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起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兴趣,也不是随便地把问题提出来,就算是创设了问题情境了.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为素质教育深入课堂创造了条件,并且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已有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放大了数学科目的趣味性,对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改善教学现状均有促进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针对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教材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是数学知识、理论的高度凝练,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教材中的数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数学活动经验、学习分析问题探索新知的方法.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会出现一支粉笔、一本书简单地上一节课的现象,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能根据班级的学生学情,这节教材内容特点,合理整合教材资源,创造地用好教材.在新课标新理念要求下,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讲读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仅仅教教材,而应学会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很好地响应新课改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所提出的号召.基于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希望通过理论研究,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新的世纪.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教学本领.而且在设计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性和创造性.改革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观察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优化教学结构。在备课和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体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叶事一 《中学教研》2010,(4):47-48,F0003,F0004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一贯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要求以多求熟、熟能生巧.这种教学优势明显表现在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数学解题能力强、考试成绩好.然而,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渐渐地开始厌烦、冷漠数学,甚至以远离数学为择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决”在数学教育界已受到人们广泛重视.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体现“问题解决”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最值问题充满着现实世界,也是历年数学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而线段型最值问题是典型的并能较好体现数学思想的内容.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特征,选取恰当视角,巧妙构建数学模型.下面是一堂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在目前的教学中,普遍都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组织形式,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一刀切”,不分好、中、差生的区别,统一教学内容、要求、进度和方法.很难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兼顾学习上优秀与学习上困难的学生的不同要求.结果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尤其是数学科,花了很大力气去学,仍然效果不好,觉得不划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整节课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它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解决问题,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注重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并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到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本文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能否正确而又迅速地解决一道数学应用问题,是一个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体现.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每一年都至少有一道应用问题,整体来看这样的题是考生的失分大户,究其主要原因是考生数学应用能力较差.为此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及步骤上加以探讨,以期对数学教学有所裨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才可能较好地提出问题并把握课堂.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新理念下的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也是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大纲主要变化。1.教学目的。①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看待,新教材编写中十分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在章节后的小结与复习中,不仅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总结,而且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总结。对于典型例题还通过“注”的方式对该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了小结;教材还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展示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不仅突出了数学思想,而且很好地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教学数学的方法融进于教材中。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体现,是近来数学教学探讨的热点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要“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而问题则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也是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那么将数学文化与课堂数学问题设计整合会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些什么呢?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如何感受数学文化的底蕴呢?下面就从杨辉三角与“纵横路线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起.  相似文献   

16.
数学观是对数学这一对象进行理性思维的产物,学生的数学观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形成.因此,教师的数学观对学生具有决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列举几个重要概念的教学,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数学观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数学观的问题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所理解的数学建构教学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运用建构学说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数学教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主体、主导、顺应、建构和问题─解决等五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孔子就曾提出“学思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学、问、思、辨、行,就体现出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和教学过程.当然在当代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抓住“动手、动脑、汇总”等几个环节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教师通过实践探索,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把数学建模思想潜移默化于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关于数学建模的一般性论述后,着重从定义教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利用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三方面,提出了体现数学建模思想的可行性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寓数学建模思想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