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体育审美价值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做为一种文化审美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的历史成果。现实体育审美价值所表现出的矛盾和冲突,从根本上割裂了人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相一致的整体性。体育应以人的自我生命意识综合开发为目的,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审美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文化是学校的重要功能。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责任,也是学校体育的优势,体现着学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至少应当循着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善本再造”,将促使我国学校体育呈现中西体育文化珠联璧合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确实面临着众多的冲突,但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难以让人们认同。因为它不符合中华文化和合的理念与精神。和合的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是承认冲突,又超越冲突,注重不同事物的和谐统一而创造出事物的理念,和合的理念渗透在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证明。“海纳百川,有穷人乃大”的和合理念和精神是成就蝇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本原因,不仅中国如此,美国也同样如此,美国之所  相似文献   

4.
“和合”思想内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教学领域,它的中性智慧可以消解教学文化间的冲突,生成“和合教学文化”。“和合教学文化”是一种整体性、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和合相生的教学生活方式。建构“和合教学文化”应遵循以下路径:保持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均衡;促进多元教学文化的碰撞、“和合”与超越;实现自然世界、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文化融合;建设开放圆融的教学文化生态系统。教学主体只有对“和合教学文化”建构路径深刻地理解并付诸实践,才能在“和合教学文化”的生成中过美好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进程地不断深化以及在全球化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下,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冲突日益显著,并为人们所普遍关注。文章攫取了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对比,从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的差异性进行阐述,指出中西方体育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是一项蕴涵着人类对于真善美追求的竞技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竞技体育运动的目标,更体现了人类伦理价值的诉求.竞技体育精神契合了人类的伦理价值判断,其目标蕴涵着人类自我超越的伦理精神,其规则体现并实现了伦理的公平与公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高科技在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会使其陷入伦理的困境,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体育竞赛本质和体育伦理道德的冲突与争论.以SPEEDO等高科技泳衣事件为例,分析高科技应用于竞技体育中的优势与劣势;探寻平衡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伦理支点,实现体育科技与体育伦理的良性互动,使竞技体育走出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集中体现了人类“更快,更高,更强”崇尚进取之精神,展现了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力量.竞技体育是人类自身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从游戏的创立,比赛的规则到竞技的对抗,竞技体育在其社会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与人类的初衷相悖的异化问题.并且异化问题已经成为危害竞技体育发展的毒瘤.文章的出发点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引起人们对体育异化的关注.通过对竞技体育异化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其异化问题相应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地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充分认识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民族文化的泯灭。在中西体育文化从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在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作贡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和共同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构成、体育的人文内涵以及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进行了阐述,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可以为修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观提供新的价值取向,为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为整合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提供新的方法。奥林匹克运动需要注入中国传统体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现代足球运动的全球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传统文化角度比较分析中西足球生存的历史生态环境和文化影响,寻出中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体育文化精神和对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分析二者对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影响的冲突和融,得出我国足球发展的潮流必须融合中西方足球文化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足球文化得以发展,使中国足球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如何休闲、提高我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将是一个事关社会和人类自身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话题。当今,休闲体育已经发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主要的特征之一,成为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状态息患相关的文化领域。本文试图从文化哲学的视角,透视休闲体育的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组织行为,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导致师生人际冲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师生间存在意识、文化、沟通和心理背景方面的差异。化解师生人际冲突的途径要从师生双方寻求,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意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全面解放教师,让教师成为自由快乐的教育者;同时,还应通过师生间良性的沟通,重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文字信息转换,其中掺入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译者一方面受制于文化语境的牵制,另一方面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词的选择等,因此形成了有历史文化烙印的译作。  相似文献   

14.
由鲁迅直接开创的20年代乡土小说多方面地展现了广大乡村在社会特型与文化特型时期的全部沧桑、苦难和想象:一方面,它体现为对惨淡的乡村人生模式的全面观照;另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美丽的乡村人情图景的漫长告别——两者的互动及其初合,终于启动了乡土中国缓慢、沉重而又执著的现代化征程。  相似文献   

15.
《陌上桑》中的秦罗敷这一人物形象在学术界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是采桑女,有人认为是封建贵妇。笔者认为美丽坚贞、不慕荣华、不畏权势、勇敢机智的秦罗敷不管其身份如何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一虚构的人物是作者道德与情感主题矛盾的产物。这一人物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发展与积淀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初步透露出人的觉醒的曙光,为情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对情欲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思想根源,人类在从自然文明走向人文文明的文化大格局之中,原始野性包括情欲等问题注定了不断被控御与被改造的历史命运。通过阐述礼乐文化内部的乐与礼两大文化系统之间精神之争的文化事实,证实了先秦儒者处理情欲问题在基本走向上顺应了文化的大走势。结合尼采对酒神和日神精神的相关论述也能印证此说。  相似文献   

17.
任秀红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3):56-57,9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道家思想文化的形成、道家体育思想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从“重人贵生”、保健思想以及道家思想对中国武术养生价值观的影响三个方面来重点概括道家思想对体育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附会”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一生既不断地以中学比附西学,又对此作法多次提出批评,这既可视为近代学人在中西文化发展,融会中的一种宣传策略,又证明了人类文化的精神相通性,但是,它往往不能传达西学的精神实质,模糊了中西学在诸多方面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客家传统民居中的匾额、堂联,隐含着客家人崇尚名节,显亲扬名的观念。这是传统儒家观念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有巨大的重塑作用.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彝族年的网络报道追踪调查,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网铬传媒的“显微镜”下逐渐发生着蜕变,这其中既有“因网络”而“变文化”的被动文化重塑,也有“因文化变”而“显于网络”的文化诉求.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开放性”与“文化资源重新配置”等特性,为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展示空间,成为各类文化的“自我抒写者”书写个人见解的新式平台,同时,增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网络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网络传媒可以帮助更广泛受众更深刻地理解、传播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某些少数民族文化之精髓无形中被消解殆尽,最后成为“象征的符号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