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毛周体制”说,不仅建国后能成立,建国前也能成立,有了“主要助手”说,“毛周体制”仍有深入研究的意义。“毛周体制”从集体领导及其运行机制的角度,揭示毛周合作的内在本质,其要点在于揭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对党建、特别是对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领导班子,不仅要有“核心”,而且应有“轴心”。“核心”、“轴心”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是集体领导班子建设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2.
再论“毛周体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毛周体制”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领导我们国家的时候” (邓小平语 ) ,中国最高领导层基本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其基本含义是 :以毛为核心 ,周为主要助手 ,毛周合作的组织体制 ;以毛为决策中心 ,周为办事中心—轴心的运行机制。从遵义会议到 1976年 ,各个历史时期及其重大事件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雄辩的事实依据 ;党中央的常委分工提供了组织依据 ;江泽民的“主要助手”说 ,邓小平的“毛周并称” ,毛泽东的“轴心”说 ,以及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党中央的评价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理性认识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说既无献依据,也不能涵盖历史上我党领袖人物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党史研究利少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有三个支撑点:其一是“毛周之间的相互选择”,其二是周恩来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其三是周恩来的政治艺术,因而使“毛周体制”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种观点认为,对“毛周体制”的提法应慎重,应从理性的高度论证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尽可能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对毛合作的教材机制作辩证的分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是毛泽东的主要助手,有客观存在的史实,有胜于雄辩的依据,更有权威的历史结论.因此,那种认为"突出周恩来,置刘少奇、朱德于何地"的悖论是不能成立的,不仅作为"主要助手"说的悖论不能成立,而且作为"毛周体制"说的悖论也不能成立."主要助手"说侧重于周恩来的历史定位;"毛周体制"说侧重于毛周关系,它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的角度揭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它为周恩来历史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地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过程及其运行情况作综合分析,我们就不会得出“‘毛周体制’说违背邓小平‘领导集体’说”的结论。“毛周体制”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属性,是第一代领导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毛周体制”所揭示的宝贵经验,对于落实“三个代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合作关系定性的评价,以“紧密合作,相得益彰”、“但也存在不和谐不协调”较为实事求是;关于毛周合作关系地位、意义、作用的评价,金冲及的观点更具信史底蕴;关于毛周合作关系模式的认识与评价研究,说明人们对毛周合作关系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本质的逐步认识;关于毛周合作关系评价研究中的难点——毛周与毛洛、毛刘关系比较研究的评价,人们对毛周关系是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的关系、“周恩来是新中国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这一塞观事实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7.
雷钟哲 《成才之路》2011,(7):11-I0007
不知道出国留学状况,不知道大学变化,不知道中国高校体制和发展前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来到中山大学访问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大都是“不知道”。因为“这15年来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丁肇中幽默地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这样也就可以在回答其他问题的时候说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理政治国26年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总管家、人民的好总理、新中国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是周恩来理政治国26年的经典评价。1949—1976年,周恩来“贡献最大”说,“三领袖并列”说,20世纪中国“四伟人”说,都一定程度上隐含着对周恩来历史贡献评价欠准确、有缺失,本质上揭示了建国后26年,尤其是文革前17年,毛周贡献如何恰当评价,毛周关系如何深度把握、需要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总是从实验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有“经济特区”,那么,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什么不能有“教育特区”呢? 由“经济特区”的成功,我们想到了“教育特区”。经济发展必然给教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而教育发展也应该服务于经济发展。可是,当经济发展已经走向多元化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却仍停留在“大一统”阶段。这是教育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最大的滞后!当然,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完全一样。但由一元走向多元,由齐头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毛泽东关于革命领导权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一致看法,为他们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毛周合作40多年,至死不渝,原因很多,但实现共产主义之志,走农村包围城市之道,这“志同道合”,才是其中最本质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全部成果可能就是在红军长征前,周毛之间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抉生死、定命运的关键时刻,毛周相互选择对方,这成了毛周合作领导体制的真正起点。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把我叫进他的房间,满脸兴奋、满脸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喜欢我。”我听后轻描淡写地回答他:“那有什么奇怪的?喜欢你的人多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最喜欢你的,还有你的老师、同学,还有咱们楼上的一些小朋友,比如……”我还特意把男女老少的名字列了一大堆。可谁想儿子忙不迭地纠正我:“不是不是,我说的不是友情,是爱情!”儿子此言一出,我倒是笑了。他说有女同学喜欢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他说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喜欢,但此时,“爱情”一词竟也从一个8岁孩子的嘴里说出来,虽然他不…  相似文献   

