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调查分析 据网上调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青少年网民数达到1.67亿。与2007年相比,中国城乡青少年网民占比的差距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青少年网民占比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中西部青少年网民增长迅速,增速分别达到了89.5%和73.1%,2008年共有3590.1万中西部青少年成为新增网民。  相似文献   

2.
薛之砚 《学习之友》2012,(10):24-24
全世界每四个网民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网民,而每十个中国网民中就有八个在40岁以下。互联网一代并不是非主流,而实际上,网络社会正是青年生活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中国网民参与政治讨论的影响因素,可以精准施策、合理引导政治讨论,促进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转化为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2018)结果,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中国网民政治讨论现状,以个人社会特征、网络媒介影响、政治社会心理三个维度为自变量,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考察影响网民参与政治讨论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个人社会特征、网络媒介影响、政治社会心理影响网民参与政治讨论。媒体普及化的时代,网民对政治讨论更加便利,应精准施策,规范网民政治讨论,引导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转化为制度化政治参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民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413名大学生网民的调查,勾画出当前大学生网民群体的上网习惯、目的和对网络的认知状况。据分析,网络的学习功能未被充分利用、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认知上的误区是当前大学生网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做好校园周边网吧环境的整治工作,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力度,加快针对网络犯罪的立法进程,开展网上道德行为教育,构建网络主流文化,塑造网上精神家因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春季发生了三个网络事件——“张殊凡事件”、“艳照门事件”、“西媒辱华事件”。在此三个事件当中,网民以强有力的群体行为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同时也将如何规范网民群体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论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青少年网民带来丰富知识、信息的同时,网络中各种消极因素以及青少年对待上网的不正确态度等也导致了青少年网民出现诸多心理问题。本着重对青少年网民常见的主要的网络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特点等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进入中国十五年,网民近三亿之际,梳理中国的网民群体,分析网民结构。中国网民还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网民受网络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和担忧的焦点问题。从网龄、对网络的认知、以及网络的使用等方面,解析成熟网民的特征。通过网民自我教育、媒体联合教育、学校系统教育和家庭配合教育,提升网民的素质,进入成熟网民行列,趋利避害,科学高效的运用网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当下中国网民意识教育滞后,网络谣言四起,个别人和个别群体趁机以制造谣言作为非法营利手段,阻碍了我国网络信息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加强中国网民意识教育,对中国网络信息道路的畅通和公民理性爱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加强网民责任意识教育和网络信息工程建设以及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力三个个方面来探索提高网民素质的途径,对解决当下网民意识教育滞后问题具有突破性进展。加强网民意识教育,切实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对网民理性爱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连日来,许多网友对新任教育部长履职以及关心的教育问题,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我认真阅读了这些网民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受教育,非常受启发,也非常受鼓舞。”袁贵仁用了三个“非常”表示。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CNNIC)2004年11月15日公布的第十三次CNNIC调查结果,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4.1%,其次是18岁以下(占18.8%)和25-30岁(占17.2%)的年轻人,统计表明30岁以下的网民已达70.1%,这一部分网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少年。由此可见,在当今网络潮流中,青少年一代已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因特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网络使网民享有自由传播的权利时,网民责任和素养则成为当下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网络品质的一个重点。文章提出网民在网络传播中的责任问题,并结合已有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分析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供了一些当前网民应着重培养的责任与素养。  相似文献   

12.
网络作为一个产业,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实现资本重组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经营方式的更新,庞大资金的积累,已成为当前网站建设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通过网民数量与收费保证、网民分流与提供优质服务、资本积累与行业发展、传播水平的提高与经营管理的改进这四个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内容收费对网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拓新资源,建设精品栏目,增强频道服务功能,提高信息的可利用率和可看性等,是实现网站内容收费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9,(3):33-33
关键词读解 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现象严重将导致教育不公平,而教育不公平又将导致社会不公平,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有网民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把所有公办义务阶段学校全部社会化,人事权统归一个部门主管,这是均衡教育资源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只要做到三个统一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下的论坛跟帖为网民的互动和意见的表达提供了一个直接有效的传播平台,但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各种言论的情绪化和非理性化也凸显出网络环境净化的必要性和网民媒介素养提高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北外香水女生”一事的论坛跟帖分析,就如何提高网民媒介素养问题从三个方面——媒介因子、社会因子、个人因子阐述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童 《教育》2007,(9S):42-4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到1.62亿,其中4430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光是学生网民就占了36.7%。面对中小学生个人拥有手机数量越来越大的现状,不少学校纷纷制定措施,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管理和限制。专家认为,手机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聊天、考试作弊等问题的产生,此类“校园手机族”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涉官事件中网民"仇官"情绪态势和诱因,以辽宁兴城市城建局副局长和黑龙江同江市公安局副局长被杀这两个事件为个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跟贴中网民态度倾向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网民态度明显"一边倒",网民"仇官"情绪在两起事件均得到呈现,并且网民"仇官"情绪不因事件和载体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媒体新闻报道角度、网站跟贴管控方式、网民从众心理及网民群体内部分化机制等都会加剧网民"仇官"情绪。  相似文献   

17.
传统伦理中的“大学之道”思想对今天的网民道德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纲领”指明了网民道德建构的总方向,具体转化为复明既有的现实道德、“亲”网上和网下的所有人、构建网民道德的最高境界三个方面。“八条目”是网民道德建构的具体环节,重点表现为网民诚信、慎独、忠恕德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脑网络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群体,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是令人忧虑的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03年1月),25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4.9%.而18岁以下的网民则已经增加到17.6%。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对其身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消除或缓解这些负面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网民监督已经成为我国民主监督的一种全新形式,成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成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自然也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在对若干典型事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拟就网民监督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的到来,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给人类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也必将对教育事业和学校德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1月我国网民已达3370万人。在这庞大的网民队伍中,由中小学生组成的小网民已占网民队伍很大比例,这就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原来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网吧”现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人疾呼网吧危害青少年,应尽快采取防范措施;有人认为网吧发展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更多人主张以法律为武器,规范管理,促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