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竞艺武术是一种文化启迪、文化思考、文化实践,是对“常态”武术文化的“变态”,只有不断地实施“变态”,才有文化发展的可能,否则武术文化总是在传统面前裹足不前,日现“病态”,被时代淘汰。实际上,武术自古以来就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拥有生存的巨大能量。同时,“变态”后的竞艺武术文化拥有雄厚的社会基础,这是武术文化不断弘扬和扩张的根基。只有适应、引导和满足社会变迁的需要并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翔 《精武》2012,(25):78-78,81
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提出武术文化在教育传承中具有"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武术教学是在二者辩证统一条件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武术与孔子学院具有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共同诉求。武术进入孔子学院具有可行性:武术与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上具有耦合性;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对孔子理念的秉承,有助于多维度阐释"和"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学生练习武术可以修养身心,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以促进武术和孔子学院的发展为基点,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目标,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的策略是:由"小武术"走向"大武术",形成"大武术"发展观;文化与技术互彰,以文化为目的;传统与竞技并举,以传统为主导;技击与健身互融,以修身为旨归;武术与汉语互显,提炼"武术汉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竞艺武术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是武术艺术化的一种创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促进了高校间的国际化交流,并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更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武术文化在国内电视媒体传播中的"魅力"与"暴力",解析武术在电视媒体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利与弊;探析武术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武术无形资产的传承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武术传播以电视媒体为载体应回归到武术自身的文化中来。电视媒体是武术传播的主要纽带;武术不是靠"打"传播发展的,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打动人心;搭建"传统与传承武台",彰显武术顽强生命力;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对社会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对世人形成特有的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6.
梁山是中华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水浒传》作为武术类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对后世社会生活包括武术影响深远。围绕《水浒传》和"梁山功夫"探讨"水浒武术文化"、"《水浒传》中的武术文化、"水浒武术"以及"梁山功夫"的概念界定和相关关系是进行水浒武术文化研究的前提,对于开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历程、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因素进行研究与探讨。武术规则对武术技术的发展起导向作用,突出套路演练、创编动作的艺术性,对武术动作进行艺术加工或"艺术包装",是提高武术观赏价值的有效措施。创新动作是武术套路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8.
武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中国文化的浸润之中。历史让人们的经验不断积累,作为人们创造的一种技能,武术也随之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酝酿出武术独特的前进目标:技术上的得意忘象,心灵上的宁静祥和。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天人合一"。在制度层面,作为追求天人合一的各种努力,武术的文化表达为:崇德尚礼、刚健无执、强身御侮、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又称"国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受中国古代道家、儒家、释家等诸子百家等思想的影响,中华武术主要是以身体技击动作为主,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态,以精、气、神协同,注重内修外练,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及历史人物口头阐述等研究方法,对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及影响因素进行文化人类学考察,指出: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途径既具有乡土武术独特的神秘方式,也具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若干显著特点;梅山武术文化的变迁形态可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和现代形态三种乡土文化形态。当前,梅山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扩大或增值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民众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2008~2012年公开发行的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有关传统武术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传统武术的科研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武术的科研水平、推动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这期间13种体育核心期刊共发表传统武术论文77篇,《体育文化导刊》发表最多,占比达19.5%;传统武术科研方法单一,大部分论文采用文献和逻辑法的定性研究;合撰论文总数为49篇,合著人数达102人次,平均合撰程度为63.6%,合撰指数为1.81;基金项目论文为26篇,占比达33.8%;研究内容不均衡,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及武术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占比分别达到48.8%和30.0%。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计量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2年间发表在13种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上有关武术教学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发文量波动中略有上升趋势;载文领域分布出现失衡状态;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已替代单一的研究方法。课题基金立项投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者的合著率为58.5%,合著指数为1.81;核心作者人群为14人;篇均引文量为8.2篇;引文类型中的科技期刊和著作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研究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1~2008年国内公开发行的13种体育中文核心期刊中的有关武术的论文进行查阅和分析,研究后认为:在21世纪的前8年时间里,我国武术科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论文数量较之1993~2000年有了大幅增长,武术研究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但也存在着对武术的概念和本质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较少,基金项目论文分布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排球论文进行分析,探讨排球科研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排球科研水平的提高。结果显示:2009年以后排球发文量逐渐下降。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竞技、教学,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等方面;主要的研究机构有8个机构;排球论文主要刊载在11种期刊上;发文基金支持率平均为24%;该学科相对独立性较强,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和渗透的范围和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现阶段我国武术科研的整体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1—2009年间12种体育核心期刊的武术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年间武术科研论文年度发表量保持快速发展的走势;论文研究涉及面广,观点百花齐放;作者年龄集中在中青年群体,副高和讲师是武术科研的主力军;研究内容具有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在武术基础理论、技术、教学与训练;有关武术运动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科研论文呈快速增长;在武术运动选材、武术市场开发与产业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薄弱。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在广泛查阅和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十年所出现的关于武术教育科研论文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教育科研随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性;武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过程,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科学研究探索的本质,决定了武术科研的创新性;武术教育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武术教育科研的经验型;现代武术教育研究的精细特点;武术教育科研不断追求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之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的现状做了分析和综述,展示了武术教学研究比较前沿的结论和成果,研究发现: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论文很多,从多角度论证了武术教学的科研成果。但是科研成果多停留于文字阶段,没有体现于实践教学中,对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和提高武术教学意识研究欠缺。  相似文献   

18.
2008-2011年国外武术研究多以武术对人体的健康促进研究为主,其成果多见于运动医学类杂志。国外研究学者均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就武术的健身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证。从武术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促进、太极拳对各疾病人群的生理机理恢复、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研究进行综述,为武术的健身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国外研究学者也就武术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健身功效提出了质疑,为日后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武术的健身价值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别的研究学者的关注,武术的健身功效也在不同人群、不同病理中得到了证实。进一步探究与挖掘武术健身价值能够推动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在研究展望中指出,武术的健康促进研究仅仅是武术研究的冰山一角,作为承载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其研究价值绝不仅限于此,21世纪的世界文化呈现出既多元又趋同,既独立又共识,既冲突对立又和谐并存的交汇融合趋势。堪称中国文化代表的武术,其文化属性、艺术属性以及体育属性都值得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全方位、多维度的视角来研究,为我国武术研究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访谈法,对1996—2010年公开发表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以及2004—20lO年发表于武术专刊《搏击·武术科学》的武术教育方面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当今武术教育科研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当前武术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发展的趋势与对策,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武术教育研究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科研理论的指导作用,进而推动武术教育的不断优化,促进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1978—201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2 751篇中国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分析该领域的国家、机构、学科、期刊分布以及文献共被引网络。研究表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悉尼大学是发文量多且处于该领域核心位置的机构;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是运动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科学以及整合和补充医学。文献共被引分析揭示了中国武术在进入国际学术领域时发生了重大的范式转变,它更多被作为一种解决功能损伤的补充疗法;研究主要涉及太极拳和气功;平衡控制和预防跌倒是研究太极拳效益最早且至今仍在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太极拳和气功对各种慢性病的干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中国武术进入国际学术领域具备历史必然性,政策引导的工程模式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又成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