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历月份的名称,除了按自然数顺序表示以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别称。譬如:一月别称“正月”、“陬月”、“端月”、“孟春”;二月别称“如月”、“杏月”、“仲春”;三月别称“月”、“桃月”、“季春”;四月别称“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五月别称“皋月”、“榴月”、“蒲月”、“仲夏”;六月别称“且月”、“荷月”、“伏月”、“季夏”;七月别称“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八月别称“桂月”“壮月”、“仲秋”;九月别称“玄月”、“菊月”、“季秋”;十月别称“阳月”、“小阳春”、“孟冬”…  相似文献   

2.
新编中学文言文课文的注释有着少许疏漏和失误,是需要加以补正的;还有一些原注并无大的错讹,但似乎未能尽善尽美,是可以进行补充的。如:“或”即“常常”、“往往”;“必以情”,即“必以诚”;“用”当解作“因为”、“由于”;“执辔”,即“拉着马缰绳”;“弗之怠”,即“不懈怠;之,结构助词,无实义”;“清角吹寒”当释为“凄清的号角吹来寒意”;“中庶子”,即“君王的家臣”;“封”,即“筑土为坛以祭天”;“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作者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并非叹老嗟卑的牢骚;“夺”当释为“改变”;“与”,即“赞成、同意  相似文献   

3.
1、“莫名其妙”也可写作“莫明其妙”;2、“故步自封”也可写作“固步自封”;3、“丢三落四”也写作“丢三拉四”;4、“发人深省”也可写作“发人深醒”;5、“唾手可得”也可写作“垂手可得”;6、“不假思索”也可写作“不加思索”;7、“晴天霹雳”也可写作“青天霹雳”;8、“赏心悦目”也可写作“爽心悦目”;9、“长篇累牍”也可写作“连篇累牍”;10、“满目疮痍”也可写作“满目创痍”;11、“隽秀婀娜”也可写作“俊秀婀娜”;12、“风驰电掣”也可写作“风驰电击”或“风驰电赴”;13、“销声匿迹”也可写作“消声匿迹”;14、“黯然销魂”…  相似文献   

4.
《浙江教育科学》2009,(6):F0002-F0002,F0003-F0004
义乌市实验小学的“快乐阅读”,借鉴“文化”、“艺术”、“生活”、“现代”和“生命”等因子灵动地演绎着小学生的读书之路,“诵·读·悟·行”四结合的阅读过程将读书活动变成“人文对话”的精神套餐,构建了家庭书架、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三级书架”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型世言》中“臂上焚香”、“把”、“老爷”、“嫂子”、“老妈/老妈官/阿妈”、“脚跟头人”、“人材”、“俏花”八条词语未被解释,其义当为:1.“臂上焚香”,把物用钩针挂在臂上去烧香;2.“把”,嫁娶;3.“老爷”,对出家人的尊称;4.“嫂子”,对所爱女子或妻子的爱称;5.“老妈/老妈官/阿妈”,对妻子的泛称;6.“脚跟头人”,熟人;7.“人材”,女子的姿色;8.“俏花”,用珠穿缀而成的花状头饰。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道德教育观比较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先秦诸子的道德教育观各有千秋。在教育目的上,儒家以培养仁智合一的“贤人”、“君子”为己任;墨家主张培养“贤士”、“兼士”;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自然归真的独立人格;法家的培养目标是“名成于前,德成于后”的“耿介之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仁”、“智”、“勇”;墨家是“兼爱”;道家是法自无为的“道”;法家则是“法”、“术”、“势”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儒家持性善论,主张教师言传身教;墨家认为“有道劝以教人”;道家则主张民主平等的交流;法家因信人性本恶,故力主以法为师。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学”、“行”、“思”的结合;墨子主张“学”、“行”统一,以“行”为本;道家主张后发起人,白化自正;法家主张“以力致功”,反对空言。  相似文献   

7.
音译词给汉语言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一般地说,它都有一个原本的意思。例如:苏维埃,意为“代表会议”;克格勃,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普罗,意为“无产阶级”;布尔乔亚,意为“资产阶级”;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维吾尔,意为“团结”;回纥,意为“团结、联合、协助”;  相似文献   

8.
目前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把韵母“ie”、“üe”的读音教错了 ,他们把“ie”、“üe”中的韵腹“”误读作了“e”。读错的原因有二 :  一、不知道韵母“ie”、“üe”就是韵母“i e∧ ”、“ü e∧ ”。e∧ 用于单独注音只有一个叹词“矣欠”。 e∧ 的主要用途是与 i、ü组成复韵母。它与 i、ü结合成复韵母后 ,要把头上的“∧”去掉 ,写成ie、üe,因为 i、ü不同单韵母 e结合 ,所以 e、e∧ 不会相混。但实际上 ,许多教师都把“ie”、“üe”中的韵腹“e∧ ”误当作了“e”,而将韵母“ie”、“üe”的音读错了。  二、不会发韵母“e∧ ”…  相似文献   