12.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境界”说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人间词话》中对此问题的表述基本是以实际批评而非理论阐述方式展开,所以要全面把握王国维理论思考及感性体悟到的“不隔”境界,仅追寻他自己的理论思路是不够的。在学本源意义上提出的“境界”说,不仅在理论来源上来自叔本华的“直观”“理念”,在感性体悟上与海德格尔对艺术本源进行探讨的诗学理论亦有相通之处。本主要从这两方面对理论及感悟的“不隔”境界作出较有覆盖力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个案一位母亲说:我的儿子阳阳今年11岁,念小学六年级了,正是功课紧张的时候,却不好好学习,不写作业,现在学习成绩已经后退到了班上的倒数。更可气的是,阳阳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不是玩钢笔,就是在书上乱画,整个儿一个“多动症”。阳阳这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有这毛病,上学以后好了一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琥珀》这课中心思想时,我先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有的同学就从后面读写例话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从琥珀的形成和发现,可以推测到一万年以前的事情:“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当时,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些不妥。但又想,这是书上写的,即使不对,也不宜在同学中提出。就在我犹豫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这种说法不对,不应该从  相似文献   

15.
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对于“刑不上大夫”这句话,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没有注释,教学参考书上的翻译为:“《礼记》中说:‘对大夫不能用刑。’这是说士人不可不保持自己的节操。”  相似文献   

16.
试论希腊艺术中的"模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古希腊哲学的语境出发考察“模仿”,一是“模仿”的源泉,认为“模仿”是希腊人在对宇宙自然的探索中,在不断强化的思辩力量仍未战胜神秘主义的时候分化出来的。二是“模仿”的发生机制和功能,从理论上说,“模仿”是建立在和谐统一的宇宙观下的事物之间的隐喻性的虚拟性结构,具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形而上学倾向。三是“模仿”的差异及效果,“模仿”既不游离自身又不存在查禁问题,对于“模仿”的规定把握也就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7.
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说”的与众不同。小学生从众心理强,别人说什么,他也会跟着说什么。如,教“5”的认识时,当教师让学生举出在生活中数量是“5”的实例时。一学生说:“我有5个苹果。”又有学生接着说:“爸爸买了5个苹果。”“妈妈买了5个香蕉。”……这时教师就应及时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你低头瞧一瞧,抬头看一看。”“谁能和他们说的不一样?”学生就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一个巴掌有5个手指”、“国旗上有5颗星”、“一个星期上5天的课”等等。虽然这几句话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点点…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奶奶可能干了,她不仅是家里的“财政部长”、“后勤部长”,最近还担任了“通讯部长”。所谓“通讯部长”,就是每天把来电话人的姓名记录下来,等家里人回来了向他们汇报。咦,你说我奶奶不识字,更不会写字,怎么能记录这么多人名呢?我告诉你吧。这天放学回家,我一进门便看见奶奶坐在电话机边,在纸上写着什么。晚上吃饭的时候,奶奶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爷爷说:“对了,今天有个人打电话给你,他姓……什么来着?等会儿,我去查一下。”说着,奶奶转身进了里屋,不一会儿拿来一个小本子,她看了看说:“噢,对了。叫‘余有波’。”“咦,奶奶不是不识字吗…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没有翅膀的鸟儿飞不上无垠的蓝天,没有目标的水手到不了梦想的彼岸。我说,有了飞翔的翅膀,有了梦想的彼岸,还应有从起飞的那一刹那到到达彼岸整个过程的坚持。高中时,“北大”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意义。可以说,它既是我彷惶时的指航灯,也是我懈怠时的强心剂。有阳光就会有  相似文献   

20.
张薇 《教育与职业》2003,(12):43-45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发生冲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说“不”。怎样说“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家长的成功做法。美国家长何时说“不”父母必须明确何时何地说“不”,以下是四种必要的时候。(1)当孩子们的健康或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地该说“不”很明显,当孩子们想吞食含铅的墙壁涂料碎片,尝一尝他在垃圾堆里捡到的有毒物质,或者在繁忙的停车区跑来跑去而不抓住妈妈的手时,父母们必须说“不”。当孩子前上学期间想晚上熬夜看电视或看成人电影时,也应该对他们说“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