舞蹈有很多地方都与中国元素相互排斥、相互冲突,不为人们所接受,相关高校又是培养体育舞蹈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体育舞蹈专业人员的需要,为了它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归纳与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高校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我们需要去寻求符合我国高校发展的方式,将“中国元素”积极融入,相互借鉴,不断创新,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我们民族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4.
于淑华 《冰雪运动》2010,32(1):25-29
现代冰上舞蹈的创编中,融入各国文化与民族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在冰上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对于提高我国冰上舞蹈的比赛成绩、促进世界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中华传统武术与民族舞蹈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提出冰上舞蹈运动员在设计与表演中应从内容的来源、节奏的表现、舞蹈的编排、风格的展现等方面借鉴传统武术与民族舞蹈的元素,利于其用精彩的技术动作,深情地演绎出故事情景与音乐感受,使音乐表达与节奏的配合谐调、优美,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征服观众与裁判。  相似文献   

5.
姚正芳 《体育世界》2014,(12):56-58
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国家,是一项极具西方特色的舞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通过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角度去探讨中西体育舞蹈的差异,找出我国体育舞蹈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挖掘西方体育舞蹈发展的重要文化元素,并汲取西方丰富“文化营养”的同成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形独特的舞蹈个性,从而促进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阮家丽 《当代体育科技》2024,(4):189-192+198
该文旨在探讨中国元素在体育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及体育舞蹈的跨文化传播价值。以体育舞蹈作品《黄河》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案例分析、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结合体育学、传播学和艺术学等相关理论,一方面,阐明体育舞蹈编创中的文化融合现象;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体育舞蹈在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元素是体育舞蹈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作品《黄河》在形象塑造、动作编排、空间调度、音乐选取和服装道具设计方面都较好地融入了中国元素,展现出黄河精神及中华儿女英雄气魄,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体育舞蹈作品的中国化有助于塑造大国形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外体育文化交流,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契合新时代语境下增强文化自信的发展规律。鉴于此,应继续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出更多的优秀体育舞蹈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体育舞蹈的构成元素,阐述体育舞蹈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表现力。主要结论:体育舞蹈由体育元素、艺术元素、文化元素构成;体育舞蹈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分为形体表现力、音乐表现力、造型表现力。建议:要进一步挖掘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加深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理解和认识,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和竞技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舞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角度研究,探讨中西方在宗教、音乐、服饰、礼仪、审美文化的异同及其对体育舞蹈的影响.认为应该加强体育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建设,汲取各种有益的文化元素,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形成独特的舞蹈个性,从而促进中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鑫 《中华武术》2022,(3):59-60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社会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多重价值,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本文剖析了体育舞蹈的育人价值,提倡将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校本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校园,并从四个方面阐明了其可行性,旨在为体育舞蹈向校园生活融入,促进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现代性的哲学视野研究我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认为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与西方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在哲学基础与表现上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致使我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遭遇了冲突与危机,并突出表现在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哲学冲突、时空维度和外在表现上。建议以反思的精神构建一种和谐的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共存的中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作者结合体育专业英语的特点,提出体育专业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体育专业学生不仅能学到体育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法,更能提高其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舞蹈与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舞蹈与校园体育文化理论上的分析论述。探讨体育舞蹈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旨在推动体育舞蹈在高校中的开展和发挥其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街舞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丰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街舞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两者的功能出发,认为街舞运动作为一种新的校园体育文化形式,不仅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活跃校园气氛,而且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促进整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对城镇社区体育活动中排舞的推广进行了现状分析,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策略研究。认为排舞深受城镇居民的喜爱,在骨干的带动下发展速度非常快。为了促进创建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希望能得到地方和部门的支持,培养骨干、举办赛事、加大投入让更多的人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广西京族竹竿舞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挖掘竹竿舞运动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并提出一些对京族竹竿舞运动今后发展有利的建议,以此促进京族竹竿舞运动的发展,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对国际文化大都市构建良好体育文化环境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上海体育文化的战略定位、环境建设目标等角度进行战略思考,对上海体育文化环境的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构建和完善上海体育文化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百姓健康舞在江门市各社区推广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百姓健康舞作为广东省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很好地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对社区体育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百姓健康舞融入社区体育后,其自身的文化体系向着健身文化、生活文化、行为文化、娱乐文化和交往文化等方面发生有机的转变,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构建社区体育文化等方面显现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薛浩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996-998
以地域文化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龙狮起源、地域性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解读,追朔地域性龙狮的特定文化渊源,通过不同乡土理念与地域民俗的分析,导出不同地域龙狮运动特点与文化主题,并依托于地域文化主题串编舞龙舞狮套路,形成各地域性的主题龙狮文化。从地域文化特点与龙狮运动的文化形成出发,结合龙狮的主题文化特点,衍生出舞龙舞狮文化的基本特征,其舞龙舞狮文化特征表现为:舞龙舞狮文化的民族性,舞龙舞狮文化的民间性,舞龙舞狮文化的丰富性,舞龙舞狮文化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齐国时期,勤劳智慧的齐国人民谱写了中国体育史上光辉灿烂的一段,描绘出一幅幅神话般的巨作。尚武文化,是体育世界里的一块耀眼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而田猎、赛车、舞蹈、百戏、秋千、飞鸢、投壶、围棋、六博等与尚武并存的许多民间体育活动,构建了古代齐国时期的体育文化,不仅丰富了齐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化传承的理念”,该文针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强调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理念优化的重要性:体育舞蹈的“文化传承”,是中西方文化互促共进的发展需求,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要求。分析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优化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二是构建“四个课堂”的教学模式;三是建立“双向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议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结构优化应当以“四个课堂”为切入点,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科学系统地整合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普修与提高、校内与校外等方面,构建全面立体、供需平衡的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