9.
一、通过读音辨析许多汉字尽管读音相近,但是它们的声、韵、调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只要能正确读出这些字的音,就能辨析这些音近字。如“叹为观止”的“止”读zhi,而“之”读zhi;“直截了当”的“截”读jie,而“接”读jie;“气概”的“概”读gai,而“慨”读kai;“辍学”的“辍”读chuo,而“缀”读zhui;“掂量”的“掂”读dian;而“惦”读dian;“戍边”的“戍”读shu,而“戊戌”读wuxu。二、借助形旁辨析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时则训》部分语辞或可商榷:“总至”之“总”当以“多、众”之训为是;“元日”之训,《汉语大词典》当补“甲日”即每旬首日之释;“省妇使”谓“减省妇事”;“毋浇灰”之“灰”字不误;“培户”与“俯户”、“坏户”、“坯户”音义皆同,谓以土增益穴之四畔,使通明处稍小;“宾雀”之“宾”当属上句,作“候雁来宾”,“雀”当属下句,作“雀人大水为蛤”;“湛焙”为酿酒之重要工序;“处必掩”不必据《吕氏春秋》改作“处必弁”;“夏晦”当作“夏海”;“令正”当“令止”之误,亦作“令疵”、“令支”等,为“北海胡地”。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但这样的“开放”、“自由”都是相对的,绝不能理解成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命题中的“以××为话题”、“以××为写作范围”、“所写与××相关”等语句本身就隐含着“扣题”、“范围”、“有关”等要求,所以写话题作文也往往要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否则一味地“天马行空”,很可能闯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
商场与战争有其相通的共同特点,以《孙子兵法》的智慧,精神指导商业实践,有如下要点:一、知彼知己,以“知”制胜;二、推陈出新,以“新”制胜;三、谋在人先,以“谋”制胜;四、合纵连横,以“交”制胜;五、奇正相生,以“奇”制胜;六、兵贵神速,以“快”制胜;七、以战养战,以“借”制胜;八、灵活多变,以“变”制胜;九、智勇双全,以“勇”制胜。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道”,“孔德”、“常德”,玄德”,是老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朴”、“婴儿”,是老子的最高道德理想;“无为”,是老子道德思想的基本原则;“无知”、“无欲”、“无争”,“知足”、“守柔”、“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的道德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汉语的某些词在古代含有相反的两个意义。例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我们以“治”去解释“乱”,这在训诂学上称为“反训”。古代汉语中这类词确实不少。“逆”有“违背”义,又有“迎接”义;“离”有“相连”义,又有“分开”义;“舍”有“存留”义,又有“弃去”义;“贷”有“借与”义,又有“求借”义;“假”有“暂时求取”义,又有“暂时给予义”;“借”有“暂时求取”义,又有“暂时给予”义;“受”有“付予”义,又有“承接”义;“息”有“灭”义,又  相似文献   

15.
(1)生字读音 修订后教材的所有生字均依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1985年12月修订,1986年版)注音。如“往”原有“wáng”和“wàng”两读,现统读“wǎng”;“骨”原有“gū”、“gǔ”、“gú”三读,现除“骨碌”、“骨朵”读“gū”外,都读“gù”;还有“迹”、“绩”原都读“ji”,现统读“ji”。 (2)数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四川方言词义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方言词“纠”、“纠纠”;“娄”、“娄溲”;“能个”、“浪个”、“朗个”;“敖”、“恶躁”;“便’、“便嘴”;“走票”、“颩”之义逐条训释。  相似文献   

17.
2.其他声母①普通话中有一类零声母的字,天津话把这些字的声母读成前鼻音(n-),例如:“哀、挨、矮、霭、爱”;“安、按、岸、案、暗”;“肮”;“熬、袄、傲”;“欧、藕”;“俄、鹅、蛾、额、恶”;“恩”. ②下列几类例字,普通话声母为(r-),天津话却将其声母读作(y-),例如:“然、燃、染”;“瓤、嚷、让”;“饶、绕”;  相似文献   

18.
Fashion English     
英语“加、减、乘、除” 的来历英语的“加”叫add,来自拉丁语addo,ad即“to”; do“put”合起来即put to,也就是“加上”。减,英语subtract,来自拉丁语的subtractus;sub即“away”;tractus “taken”。“减”就是“take away(去掉)”。“乘”叫multiply,来自拉丁语的multiplico;multus是“many”的意思;plico, “fold(倍)”,multiply即“manifold(多数倍的)”。“除”叫divide,是“分开”的意思,来自拉丁语的divido; di即“apart”;vid-, “separate”.另外两个数学上常用的词plus(“+”号),minus(“—”号),也是从拉丁语…  相似文献   

19.
走出了考场,就是走出了昨天的梦境。七月,我们放飞心情! 不再去记“七大洲”、“四大洋”,也不再管“诸子百家”、“战国七雄”;暂且告别了,“牛顿”、“达尔文”、“门捷列夫”;还是再见吧,什么“ABC”、“之乎者也”、“解析”和“求证”……打开录音机,让空气中洋溢天王、歌后的乐音;手握遥控器,把视野带入孙悟空大战圣斗士的画屏;翻开炙手可热的小  相似文献   

20.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兼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后,丞相王绾(wan)与廷尉李斯等人建议秦王政以“泰皇”为名号,嬴政决定“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称为“皇帝”。总掌全国行政、立法、司法、财政和军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从此成为历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专用尊号,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其命为“制”,其令为“诏”。至西汉时再作修定和补充:天子正号为“皇帝”,其自称为“朕”,臣民称之为“陛下”;其言称“制”、“诏”;史官记事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称“乘舆”;所在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后亦称“省中”;其印章称“玺;”;所至称“幸”;所进称“御”;其命令一为“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