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果鉴定     
行星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研究由我院机械传动研究所刘继岩研究员承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项目"行星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研究",于2000年7月1日通过了专家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以某电动汽车行星齿轮变速器为例开展振动特性研究,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变速器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内部激励的角度分析行星级齿轮副的振动状态;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齿轮微观修形最佳方案;通过优化对比可知,修形后的齿轮改善了轮齿的啮合状态,明显降低了系统的声振响应,为变速器振动、噪声与声振粗糙度(NVH)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结构连接部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利用螺栓连接质量系统进行实验平台搭建,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和响应预测,并讨论了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识别问题.首先,通过不同的基础激励完成系统的正弦扫频实验及模态测试,以研究集中质量的刚体运动.然后,基于谐波平衡法原理,利用不同基础激励下的振动测试结果,对不同激励力下的连接部非线性进行识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连接部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力可以通过多项式的形式表达和逼近.识别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力可对螺栓结合面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反映由于连接部接触引起的振动非线性,以及峰值频率偏移和阻尼硬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谐波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实验模态分析法测定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原理,实验方法及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特点,为对谐波齿轮传动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弹性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大挠度薄板的自由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具有粘滞阻尼的Winkler地基上四边自由受简谐激励的矩形板的偏微分方程组,找到了满足所有边界条件的近似挠度函数,利用Galerkin方法把偏微分方程表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用常微分方程表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在KBM法的基础上,引入谐波平衡的观点研究了弹性地基上四边自由无阻尼矩形板自由振动,应用Hamiltonion函数研究了系统能量与周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微推进器作为微小卫星在轨运行的核心部件,对其推力大小的精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克服传统机构存在诸如平衡不稳定、响应慢、需要克服摩擦力等不足,一种基于枢轴承的钟摆型推力测试系统被提出用于微推力测试。首先,建立了该测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阶跃响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响应曲线出现超调、震荡等不稳定的现象。为改善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双线性法设计了一动态补偿滤波器,并建立了包含补偿的测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动态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构显示固有频率由2.2提高到3.32Hz,阻尼系数由0.02提高到0.707,有效改善了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ANSYS的高速包装机的椭圆齿轮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椭圆齿轮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椭圆齿轮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椭圆齿轮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和对应振型。该方法和所得结果为动态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椭圆齿轮系统的动态响应计算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面齿轮-圆柱齿轮两次分流传动系统的特点,建立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开展圆柱齿轮-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的振动功率流特性研究。根据该模型采用两次动力分流传动来研究其振动特性,传动系统输入级采用面齿轮分流传动,同时实现换向和动力分流;相对于行星齿轮传动输出而言,采用圆柱齿轮分流及并车传动。仿真结果显示转速升高会显著提升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中频段的功率流峰值;较大的误差幅值对应较大的振动功率流输入,尤其是中频段和低频段处的功率流峰值增加明显;传递功率对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的振动输入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频区段。研究结果揭示系统重要参数对振动输入功率流的影响规律,为直升机面齿轮-圆柱齿轮两次功率分流传动新构型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动力学特性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针对传统PI控制的滞后性和动态响应性能较差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递归模糊神经网络PI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速度控制器的实施方案,利用蚁群算法优化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隶属度函数参数和网络权值系数,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快,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动、静态特性均优于传统PI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基础-结构耦合系统受地震作用的动力学方程为基础,考虑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地震激励特征,研究基础-结构耦合系统受地震作用的组合共振问题。利用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求得系统三频率组合共振的响应曲线,并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阻尼系数、地基参数、非线性因子和小参数等对共振的影响。计算结果可用于基础一结构耦合系统的动力设计。  相似文献   

11.
弹性连杆机构的分数共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柔性构件大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用多尺度方法研究含内共振ω2≈2ω1的弹性四连杆机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分数共振及其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取差速器齿轮机构在多体动力学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某款轿车使用的差速器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绘图软件UG建立该差速器结构模型,并导入到ADAMS软件中,根据齿轮接触理论,添加合适的约束与载荷,建立齿轮机构刚体模型。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在ADAMS软件中建立行星齿轮的柔性体模型,从而得到差速器传动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直线行驶和转向两种工况下的力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工况下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接触位置的最大应力分别为377.15MPa和849.11MPa,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同时也得到了实际工作中行星齿轮应力最大的10个热点。这为后期齿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声场中泡群的非线性振动和谐波响应研究是气泡空化动力学的基础问题,本文研究了球状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气泡的谐波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球状泡群中,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抑制气泡振动,改变气泡振动频率,不同位置处气泡的非线性振动存在一定相位差,气泡的非线性振动强弱取决于驱动声场的声压振幅、驱动频率、单个气泡的初始半径、气泡数量等因素。球状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会激发次谐波、高次谐波和超谐波等谐波信号,谐波的种类和强度取决于泡群中单个气泡的初始半径、泡群中的气泡数量和驱动声压振幅、驱动频率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接触系统结合面的动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单自由度强迫非共振法,采用振动测试系统进行谐波激励,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可得到接触两物体的等效接触刚度和等效接触阻尼。为说明该方法在实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给出了2个应用案例,即O型橡胶圈柔性支撑系统和"锭轴-卷装-接触辊"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实验测试。该方法为复杂的刚-柔耦合接触系统提供了一种测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非线性地基上圆形薄板受简谐激励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按照弹性力学理论建立非线性地基上圆形薄板受简谐激励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振动方程,该方程是马休型方程。应用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求得系统主参数共振的近似解,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阻尼、地基系数、几何参数等对共振响应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斜齿轮啮合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时变刚度、齿侧间隙和啮合误差的情况下,建立了十自由度斜齿轮非线性振动数学模型。以斜齿轮结构参数作为灵敏度分析参数,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斜齿轮系统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对齿轮质量、支撑刚度和支撑阻尼的灵敏度。结果表明:主、被动轮横向(y向)振动对各参数敏感度较低,横向振动(x向)与被动轮扭转振动对质量参数、刚度参数、阻尼参数较为敏感,被动轮扭转振动受到阻尼的影响很大,灵敏度在扭转振动固有频率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包装件跌落冲击和简谐位移激励的受迫振动为例,依据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进行一系列实例仿真,仿真结果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动态响应以及阻尼、弹性系数、激励频率等对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该方法使复杂的、理论性很强的包装动力学教学变得简单和可视化,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中发展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系统周期响应的新方法:遗传迭代法.并利用其求解了杜芬方程稳定状态下的上调和近似解,将此近似解作为其稳定瞬变过程动态方程的初值.研究了在不同阻尼系数下杜芬方程趋于稳定的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由于自身传递特性优点,广泛用于各种大型旋转设备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船舶、风力发电等设备,但其运行条件复杂,因此一旦发生故障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快速准确对行星齿轮平台不同位置故障进行诊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结合科研项目及研究生课程"机械振动""转子动力学"的内容,设计了一种行星齿轮教学实验平台,可用于行星齿轮不同位置故障诊断研究工作和研究生教学工作。通过对实验平台的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故障及无故障情况下的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对比分析,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从而验证了设备能很好地用于科研及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考虑气膜刚度、阻尼分布特征与非线性性质的浮动系统动态特性综合分析的近似模型;给出了浮动系统固有频率及其变化特性的仿真测试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