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分裂动荡,战乱不已的历史时期。募兵,在世兵武力衰退的情况下得以广泛运用和迅速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极为重要的军事力量。研究这一时期募兵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募兵制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刻影响。本文拟对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化及募兵概况作一阐述。一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军阀兼并日益加剧,战乱频仍,黎民涂炭,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死丧流亡之民无计其数。此问题在中原地区反映地特别突出。在黄中起义和镇压  相似文献   

2.
孙立群 《历史学习》2009,(12):27-27
士族是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特殊阶层。在数百年间,士族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常称魏晋南北朝为士族社会。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文化方面突出表现为文学的自觉和史学的独立。文学和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文史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分野。文史分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间历经反复,但各自独立并最终分道扬镳,确实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个时代在中国文学、史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史分野问题进行了考论。  相似文献   

6.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频繁更迭、战乱频发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工作的开展能够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由韦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魏晋南北朝考古》一书,是一部系统的魏晋南北朝考古论著,  相似文献   

7.
现行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第三编第二章叙述了魏晋南北朝部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也可说是“乱世”。但在这个时期,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不断走向融合,社会经济迂回曲折地仍在向前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有新的成就。这些为隋唐统一封建王朝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本文就这个时期中几个重要问题略加论述,以供参考。一、关于曹操及其评价曹操是三国时代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他出身于宦官家庭。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军阀割据混战,生产破坏,生灵涂炭。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曹操是一个有才能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实行了一些与别的军阀不同的政策。主要有:(1)抑制豪强。曹操二十岁任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个文学多方面酝酿着新变的时期,对唐代文学有很大的影响.孟浩然的诗歌,正是在接受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广泛地吸取魏晋南北朝作家的种种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风格,成为盛唐诗坛上首树一帜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最为频繁的时代,政权更替带来的社会动荡,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文化冲击与碰撞,造成了此期丧葬文化在观念、仪式、形态等方面的迅速变革,加上战乱、动荡、政权交替、移民等使当时文献资料灭失,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者寥寥。叙述、建构和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文化,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从通史、生活史再到民俗史,从宏观叙述研究层面,勾勒了百年来魏晋南北朝丧葬文化研究的全貌,为魏晋南北朝全景式丧葬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是楚辞学的初兴期,"经学"占统治地位,出现了许多解经大师。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佛学的兴起,汉儒学独尊的一统局面被打破,人们直言不讳地肯定其文学的价值。从文献学的角度探讨魏晋南北朝人的《楚辞》研究,得出结论:魏晋南北朝人研究《楚辞》其文学意识明显的逐渐增强,他们经历了魏晋楚辞学研究文学意识的觉醒,南北朝时期楚辞学研究文学意识的高涨,和最后达到楚辞学研究中文学意识的成熟三个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完成了《楚辞》研究从两汉"经学"到以后文学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学官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教育,旧史诸志中没有专门的记载,散见于史传中的史料也鲜有人作专门整理。在一般人心目中,这一时期近四百年的历史充满了战乱和灾荒,文化教育事业似乎无可足取。其实,魏晋南北朝各代,各族统治者不仅对中央太学及国...  相似文献   

12.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经历了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过程中新旧质素的交替变化,其中所蕴藏着的丰富而生动的称谓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全面梳理,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大致可分为祖辈称谓、父辈称谓、平辈称谓、子辈称谓、孙辈称谓五类,从共时分析和历时比较的角度,重点考察这个时期产生的新词新义,探讨新词新义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和语言内部机制.为汉语史和称谓词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和亲次数众多,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有很大特点。第一,开放的通婚观念导致魏晋南北朝和亲繁盛,且涉及众多政权、民族;第二,魏晋南北朝和亲受少数民族婚俗影响大于汉唐统一时期;第三,魏晋南北朝和亲通婚的政治层次比汉代和隋唐高;第四,隋朝与后梁皇室通婚是唯一一次汉、汉和亲,成为分裂时期汉族政权间关系的特例,是南北统治集团中高门大姓的联合,有助于减少统一的阻力。总之,和亲各项主要特征在魏晋南北朝已完善齐全。魏晋南北朝和亲不比汉唐逊色,而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校古籍研究所所长穆克宏教授研究文学史史料学的专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已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种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的著作问世。这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填补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研究的空白。 此书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一、论述系统,内容丰富。本书共分八编。按时代顺序论述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的文学史料;鉴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又将南北朝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之史料,分专章论述。横切与竖切结合,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不仅广泛地汇集了文学史料的版本目录,而且对史料加以鉴别、评述,有的还撰写了内容提要。对于一些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也作了介绍,对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者大多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导致了当时北方社会经济生活的“倒退”和“逆转”,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北部的经济生活竟倒退了两千年”。本文则认为,从总体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并没有造成历史的大倒退。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大分裂、大融合的特殊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异样的特点,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逐渐家族化,出现了以王氏、谢氏、袁氏、张氏、颜氏、何氏、范式、沈氏等为主的作家家族。这些世家大族因其显赫的政治地位及世代沿袭的家族文学氛围,培养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另一方面,它们的存在也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并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一系列理论性的指导,为隋唐文化大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图书传播对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文学繁荣又推动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与传播。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传播的特征、图书传播的主要方式以及图书传播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三个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图书传播与文学发展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次研究选取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一些勇武女性形象作为案例,分析古代文学中的勇武女性形象,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勇武女性形象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中不能忽视的美丽风景。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拥有张扬的个性,有着追求和平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努力捍卫尊严,维护孝道,她们勇武的形象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为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出现女性勇武形象的原因,分析文学中勇武女性形象的类别,以期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指导文学发展和文学进步。  相似文献   

19.
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统治阶层,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学者们在以往用经济和阶级为视角研究士族的基础上,又用个案、地域、文化、婚姻等视角对士族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对魏晋南北朝士族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道教从东汉末年初创到魏晋南北朝正式形成,乃至隋唐宋元兴盛,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仅就早期道教组织及其经典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