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逐渐成为乐坛的发展趋势。中国风渗透着中国古典韵味,备受听众喜爱。本文阐述了"中国风"的内涵、特征以及在流行唱法中的发展状况,结合典型"中国风"音乐作品的实例,科学分析了"中国风"流行歌曲的优势以及缺点,希望能对音乐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中国乐坛,"中国风"很流行,具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也越来越盛行。本文以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分析、理解为目标,从歌曲歌词、歌曲唱腔两个方面叙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风格特点。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出现是必然的,它将会得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代流行歌曲曲风中"中国风"盛行的这一现象,对流行歌曲"中国风"在现当代的起源和发展,作出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力图理清头绪,找出当代流行歌曲对以唐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之处,以启发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走向,给当代创作词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戏曲元素出现在流行歌曲之中。这股"中国风"愈演愈烈,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将戏曲融入到流行音乐中去,这种现代与古典的激情碰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让人们爱上了这种新音乐。  相似文献   

5.
高倩茜 《时代教育》2012,(5):219-2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流行歌曲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在流行歌曲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风元素。中国风让歌曲创作的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使音乐创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地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音乐审美思想与欧洲音乐审美思想的讨论,挖掘音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分析"人文精神"的发扬光大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将立足点移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来.这种"引导和帮助",需要在"三观"教育的功能、途径和内容等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三观"教育的功能,是训练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确立对实践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科学批判精神,帮助大学生思索人生、规划生活、塑造理想人格."三观"教育的途径,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而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则是"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这块土壤,现在的流行音乐也在将现代的音乐元素和古典文化艺术元素相结合,比如出现了"中国风"这一流行音乐风格。本文就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和创作风格的传承进行简要叙述,也对"中国风"这一流行音乐风格的出现和特点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9.
阚宗继 《儿童音乐》2008,(10):58-61
流行歌曲,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洪水猛兽",可中小学生一直是偏爱流行歌曲,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上学放学的路上,你能听到学生哼着的总是流行歌曲,甚至在每年的校园歌曲比赛上也听不到民歌风的艺术歌曲,取代的是各种风格的通俗和摇滚乐。流行歌曲凭着它对感情的真挚呼唤,对感性生命的生动表现,凭着它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风"设计已蔚然成风.08奥运的精彩开幕,使中国风设计找到了新的坐标和起点,也让令世界着迷的中国符号更加深入人心.本文从"中国风"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入手,对"中国风元素"与产品设计的关系、"中国风"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明确"中国风"设计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流行歌曲产生的背后有其深厚的历史成因。学堂乐歌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奠定了流行歌曲产生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为流行音乐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方向。中国流行歌曲的发源地上海是个兼容并蓄的开放港口城市,工商业发达,为流行音乐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通过自身的经历和积累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对于青少年实际生活中的各类问题都有详尽的指导。大学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最终阶段,有必要以"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来影响、指导其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结合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主要现实问题,合理运用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可对当代大学生完善人格思想、提升修学效能、明确婚恋自由、摆正职业定位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尹强 《文教资料》2015,(2):114-11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既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主体人格的重要途径,又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生长点。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仁、本、信、义、和、同",形成高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性互动格局。这既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繁育 《考试周刊》2014,(38):178-178
让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要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例,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必要.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人格魅力,培养创新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可以从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营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大众传媒作用等方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文章探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无机功能材料"课程为例,提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章超 《考试周刊》2014,(12):32-33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利用潮流的影响力和偶像崇拜心理,以方文山填写的中国风流行歌曲歌词为载体,可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在当前社会中,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塑造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指出了传统文化在塑造大学生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尝试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应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当中,以培养当今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和积极品格。  相似文献   

19.
佛教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今大学生对佛教文化了解甚少。在当代大学生信仰匮乏、理想迷茫的背景下,对佛教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进行深度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吸取佛教文化资源,以更有效地塑造大学生思想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需要理论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的运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的重要心理学方法,通过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反映青年学生的各方面需要,耐心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高层次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精神牵引和灵魂塑造,以此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